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儿中国再次被传大裁员
本周,香奈儿和黛珂宣布在香奈儿中国被裁员为虚假消息。
来源 | 聚美丽 作者 | 璞 玉
在业绩的压力下,裁员和涨价已经成为许多国际美容公司的“常规操作”,财务报告也成为“降低成本”的高频策略之一。去年以来,包括欧莱雅、雅诗兰黛和资生堂在内的国际美容巨头掀起了裁员和涨价的浪潮。
近日,有报道称,香奈儿中国区将裁员20%,调整中国区部分产品价格。根据裁员的消息,香奈儿明确表示,谣言是不真实的,他们的员工发展计划将继续进行,他们将积极拓展中国的零售网络。
香奈儿中国:裁员消息不真实
日前,据经济观察网报道,法国奢侈品牌Chanel香奈儿启动了中国区战略调整,计划年内将中国总部员工从462人减少到373人,裁员幅度为20%。
本次调整涉及技术、数字、人力资源等核心部门,是近五年来华最大的组织架构优化品牌。
据悉,裁员计划已通过公司内部记事本正式传递。多位行业分析师指出,此举可能与全球高端消费增速放缓和中国市场数字化转型投资调整有关。
4月3日,据财联社报道,香奈儿中国正式回应了近期将在中国裁员20%的虚假消息。香奈儿中国明确表示,未来在中国的人员发展规划将保持一致,升级和扩大中国市场的零售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0月,有报道称,香奈儿计划在中国裁员,比例高达50%,此外,还将涉及一些一线员工。与此同时,集团暂停了中国市场的所有招聘计划。(详情)
那时候,根据Vogue Business小红书发布消息称,香奈儿中国相关负责人今天回应了多家媒体,称目前内部还没有收到相关信息。该负责人表示,与上市公司不同,香奈儿公司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根据香奈儿的财务报告数据,虽然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23财年,香奈儿收入增长16%至197亿美元(约1406.7亿元人民币),去年增长17%。
香奈儿全球CEOLeena在财务报告中 Nair还指出,虽然中国市场处于低迷状态,但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并表示:“中国年轻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奢侈品的金融属性。”
过去,各大国际美容集团在全球和中国市场都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然而,近两年来,一些国际美容巨头频繁被裁员,这可能反映了他们目前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香奈儿又要涨价了?
香奈儿在年初就被曝出涨价,再次被曝出中国区美妆线涨价。
近日,聚美丽从香奈儿天猫官方旗舰店客服获悉,2025年4月2日,香奈儿品牌在中国大陆官方渠道对部分产品进行了调价。
在这些产品中,香奈儿口红类产品价格普遍上涨20元,而收藏系列口红则从1380元上涨到1420元,上涨40元;收藏系列1957香水从1900元上涨到2060元,上涨超过8%。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小红书平台爆出香奈儿2025年涨价的消息,部分柜姐表示没有收到具体通知,一般会在涨价前半个月发布通知。
从去年开始,不乏国际化妆品继续涨价,希望通过涨价带动业绩增长。2024年12月,爱马仕确认了中国地区涨价的消息,但涨价幅度以各门店为准。文章中,柜姐说,爱马仕的涨价可能是全品类普遍上涨。
2025年,国际大牌的涨价策略还在继续。比如国内某柜姐于小红书发文称,希思黎Sisley于2025年1月1日涨价,这是全系列产品的全部涨价,同时也发布了涨价产品的详细信息。
回到香奈儿的涨价,其涨价策略也取得了成效。上面提到,香奈儿2023年的收入有所增加。当时,香奈儿首席财务官Philippe Blondiaux表示,正是涨价政策推动了销售增长约9%。
黛珂还宣布涨价!
巧合的是,高丝集团旗下品牌黛珂近日也在官网宣布,由于全球通货膨胀,原材料成本上升,品牌将从2025年6月1日起调整产品价格,新价格将于6月1日上午9:00在官网珠宝店实施。
另外,由于价格调整,黛珂网上珠宝店将于5月31日18日:00-6月1日8:暂时关闭59期间。
公告显示,黛珂品牌总共对其172款产品的价格进行了调整,涵盖了护肤、化妆、底妆、防晒、香水、个人护肤品,涨价约550日元-1100日元(约合27.21-54.65元),大部分商品涨价约3.3%-5%。
而且这些品牌经常涨价的背后,反映出目前一些国际化妆品面临的发展困境。
去年年底,同为高丝集团旗下的高丝品牌也被报道或将在中国撤出。
自2023年黛珂净销售额较去年同比下降8.3%以来,自2023年黛珂净销售额下降19.5%以来,其销售状况仍未好转。
与此同时,高丝集团还在财务报告中指出,由于中国业务大幅减少,化妆品业务呈负增长,但由于意大利和日本市场的两位数增长,收入增长已经完成。
为了应对业绩压力,这次涨价或者高丝集团的策略之一。但是现在,国际美妆在中国的光环正在慢慢褪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国际美妆涨价策略还能有效吗?
前CEO/CFO成为雅诗兰黛的被告?
