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争夺“低空经济第一城”?
一夜之间,全国各大城市都决定向天空索要GDP。
2024年全国人大,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报告作为新的增长引擎。随后,全国各地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产业的政策。从业者不禁感叹,数量和节奏如此之快。「统计速度跟不上」。
城市聚集低空经济,瞄准其背后的巨大市场、产业链、就业机会。
珠玉是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的前沿。很多城市认为低空经济会是他们的翻版,甚至前景更广阔——当人类生活从二维路面延伸到三维天空时,所有的秩序和利益都应该从零开始规划,尽管它们背后代表着万亿的发展空间。
尽管走进了同一条河流,城市们还是根据自己的产业和自然禀赋走出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从竞争的角度来看,这是吸引公司、落户人才、建立产业堡垒的重要举措。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低空经济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已经在市场上回旋了14年,产业链上还有很多痛点和堵点需要解决。把困难交给正确的城市,才是解锁万亿市场的正确途径。
这篇文章主要尝试回答两个问题:
•在低空经济竞争中,扮演领导者和追赶者的城市将如何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谁将是未来「第一个低空经济城市」?
01 起点:不打无准备的仗
抬头望向蓝天白云,一览无余。这是普通人的视角。但是对于低空经济的参与者来说,天空中有一个由各种法律法规交织而成的巨大网络,不容易触碰。「离地三米归部队」的说法。
在一定程度上,近年来各城市低空经济发展的主线是在这个网络中尝试一条渠道,没有政策的加持,低空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低空经济」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政策文件中,是2021年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规划纲要》。这份文件奠定了低空经济作为交通网络的关键身份,也为低空经济商业化打开了大门。
门开了,但是门后有路吗?
从《纲要》对低空经济的定位来看,本质上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一种手段,因此货运和交通成为更符合预期的使用场景。
但是,在低空飞机能够运输以吨为单位的货物之前,更需要验证的问题是,目前的信息技术是否能够有效地组织起来。
在这个问题上,深圳提供了一个答案。
《第一现场》曾在2021年12月的一篇报道中提到,美团无人机已经完成了深圳第一次面向真实用户的订单配送,并在疫情期间向居民配送了紧急物资。当时已经落地7个社区,覆盖8000多户居民。
由于政策的前瞻性布局,深圳率先启航低空经济,立法的目的是为当地无人机产业保驾护航。
据「硅基研究室」整理方面,早在2019年,深圳就出台了《深圳市民用微型无人机管理暂行办法》,为无人机在深圳的航行和研发提供了法律依据。
截至2021年,深圳无人机年产值已达近600亿元,工业无人机占全国市场的60%左右,出口占全国90%,拥有大疆创新、顺丰科技等1200多家无人机企业,分布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和深圳一样,北京在过去的几年里也是如此。「低空经济」有关企业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
作为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点区之一,中关村延庆园于2022年开放。「真高1098米,面积374平方公里」独家空域,供公司免费试飞。(作者注意:真高指固定翼无人机飞行时与地面的垂直距离)
另外,合肥、上海等地也分别出台了扶持政策。
正是通过对这些城市的探索,标准化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护栏才初步出现在天空中。作为一个城市,「功臣」,同时也得到了更大的支持,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领先地位。
2021年至2023年间,民航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包括行业标准、驾驶要求和管理规定。在这一系列文件中,2022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的一些特殊措施的建议》尤为引人注目,其中指出“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低空域管理试点,加强粤港澳三地低空飞行管理协调,完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
伴随着飞轮在领先城市的快速发展,低空经济也终于迎来了2024年的关键转折点。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定义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三个月后,作为新增长引擎的全国两会再次被写入政府报告。
同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联合发布《通用航空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设备将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低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形成万亿市场规模”的发展目标。
到目前为止,在政策维度上,低空经济已经超越了货运和交通的主线,正式成为与所有人密切相关的民生产业。
站在城市的立场上,意味着有更丰富的政策工具支持相关企业挖掘应用领域,从而掀起了向天空索要GDP的热潮。
据《财经》统计,截至2024年5月底,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将低空经济相关内容写入2024年政府报告,各地低空空域也相继全面放开。
02 分化:各出奇招,争夺万亿市场。
大规模生产飞机是实现低空经济万亿规模的前提。
2024年4月,eVTOL(电动垂直飞机)制造商亿航智能宣布,在获得全球张型号证书和单机适航证书后,其eVTOL EH216-S 再一次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生产许可证,实现了三证合一,即日起可投入量产。
在证书颁发仪式上,亿航智能创始人重点表达了对证书的表达。「大湾区」谢谢:“亿航能够取得三证合一,广东各级政府部门给予了极大的政策支持和耐心孵化。”
巧合的是,EVTOL制造商峰飞今年3月获得了型号证书,早在2022年就出现在上海金山区给予资金支持的公司名单中。此外,成都、武汉和苏州今年也出台了政策,补贴获得各种证书的公司。
这座城市大力支持EVTOL公司,旨在切断万亿低空经济市场上最大的蛋糕。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低空经济主要包括四个环节: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低空飞机制造、低空运营管理和低空飞行保障。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其中近55%的飞机制造业和运营管理。
大市场代表着大量的就业机会。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量的分析,《城市进化论》发现,拥有3116家公司,超过了上游(639家)和下游(761家)的总和,也是负责零部件制造和集成产业中游聚集最多的公司。
