30%,「苹果税」为什么只在中国这么高?

09-06 00:30


在中国,“苹果税”再次遭到用户的批评。


最近,有网爆报道称“iPhone iPhone一旦升级为iOS18.2,系统将无法使用微信,并提醒用户不要更新微信,因为它可能不支持微信。


不久这个消息便霸屏互联网。由于谣言一旦实现,大量国内用户可能要注意更换手机。


对于上述谣言,凤凰WEEKLY财经打电话给苹果官方热线,接线的苹果中国区技术顾问表示:具体来说,应该以苹果官方发布的消息为准。目前,客户似乎不必太焦虑和担心。


另外,正观新闻联系到的苹果客服表示,微信是一款非常常用的App,苹果新产品不会关闭之前客户正常使用的App权限。


这些都不是苹果和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第一次对抗。


今年5月,苹果透露增加了对腾讯和TikTok的压力,要求两者做出根本性的改变,否则将拒绝更新相关应用。这一切的根源是“苹果税”。


在苹果看来,微信和Tiktok存在一些漏洞,促使开发者和用户绕过苹果生态系统通过外部系统进行支付,从而避免苹果“本该收取”的30%佣金。


周鸿祎的“红衣教主”也颇有些不好。在此之前,他发布了一段视频,直言不讳地说,抖音奖励,微信交易需要额外支付30%,真是太离谱了。


"我觉得苹果有点自大,如果苹果里没有微信可用,中国顾客还会买苹果吗?"


一句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大厂苦苹果久了


平时抖音充值裸钻,1元安卓充值10颗钻石,30%的苹果只有7颗钻石。买一个18元的影视会员,同一个APP苹果手机用户每月30元。


苹果只需用iOS支付,就可以扣除30%。这一雁过拔毛的方式,被人们戏称为“苹果税”。


什么是“苹果税”?简而言之,就是苹果针对App。 Store中发生的数字商品或服务交易被抽取15%-30%,剩下的钱被转移给App开发者。在一定程度上,它仍然属于商业协议的范围,而不是真正的税收。


更有甚者,过去苹果从APP商城下载软件收税。现在是客户用苹果手机在微信和Tiktok上支付的每一分钱,苹果都想分30%。


制造商在应用商店抽成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App中 需要审批的Store上架,在App上 下载Store需要服务器成本,审批需要人工成本,软件调用的API和系统功能也需要开发成本。


但是抖音主播和微信小程序都是创作者自己贡献的,使用服务器也是抖音官方和腾讯官网全部,难道仅仅因为用户使用自己购买的iPhone,苹果就会再收一笔钱?


微信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月活用户的世界,已经开始了与苹果的游戏。


在今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会上,腾讯首次公开承认,正在与苹果讨论微信游戏收入份额的问题。在腾讯管理层的概念中,我们希望不仅能满足腾讯的利益,还能满足苹果的利益,更能满足游戏开发者和用户的利益。


“我们希望在社会可持续公平的条件下实现这一目标。如果讨论没有进展,目前的情况将继续。”腾讯管理层表示。


苹果没有直接回应。但是凤凰WEEKLY财经请注意,iOS版本微信最后一次更新已是两个月前。


苹果应用商城截图


世界上许多大厂,都苦于“苹果税”。


美国著名游戏公司Epic早在2020年, Games开发的游戏《堡垒之夜》,因为避开了App。 Store让玩家在游戏中直接付费,被苹果官方下架。


Epic Games拒绝接受,并向苹果提起诉讼。最后,苹果妥协了这一事件,同意开发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客户介绍苹果iOS支付系统以外的购买渠道。


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也连续发表多篇文章,批评苹果收取30%的抽奖费用过高。


因此,马斯克还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张道路照片。十字路口上方的标志包括“支付30%的佣金”和“宣战”。一辆代表马斯克的汽车正在迅速向“宣战”方向发展。


“贵”是科技圈的大赢家,马斯克对“苹果税”怨声载道。纵观众多应用软件开发商和服务供应商,“苹果税”意味着他们需要在有限的利润率下为苹果分配高额收入。


网络分析师丁道师认为,有些开发者的毛利也不到30%,还要被苹果“砍”一刀,实在是不合理。


为什么在中国,“苹果税”按高档次收取?


