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和展望2024年汽车行业热门细分赛道。

08-14 21:11

国内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占据主流,促进了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稳步发展。汽车产业链企业进入深水区,三电系统、底盘系统、驾驶舱生态等跑道都有改变的机会。本文分享对于汽车产业链热门细分赛道,云邈资本的投资逻辑,欢迎交流。



01 行业趋势


2023年,汽车产业结构不断变化,新能源汽车在车辆整体销售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国产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占据主流,促进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稳步发展。以比亚迪、理想、小鹏、蔚来、问界为代表的中国自有品牌乘用车销售额逐年增加,2023年首次超过合资和外资品牌总和,占比达到56%。OEM国产品牌的崛起推动了零部件的产业化,打破了外资垄断在多个汽车产业链中的局面。2023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在全球100强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的数量达到13家。



随着行业形势的变化,新势力的崛起带来了供应链关系的变化,逐渐从传统的层层传递向新兴生态圈转变,OEM将Tier2和Tier3制造商纳入生态系统,共同开发和指定供应商。上下游产业链之间从主要的硬件协作转变为更多的软件协作合作同创成为主流趋势。


汽车业整体消费升级。在生产方面,市场的残酷竞争使得OEM厂商努力创造个性化需求,积极提升品牌实力,降低产业链成本。一方面,OEM以消费升级的心态打造产品,继续推出中高端车型;另一方面,OEM试图通过价格战以消费降级的态度扩大规模,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在需求方面,超过30万辆车在乘用车价格上的销售比例逐年上升,2022年已经达到43%,消费者在同等价格下需要更好的体验。


汽车产业链多跑道依托当前行业发展前景。综上所述,2024年汽车行业投资可以关注以下热点:


电动化:新型能源汽车持续放量带来电气化需求不断升级,三电、热管理等相关产业链全面升级。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兴起,汽车工业试图自动化和智能化。从四轮到二轮,二轮车车系统有望在四轮车之后全面升级。汽车正在向高水平自动驾驶迈进,线控底盘发展迅速。


消费特性:客户年轻化的趋势带来了乘用车功能的升级需求。同时,OEM厂商也开始主导创新设备,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建立自己的品牌壁垒和优势。



02 电动化趋势


电力浪潮推动汽车系统全新升级,主流OEM推动汽车动力系统和低压系统双双升级。为了提高补能效率、充电功率和减轻整车重量,车企布局了800V平台。为了缓解车载负荷、减排技术和系统能耗,48V车型逐渐问世。



我国新能源汽车拥有量和购买量迅速增加,其中补能问题成为影响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因素之一。高电压快充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主流方法,高压800V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从400V升级到800V,对电力系统、热管理系统、充电系统核心部件的升级需求十分迫切。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三个电力系统:电池、电机和电子控制。产业链的重要部件是升级替代的关键方向,包括新型绝缘材料与工艺,车载SiC功率设备的应用,高压电子电气元件等。,新的产业升级方向带来了关键部件自行车价值差异的提高。


向小三电系统方向高功率、高电压、一体化和多功能发展方向。为了提高充电效率,实现高压快充,国内各大厂商都在积极推出,加快建设大功率充电站,并且相应的升级核心电池材料,全面并进,改善新能源电车充电问题。


与传统燃油车热管理对象相比,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目标包括动力电池、电驱动等。驾驶舱、电池、电机、电控热管理等待许多方向。升级三电系统促进传热效率的提高,加强热管理至关重要。换热系统压缩机有很大的升级空间,作为两个并行方案。



随着汽车电气化趋势的加快,汽车电子零部件面临着巨大的新增和存量替代空间,涌现出一批优质公司。汽车半导体领域包括欧冶半导体,核心智能,核心科技,核心享程等等;汽车热管理领域包括江苏嘉和,威晟汽车,清优材料等等;三电系统领域包括联博精密,格雷博,星驱技术,海格电控等等;能源服务领域包括Tellus、西恩科技、协能集团、捷威动力、领充新能源等。



