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东北下一个百强市场?
什么原因导致数量稀缺
全国GDP百强市团队,东北三省的存在感并不强。
《时代周刊》记者发现,作为中国四大经济地区之一,东北地区只有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四个城市入选2023年全国GDP百强市名单,近年来排名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江苏、山东、广东、浙江、福建百强市总量之和,位于东南沿海城市百强市最集中的地区,占全国一半。
百强市中部省份数量大达3-5个;西部省份多为2-3个,且多为“省会” 副中心 资源型城市的搭配。
百强市场排名靠后,与东北经济地位减弱有关。
上个世纪,随着我国工业的蓬勃发展,东北三省GDP占全国的比重一度达到20%左右。但由于传统工业惯性没有及时摆脱,现代工业过程缓慢。近年来,东北三省GDP占全国的比重不如5%。
在全国范围内,国内生产总值百强城市的诞生大多由产业或地区资源特性支撑。相比之下,东北百强市之所以稀缺,是因为什么?在这场竞争中,东北如何恢复昔日的辉煌?
百强市的数量和排名都下降了。
全国GDP百强市场竞跑,东北越来越费力。
《时代周刊》记者发现,2015年,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大庆、吉林、鞍山等7个城市入选全国GDP百强市名单,排名第18位。、19、27、29、38、67、68。
然而,自2015年以来,上述城市的GDP一直在全国排名中下降。2016年,吉林、鞍山跌出百强榜单,2017年大庆跌出百强榜单。虽然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一直在百强榜单之内,但排名明显下降。
作为东北第一个经济城市,大连的GDP排名从2015年的18位下降到2023年的29位,下降了11位。同时,沈阳下降了12位,长春下降了13位,哈尔滨下降了25位。
它也是近几年东北经济的缩影。
具体而言,2015年东北三省GDP之和为58058亿元,当时全国GDP比例为8.43%,2023年降至4.73%。
如果和巅峰时期相比,那就更不一样了。上个世纪中期,东北三省GDP占全国的比例一度达到20%。
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目前留在全国GDP百强市阵营,又是为什么顶住?
《时代周刊》记者发现,上述四个入围城市也是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和东北经济的骨干,被外界形容为“东北F4”。其中,长春、沈阳、哈尔滨都是省级城市,原本是省级经济发展的领导者,也是省级聚力发展的第一个城市。
具体来说,长春和沈阳凭借汽车制造业扛起了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半,拥有丰富的工业家产;虽然近年来哈尔滨工业竞争力较弱,工业产值占比较低,但农业、食品工业和文化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劣势。此外,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也稳居“F4”阵营。
虽然大连不是省会,但它是东北最大的港口,被认为是“东北之窗”,加上先进的设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港口” 加持“工业”双重利好因素,使当地成为东北经济第一城市。
目前,“东北F4”面临一定程度的挑战和不确定性,无论是逆流而行,还是保持排名现状,在全国GDP百强市的竞争中。
百强市的土壤
放眼全国,哪些地区生产“百强市”,哪些土壤更容易培育出“百强市”?
工业是关键因素。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在接受《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区域经济也遵循“胡焕庸线”的原则,即黑河(爱辉)-腾冲线,东南部经济发展迅速,西北部发展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胡焕庸线东南部率先融入国际大循环。一是大规模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二、三产业在这些地方发展迅速,附加值较高,其次是日本、欧美等先进制造业。”
丁长发还指出,从所有制结构来看,也是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大型民营企业,市场更有活力。事实上,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与百强市场产量最大的地区明显重叠。
具体来说,目前百强市最集中的地区应该是长三角、珠三角、胶东半岛、闽南金三角等最早融入国际大循环、民营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比如百强市赢家数量,江苏(13个)、山东(12)、广东(10)、浙江(8)、五个省份,如福建(5),百强市规模之和占全国一半。
其次是中部、西部百强市。在这些城市中,中部百强市有3-5个,西部省有2-3个。
丁长发指出,在强省会战略下,中西部省级城市聚集了大量的资金、产业、人才,自然稳坐百强市阵营。同时,中西部部分城市也有早期计划经济沉淀的产业基础。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早期形成,东南沿海产业聚集相继承接。特别是在中部省份,省级城市以外的百强城市越来越多。西部省份的百强城市大多是省会或资源型城市。比如西安、榆林就是陕西百强城市之一。
相比之下,东北地区只有4个城市入选,百强市的含量确实在尾部。
"东北并非总是这样,如果往前推几十年,即使是全国GDP前20名城市名单,东北城市也随处可见。"
根据丁长发的分析,近年来东北百强市的规模和排名明显下降,这与依赖当地规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多、民营企业相对薄弱、经营环境需要改善等综合因素有关。此外,东北地区人才流出明显,在当地体制内就业偏好,不利于创新。填补以上不足,恰恰是东北未来发展的高效发力点。
更多的东北方面
东北地区作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扮演着悬殊的角色。
随着工业的蓬勃发展,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的“工业明星”,拥有资源优势,获得了大量的政策支持。、经济领导者,但随着改革开放,东南沿海城市崛起,产业升级,“工业明星”成为昔日的荣耀。目前东北正面临经济地位微弱的痛苦,正在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定位。
时代周刊记者发现,近年来,东北重新崛起的声音频频出现,关于如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组东北产业的雄伟讨论层出不穷。但也有观点认为,与其试图逆流而行,不如做一个有人情味、生活成本低的“舒适家乡”,有现有的产业基础、地区条件、发展成本等。
对此,丁长发认为,东北不一定要培养更多的百强市场。纵观全国,很多没有进入百强名单的城市发展得很好,人民生活安居乐业。东北很多地方可能不需要执着于GDP排名,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
比如长春汽车制造业基础好,转型升级也在进行,当地的软件产业和医疗保健产业潜力巨大,这些都是发展优势。如果看东北,有很多交通系统好、教学资源好、农业资源广、森林资源广的城市,这些都是东北的比较优势。“产业布局没有优劣之分,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发展”。
也正是在这种探索下,东北地区呈现出了“工业长子”的更多方面:长春、沈阳等地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些城市甚至通过重振工业实现了显著的经济增长和人口回流;哈尔滨已经成为旅游网络名人。现在,过去的工业城镇正以冰雪游和夏季旅游刺激消费,为经济增添新的活力。鹤岗以低房价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字游客。为年轻人提供另一种选择...
把目光投向世界,和东北站在同一个纬度,北美、加拿大、丹麦。...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资源的基础上,这些地方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同样,东北的未来也是美好的。
转载 | 读城记工作室
原题:“在东北,下一个百强市是谁?”
阅读原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