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2008年的一次采访中透露,他建立了App。 “保护iPhone的完整性和用户体验的纯粹性”是Store的关键初心。


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它不仅给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体验,而且无形中制定了更严格的规则。


开发者必须严格遵守苹果制定的开发标准,通过苹果官方渠道销售和推广应用,并根据苹果的份额模式分配利润。


一种直观的表现是,30%的“过路费”比美国联邦政府企业所得税高9%。%,与中国企业所得税相比,法定税率也高出5%。


欧盟率先看不下去了。


今年3月,欧盟对苹果开出了18.4亿欧元的罚单(约144亿元人民币)。原因是苹果在音乐流媒体应用分发市场中滥用了主导地位。在欧盟看来,苹果的行为导致很多苹果用户为音乐流媒体服务支付了很多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欧盟第一次对苹果进行反垄断罚款,也是欧盟对科技公司的最大罚款之一。


作为回应,苹果也有耐心,很快就会调整开发者在欧盟的佣金比例,从原来的30%(标准公司)和15%(小企业)降低到17%和10%。


在其他国外市场,“苹果税”也有不同程度的放松。对于两类开发商来说,美国市场已经下降到27%和12%,韩国市场下降到26%。相比之下,中国市场的“苹果税”仍然延续了30%和15%的标准。



一些企业开发人员直言不讳地表示,相关规则已经在美国和欧盟修订。对于中国更多的高频应用,第三方应用商城和支付处理系统仍然无法引入,这对开发商和客户都是不公平的。


其次,苹果为年收入不到100万美元的开发者提取了15%,但事实上,国内互联网应用程序很容易达到今年的流量,这意味着30%的佣金必须被接受。


最后,苹果不能在中国进行App外交或第三方支付,但是在欧盟、美国、韩国等地是允许的。


前不久,中国客户提到的苹果反垄断案件也涉及到对苹果市场支配地位和30%抽奖的质疑。虽然法院最终判决没有确定这种收费方式是不公平的,也是高价的,但已经确认苹果在中国区软件市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王琼飞,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客户诉苹果反垄断案律师,凤凰WEEKLY财经说“苹果税”的主要问题是税率太高,第三方支付被强制IAP内部购买,第三方下载渠道被苹果应用商城限制,从而达到强制收取“苹果税”的目的。从反垄断法的角度来看,苹果在中国收取的“苹果税”高达30%,无论是与安卓等生态学相比,还是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都构成了不公平的高价格。


“在欧美、日本、韩国降低‘苹果税’的同时,苹果在中国仍然保持着世界上最高的税率,相当于变相增加了中国公司的运营成本,损害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全球竞争力。因此,我们已经向最高法院上诉了这一案件。”王琼飞律师说。


苹果税,还能“横”多久?


苹果税的确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根据苹果今年8月发布的截至6月29日的第三财季业绩,其软件业务大幅增长。第三财季,该业务净销售额为242.1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而iPhone的收入则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9%。


软体业务收入包括App。 应用于Store的数字内容消费与“苹果税”密切相关。Counterpointerpointer市场调查机构 Research预测,服务产品将成为苹果公司增长最快的部分,到2025年,它将占企业总收入的四分之一,约1000亿美元。


你的蜂蜜,你的砒霜。苹果很乐意看到它的成功,但从大工厂、应用开发者到终端用户,他们都批评苹果税。从长远来看,高“苹果税”还能维持多久?


假设市场支配地位带来垄断,那么打破垄断,一是依靠监管机构来制约,二是依靠新主体的崛起。


事实上,苹果不利的线索已经出现。根据苹果2024财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报告期内,苹果来自大中华区的收入为147.3亿美元,同比下降6.5%,成为唯一一个下降的区域市场。


iPhone的销售不再是中坚力量。根据Canalys和IDC在市场调研机构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国内厂商首次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占据前五,苹果跌出前五,成为其他厂商。


有些人说,随着国产机械的兴起,苹果已经不再是首选。不管是华为还是小米,都能带来好感。


新型系统的不断演变也带来了充分的竞争。


鸿蒙系统就是一个例子。得益于华为手机的热销,鸿蒙系统操作系统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在2024年上半年上升至17.2%,同比增长66.7%,已超过iOS,仅次于安卓。


2024年6月,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24上,Harmony OS NEXT(即鸿蒙系统星辰版)Beta版面向开发者。基于鸿蒙系统的核心,不再适合安卓开发的App应用。前5000款手机应用已经全部启动了鸿蒙系统的原生应用开发,所以也被称为“纯血鸿蒙系统”。


下周二,华为和苹果将在未来进行正面冲击和战斗。一方面,华为看到非凡品牌盛典和鸿蒙系统智能银行新产品发布会即将举行,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微博预热发布会,称“华为最具领先性、创新性和颠覆性的产品来了!”据估计,华为的“招式”可能是传闻中的三折叠手机。


个人微博截图余承东


同一天举行的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似乎没有那么多惊喜。尽管有新的iPhone。、Watch和AirPods,但是关于iPhone的综合流出 根据16条信息,最显著的变化是后置摄像头的排列方式将改为垂直,以更好地支持空间视频录制。


如今,苹果的创新能力和市场份额正在下降,这已经被数据证明。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和市场竞争政策的不断演变,“苹果税”是否会调整还有待观察,这也取决于各种游戏的结果。


但是如果不改变,最终伤害最大的还是用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WEEKLY财经”,作者:陶娅洁,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