假设广东在低空经济生产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那么深圳就走在广东前列。
除了前面提到的立法第一步,深圳一直延续着探索低空经济的主线,以原有的供应链优势加快推出和迭代新产品,从而吸引配套设施,促进产业链链条升级。数据显示,深圳2023年低空经济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据《财经》报道,深圳企业生产的芯片、机体结构、电池等一系列主要零部件,有一半是无人机所需的。在国外收集的材料通常只需要几个小时,不仅价格更低,而且技术水平也相对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深圳走在前列,但广州和珠海并没有被它们的光辉所掩盖,它们是彼此的角落,在探索低空经济的道路上有着不同的特点。
2024年6月,广州成立了第一只规模达百亿的低空经济主题基金,致力于通过资金支持深入挖掘高质量的低空飞行项目。
珠海通过《珠海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构成了珠海市低空域商业运营渠道规划的初步方案,为低空域创新管理提供了政策空间。
而且走出大湾区,其它地区虽然没有深圳那么强的产业链优势,但也不乏吸引天空的雄心壮志。
在5月20日召开的成都市新型工业化推广大会上,成都立下了“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的发展目标,坚持空域端、工业端、应用端同向发力。
多维推进低空经济,成都的自信来自多方面。
成都作为中国三大城市之一,同时具备飞机整机和航天发动机的研发能力,拥有相对完整的航空研发制造和配套产业体系,能够为EVTOL生产提供近20%的关键部件。
与此同时,成都因其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平原较宽,丘陵较低,为低空飞行提供了较好的空域资源,航行资源相对稳定。
另外,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成都旅游资源也为低空经济产业落地提供了条件。
事实上,以旅游业为低空经济切入点或单一发展方向的城市并不少见,北京、杭州、三亚都出台了相关产业推进政策。
亿航智能透露,近期甚至有广东某乡政府主动寻找企业,希望在当地低空文化旅游市场购买几架eVTOL。
然而,有趣的是,南京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在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文档中,对文化旅游的印象并不多,更注重源头创新。这也是南京根据自己的禀赋做出的选择,将科研教学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据统计,南京有14所从事航空航天技术研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如南航、中国电力科学研究所和28所。许多国际重点实验室在研究领域包括机械结构强度和振动、直升机传动技术等。
“南京低空经济领域科学教育资源丰富,R&D基础实力雄厚。宁多所高校与低空经济有关。宁宁布局了一批中国和国防重点实验室,R&D能力在多个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能够更加努力地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南京日报》采访时介绍。
总的来说,虽然每个城市都在竞争,「第一个低空经济城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追求产业链的完整性,但基于自身的禀赋,我们也有自己的侧重点。同时,解锁低空经济万亿市场,城市之间不是单兵作战,而是合作发展,打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障碍和烦恼。
以深圳为例。作为目前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城市,一方面得益于立法和制造端积淀作为试点城市,另一方面也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法律环境有关。
03 未来:痛点在哪里,钱流向哪里?
最近,百度旗下的自动驾驶旅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投入使用武汉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作为近两年最热门的概念之一,业内人士评论说,自动驾驶已经从蓝图走向了现实。那么,低空经济离这一天还有多远呢?
目前低空经济最大的痛点,就是缺乏场景——尤其是完善、高频的场景应用。
怎样创造高频场景?各城市不谋而合。「在巨额资金下必须有勇士」路线,即根据开通的航道数量或起飞架次给予补贴。
补贴金额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城市下注低空经济的决心。
深圳、苏州、武汉也是小型无人机低空货运航线,每条新开航线的奖励金额定为20万元。
但不同的是,武汉和深圳也设定了每年完成1000多条新航线的前提条件,而苏州则在新开通航道的基础上,每次增加5000条航线,每次增加10万元奖励。第二年之前,每个企业每年的奖励上限可以达到500万。
在广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也是地方政府补贴的重点,其中最大的就是广州。
广州各自制定了从300万到10万的补贴政策,包括大型起落枢纽、中型起落场、eVTOL起落场等6种起落点设施。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细则》制定了补贴标准,早在2023年12月就开始生效,也是广州低空经济长期布局的体现之一。
起落台和航道形成了低空飞行器翱翔天空的基本条件,但是从安全的角度来看,中间还有许多阶段需要冲关。
比如在民航科技管理系统中,空管会通过无线电与客机沟通,指导飞机如何起落,但是低空飞机的总数远远大于民航客机,有些eVTOL和无人机甚至没有司机。
这意味着,要想高效管理低空经济的运行,就需要通信、导航、监控等多维度的全面变革。城市不仅要付出真金白银,还要积极协调政府各部门和各界人士。
此时,南京可谓开足了马力。
《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将有效保障低空飞行为重点项目,包括完善航行体系管理、促进空中交通协调管理、提高航行控制服务水平、建设低空飞行数据平台、建设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数字智能网络六项措施。
其中,构建低空数字智联网的实际行动涉及市交通局、市发改委等数十个部门,要求灵活运用北斗、5G-A等技术,推进与低空飞行安全相关的通信、导航、检验、电磁、反击等配套设施建设。
显然,低空经济的发令枪已经开始了。每个城市都在漫长的产业链中寻找自己,而不是盲目前进。「应许之地」,这些痛点和障碍也是城市的机遇。毕竟,不仅飞机可以向外输出,而且背后的管理系统和通信系统也有望在价值链中占据高地。
从这个角度来看,「第一个低空经济城市」不会只有一个,但是经过低空经济的重构,城市的边界和概念会和今天不一样,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是人们对低空经济的期待。
参考资料:
1、财经:2024年12期“低空经济”专题系列报道
2、财通证券:政策产业同频共振,低空经济上升。
3、城市进化理论: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
4、中投顾问: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数据分析报告
5、定焦:万亿“低空经济”城市争夺战
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硅基研究室”(ID:gh作者:白嘉嘉,36氪经授权发布,_4398834ca1a7。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