03 智能化趋势


据统计,2030年以后,中国商用车和乘用车的电气化比例将超过80%,智能化驾驶舱将成为推动汽车系统全新升级的重要交互场景。从四轮车到二轮车,电气化趋势加速渗透,二轮车车系统有望全面升级,带来重要的增量空间。


线控底盘是L3自动驾驶升级过程中亟待克服的重要副本。


线路控制动终局解决方案EMB蓄势待发,是当地厂商的巨大机遇,竞争格局有望全面洗牌。EHB是线控制动系统发展的第一阶段,Globalalobal 以Tier1为主,竞争激烈,本土厂商市场份额低。EMB系统将成为市场新参与者的重要切入点,已进入世界各大汽车厂商的预研阶段,国内外厂商处于同一起跑线上。EMB跑道有望跑出国产龙头,在这些因素中,量产时间是关键的。



汽车转向系统向SBW方面发展,政策解绑,主流Tier1与主机厂抢滩登陆。电动力转向(EPS)EPS技术壁垒高,格局集中在海外巨头公司,CR3近60%,从2021年开始成为主流技术路线。得益于政策放开和供需两端的催化,线控转向(SBW)从0到1的突破有望实现,技术重心转向电子领域是我们国家的优势,存在市场潜力百亿



与传统悬架相比,空气悬架对弹性部件进行了升级,并增加了电气控制系统和气泵等部件。整个系统,空气弹簧,减振器价值最高。空气弹簧已基本实现工业化,减振器正逐步在国内取代。目前,空气弹簧减振器的技术路线各不相同,各种厂商都有机会脱颖而出。CDC减振器、MRC减振器赛道上的商品均由制造商使用,并已安装出货。




线控制底盘升级成为市场的主流发力点,创业者空间巨大。在线控制动领域的玩家包括比博斯特等待;线控转向领域的玩家包括擎威科技等待;空气悬架领域的玩家包括ClearMotion等。



04 消费者升级趋势


随着汽车消费群体结构的变化,“90后”成为汽车市场消费的主力军,推动了汽车消费观念的升级,车辆的外观和功能在商品选择中占有很大比重。新力量OEM制造商突出自身差异化优势,建立清晰的品牌标签,积极升级汽车消费功能,推动汽车产业量价齐升,情景主要包括:声音系统,空气悬架,HUD、车机屏幕等。



场景一:全景天幕盛行,调光玻璃产生了巨大的市场。新能源汽车组合全景天幕带来过热、过热等问题,消费者需要具有通透性和智能调光玻璃。目前,汽车玻璃市场已进入应用阶段,但仍有大量朝阳产业需要挖掘。


场景二:车载声学技术全面升级,推动自行车价值大幅提升,国内厂商取代空间巨大。汽车声学是汽车驾驶舱人机交互的互信方式,数字技术提高了声学行业的天花板。整体驾驶舱声学向整合、功能和配置升级方向发展。



场景三:坐椅是消费者可以感知的直接部件,升级方向丰富,升级潜力巨大。作为与驾驶员和乘客直接接触时间最长的部分,座椅具有很强的消费特性。跑道的消费升级主要体现在座椅功能和配备的不断提升,个性化功能的增加,零重力座椅等高端配备逐渐向中端车型下探。新兴国产品牌推动OEM竞争格局重组,打破技术壁垒,产生破座机会。


新感受、新功能加速上车,市场想象空间巨大,优质企业共同拓宽市场边界。智能驾驶舱领域的新玩家包括上海新时代蓝鲸智联,埃泰克等待;汽车新材料领域的玩家包括览锐光电等。



05 投资趋势和建议


①轨道逻辑转变为企业逻辑,细分赛道很难“一荣俱荣”,但优质企业、新企业、龙头企业有望突出重围,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和升值空间。


② 技术能力、产品能力、业务能力缺一不可。,进入“内卷时代”的汽车赛道,如何构建环城河,形成自我造血能力,成为后半段竞争的关键。


类似于手机,怎样构建自主品牌生态,不断加快商品升级迭代?满足用户需求是关键,低成本,多功能核心是对上游产业链玩家的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来源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云邈资本”(ID:winsoulcapital),作者:徐笛,高艺琼,吴宇晨,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