最近,据外媒FASHION 据NETWORK报道,雅诗兰黛面临着美国法律的挑战,因为他过于依赖中国不正当的灰色市场(采购)来欺骗股东。
这意味着雅诗兰黛一直把旅游零售渠道视为一个重要的业务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影响不仅仅是销量下降和价格控制的问题,还有股东的指控。
据悉,2022年2月3日至2023年10月31日期间,该公司股东向雅诗兰黛公司提起的集体诉讼。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雅诗兰黛在中国特别依赖海南的“代购”,参与该拟议集体诉讼的股东宣称。
雅诗兰黛指出,雅诗兰黛一直在隐瞒中国政府打击“代购”对销售造成损害的事实。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报道,2022年,全国海关联合执法“国界之刃”“风雷”,深化全体员工打私,严厉查处重点涉税产品和外国垃圾、象牙等走私行为,包括离岛免税“套代购”案件,全年共立案查处走私犯罪案件4509起,案件价值1210亿元。
雅诗兰黛直到2023年11月1日才披露上述隐瞒事实,这导致雅诗兰黛股价暴跌19%,市值蒸发约87亿美元(约632.73亿元人民币)。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最后一天(3月31日),雅诗兰黛仅在全球美妆市值TOP榜单中排名TOP8(详情)。
Arun Subramanian说:“被告人(雅诗兰黛)将销售额下降的原因归结于各个方面,只是没有提到打击‘采购’的行动,还保证投资者很快就会迎来销售回升。”
根据报道的时间线,雅诗兰黛亚洲/太平洋市场在2023财年(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下滑了4%,但由于亚洲旅游零售业务的影响,尤其是韩国和中国海南市场,下滑的原因只表示没有提到任何与“采购”相关的词。
Arun Subramanian认为:“事件的关键在于雅诗兰黛只宣传成功的原因,却避免谈论不便透露的真相。证券法规不允许这种半真半假的解释。”
到目前为止,雅诗兰黛和被告的律师还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资生堂集团推第一个高端医疗美容
近日,资生堂集团宣布,其首个医疗美容品牌即将在中国市场推出。——RQ 律曜,PYOLOGY。
就品牌定位而言,RQ PYOLOGY律曜定位为高端医美,是资生堂公司的“开创性项目,融合了皮肤护理与医疗美学”、旨在运用科学,驱动护肤解决方案,寻找具有临床效果和高品质感觉的客户。
基于聚美丽获得的信息,RQ PYOLOGY律曜是一个医疗美容品牌,旨在加快恢复和优化审美结果。其发展理念源于消费者对术后护理和临床护肤品的需求急剧增加。驱动因素包括:
1、在激光、注射、基于能量设备等方面,科技驱动的疗法不断迭代增长。
2、“年轻人口对”frozen age 对冻龄的渴望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3、消费者渴望长期的性能和无缝的恢复。
目前,该品牌正致力于与中国各地的医疗诊所和医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希望帮助消费者在手术后更快、更智能地治愈和提高临床效果,并通过个性化诊断和跟踪治疗过程中的变化,通过医学研究创造的产品迭代。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RQ PYOLOGY律曜已经有了官方微信官方账号,注册时间为2024年9月11日,认证主体为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该品牌在服务号上介绍为高端技术研究、科技美肤。
到目前为止,这个品牌还没有发表任何文章。这个品牌可以通过点击小程序来帮助消费者分析皮肤状况。
资生堂中国CEO操刀零售渠道!
资生堂集团内部高管除推新品牌外,也发生了变化。
最近,聚美丽从资生堂集团官网了解到,资生堂集团旅游零售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hilippe Lesné三月三十一日正式退休。与此同时,资生堂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梅津利信已经接任。
Philippe已经退休 Lesné曾经是法国海军队中尉的资生堂堂级高管,在加入公司之前仍然在LVMH负责Kenzozo。 多个地区的Parfums品牌或旅游零售业务。
另外,从梅津利信的个人简历来看,其专业经验的确适应了资生堂急需改变旅游零售渠道的现状。
梅津利信出生于1979年,是资生堂中国迄今为止最年轻的首席执行官。他曾在李奥贝纳广告公司、电通公司等多家知名公司工作,具有前沿的国际视野。直到2011年正式加入资生堂集团,第一个职位是负责国际营销部门的品牌营销,包括多个全球品牌的产品开发。
值得注意的是,资生堂集团此前在官网发布了《关于改变中国和旅游零售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的通知》,即旅游零售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变化,其中最关键的信号是恢复盈利能力、重组中国市场和旅游零售业务的决心。
在新的运营结构下,资生堂集团将通过对中国客户采取一致的策略,进一步加强品牌基础,加快业务增长和成本效率的协同作用。
梅津利信的上任意在减少更复杂的组织决策链接,以更高效、更灵活的方式应对挑战,同时充分发挥多区域市场的操作经验。
第一股韩国纯素美妆即将来临!
根据韩媒的beauty nury报道,纯素美黑马Dalbaal,持续9年保持盈利增长 Global正式提交KOSPI上市申请,拟募集2.15亿元冲击IPO。
这里不仅仅是韩国首家登陆主板市场的纯素美容公司,更是“零残忍” 可持续性的美妆革命正式进入资本化的新阶段。
据招股书披露,本次公开募股总数为65.4万股,预计招股价格区间为5.45万韩元至6.63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71.9元至327.9元),募股总额约为356亿韩元至43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6亿至2.15亿元)。
公司计划在4月份进行需求预测和认购,目标是在KOSPI5月份上市。根据招股价格上限6.63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27.9元),预计上市股票数量为1206.9665万股,市值规模为800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9.6亿元)。
根据报告资料显示,Dalba 自公司成立以来,Global已连续9年实现销售和营业利润的双重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近三年来,销售额从2022年的145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18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309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3亿元),近三年年平均收入增长46% 。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Dalbal Global今年5月在KOSPI上市,公司将于4月17日至23日预测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并计划在4月28日和29日两天内接受新股认购。上市公司的主要承销商是未来资产证券。
视觉设计:乐乐
微信排版:沐沐责任编辑:Lucky
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聚美丽”(ID:jumeili-cn),作者:璞玉,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