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象超市重启线下店铺,为什么美团非啃线下这块硬骨头?
出品/即时刘说
发文/刘老实
清明节前,《财经故事汇》报道称,美团即时零售业务“大象超市”计划重启线下门店,首批位于北京、杭州、广州、深圳。目标是5月份给出第一家门店,现在正在招聘项目经理。
距离美团最后一次大规模布局线下门店已经悄然过去了五年。这次重启不仅仅是简单的业务回归,更是当地零售战场挫折后美团的重生和战略升级。
前世:生鲜战场的血色黄昏
2017年,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电子商务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在线流量收入逐渐消退。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团对新零售领域的巨大潜力有了敏锐的认识,建立了一个大型零售业务集团,试图以生鲜为切入点进入新零售市场。生鲜食品作为一个高频刚需的消费品类,市场规模巨大,用户群体稳定,被认为是新零售的重要战场。
2018年5月,北京方庄首家“小象生鲜”开业,面积达2000平方米,主要推广“生鲜” 餐饮 “即时配送”方式。店内设有开放式厨房,新鲜水产区,承诺30分钟送货。这种模式结合了线上和线下的优势,旨在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新鲜消费体验。随后,无锡、常州等地的门店相继开业,门店面积甚至扩大到2000多平方米,并计划在2019年扩大到50家门店。通过大规模的门店布局,美团试图迅速占领市场份额,成为新鲜零售领域的领头羊。
但是,理想是充实的,现实是骨感的。昂贵的运营成本和场景移位使这种模式迅速崩溃。以北京方庄店为例,平均人流量不到2000人,但每月要承担200万元的租金、人力、冷链费用,相当于每天需要卖出2500件80元的商品才能保本,但实际销售远未达标。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虽然新鲜零售的概念比较新颖,但是消费者的接受度和消费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很难达到店铺的流量和销量预期。

新鲜产品的高损耗已经成为致命的短板。早期,美团缺乏大规模的集中采集能力。新鲜产品保质期短,消耗方便,对冷链运输和仓储管理要求极高。美团早期缺乏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冷链运输能力,无法有效控制新鲜产品的损耗,导致运营成本大幅上升。
此外,大型商店模式与即时配送需求有根本区别。顾客更倾向于“即时到达”,而不是开车去大商店。这种“快需求”和“慢场景”的撕裂,最终导致 2019 2020年,小象生鲜大规模关店,仅保留北京两家店面,并将业务整合到“美团买菜”。
关闭大店后,美团转向前置仓模式,覆盖社区300-500平方米的小型仓储网站,通过集约化配送降低履约成本。前置仓模式将仓库设置在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可以实现更快的配送速度,满足用户“即时到达”的需求。同时,小型仓储网站的租金和运营成本相对较低,有助于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
2023年12月,“美团购物”升级为“小象超市”,产品种类从生鲜扩展到1万多种,包括日用品、美容化妆品等13大品类,并推出自主品牌“大象优化”、“大象性价比”。现阶段,美团依托即时配送网络和供应链优化,在即时零售领域逐步站稳脚跟,为今天的线下重启奠定了基础。通过不断优化供应链,提高配送效率,美团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和忠诚度。
回到线下:社区折扣背后的战略密码
中国的零售渠道正在经历“微型化”和“社区化”的转变。资料显示,2025年社区商店在现代零售渠道中的比例已经上升到52%,比2020年增长62%。%;小型超市在下沉市场的销售额增长超过10%。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者生活节奏的提高,消费者对购物的便利性和性价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商店贴近消费者的生活,能提供更方便的消费体验,因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消费者对方便性和性价比的双重需求催生了折扣零售热潮,如奥乐齐、盒马NB等。通过精简SKU、大规模采购实现高周转。折扣零售通过降低产品价格,吸引客户购买,通过大规模采购和简化SKU,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美团这次重启线下门店,正是为了看到这种趋势,将盒马NB与“社区折扣店”业态进行对比,聚焦尾货和长期保质期商品,通过供应链优化降低成本。社区折扣店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性价比和便利性的需求,也符合零售渠道“微型化”和“社区化”的转型趋势。
美国代表团的线下重归并非独立行动,而是“零售” “科技”战略的关键环节。美团的重要战略方向是线上线下一体化。通过“小象超市” 闪购 “优化”组合,覆盖高时效生鲜、本地超市和下沉市场。线下商店可以作为前置仓库的补充,支持“进店自取”或“30分钟配送”,提升顾客体验。在线和离线一体化可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在美团线下重归的支撑下,技术赋能也很重要。2024年,美团R&D投资达到211亿元。AI模型用于优化选址、库存管理和配送路径。无人机累计配送45万台,自动配送车突破491万台。可以通过技术红利来降低线下运营的成本。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美团可以实现更精确的选址和库存管理,优化配送路径,提高配送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美团独特的优势是骑手网络复用。依托近800万骑手资源,美团可以实现“线下拣货” “即时配送”的协调。2024年,美团为骑手投入14亿元保障职业伤害,并计划在2025年实施社会保障计划,平衡社会责任和成本控制。骑手网络复用可以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为骑手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保障。
吸取大象新鲜食物的教训,美团这次采取了谨慎的试水策略。一方面是小店。放弃2000平方米的店铺,变成社区折扣店,减轻租金和运营压力。社区折扣店面积小,租金和运营成本低,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另一方面,供应链迭代。前期以标准产品和尾货为主,后期引入分级集中采购,回收美团优化闪购的供应商资源,降低采购成本。通过优化供应链,美团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商品的性价比。
此外,数据驱动操作。基于7.7亿交易用户的画像,准确匹配社区需求。例如,通过分析消费数据,我们可以优化选择,提高回购率。数据驱动操作可以帮助美团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实现精准的营销和选择,提高用户体验和忠诚度。
社区零售跑道已经拥挤不堪。盒马NB店面超过200家,奥乐齐、山姆等外资品牌加速扩张,拼多多旗下“TEMU还有海外试水折扣店。在价格战中,美团需要保持质量,例如冷冻产品仓储的温度控制管理,尾货的临时标志等,以防止早期高损耗的重演。美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在市场上立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提供高质量的商品或服务。
在最近的内部会议上,美团创始人王兴提出了三个方向:食杂零售、国际化和科技。线下门店重启是“杂货零售”的关键位置,而中东外卖平台Keeta的拓展(覆盖了沙特阿拉伯的主要城市)则为国际化积累了经验。从技术上讲,美团计划在2025年推出覆盖全平台的AI助手,并继续投入无人机配送,打造“本地生活超级平台”。通过多元化的战略布局和持续的技术投入,美团希望在当地零售市场占据更多的份额,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如果美团线下商店成功,将创造新的就业场景。截至2024年,美团生态已支持336万活跃骑手就业,高频骑手平均月收入达到6650-9344元。未来,门店经营、供应链管理等职位将进一步扩大就业能力。另外,美团还通过“明厨亮灶”、“阳光厨房”等食品安全项目提升社会信任,为线下业态铺平道路。美团的发展不仅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而且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美团的线下轮回印证了一个道理:零售的核心永远是效率和需求的匹配,从“小象生鲜”的激进扩张到社区折扣店的谨慎重启。无论是生鲜店的场景转移,还是社区店的全渠道协同,本质上都是对“人货场”联系的再解构。在即时零售和社区消费的多重浪潮下,美团的重生可能才刚刚开始。

回到线下:社区折扣背后的战略密码
回到线下:社区折扣背后的战略密码
回到线下:社区折扣背后的战略密码
回到线下:社区折扣背后的战略密码
回到线下:社区折扣背后的战略密码
回到线下:社区折扣背后的战略密码
回到线下:社区折扣背后的战略密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