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生存,“死气沉沉”的年轻人
近日,金融时报(FT)中文网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刚刚开启“通缩繁荣”时代》的文章,引起了一波不大不小的争议。看到标题,笔者只觉得小脑萎缩:通缩,还能和繁荣联系在一起?
文章中,一位名为“古尧”的经济学博士解释说:““通缩繁荣”的根源是全球化和创新,西方全球化进程的变化结束了近半个世纪通缩繁荣的进程;中国仍然处于中国局势,结构性繁荣仍将超越周期性繁荣。我闻到了“通缩繁荣”的香味。“通货紧缩繁荣”是对经济发展时代特征的长期描述,意味着经济长期持续繁荣,利率持续下降;由于经济长期繁荣带来的增长动力不断积累,通货紧缩环境下的经济增长速度上限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即周期高点非常高。”
有意思的是,就在今年三月,一个新名词也在华尔街走红。——Disinflationary Boom,古博士很有可能把这个概念按照葫芦画瓢的方式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只是不知道Disinflationary竟然因为能力有限或者居心不良而把这个概念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Boom以“通缩繁荣”的方式表达出来。
第一,阅读字典并不难找到“disinflation“”一词是指“通货膨胀率降低”。事实上,相应的中文翻译已经达成了业界的共识,即“反通货膨胀”或“去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deflation”“可谓泾渭分明。第二,本文将“通缩繁荣”定义为“利率持续下降,经济持续长期繁荣”,更有故意歪曲词意的嫌疑,“Disinflationary Boom“关键意义在于技术进步和价格战带来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持续下降,以及总需求的上升。
《剑桥词典》disinflation”一个词的解释
如果是无意的损失,衷心建议“独立经济学家”古博士在努力学习经济学的同时,也要提高语言学的造诣水平,防止孩子被误导。如果是故意粉饰太平,让人耳目一新,那真的是别有用心。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下经济学原理,就不难达成这样的共识:“繁荣”和“通缩”是两个八杆都打不到的词。
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失去的30年”无疑是日本邻居经历的经济增长低迷的平成时代研究通货膨胀问题的最佳实验场。6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末经济高速增长后,日本社会正式进入结构性低迷,日本出口立国的方式在美国的不断打压下逐渐崩溃。在此期间,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和金融企业不良债权的增加让政府感到困惑。同时,他们不得不面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1929年至1933年在美国爆发的“大萧条”,最终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它是20世纪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强度最大的经济衰退。股市崩溃,银行挤兑,投资生产减少,失业率飙升...
这里面怎么会有一丝“繁荣”呢?
当然,“中国目前的经济是否存在通缩”,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因为在很多人眼里,平时购物并不觉得价格便宜,甚至不久前,泡面、榨菜、可乐作为“三件套穷人”集体提价,但更早的时候,水、电、煤、猪肉、汽油、高铁等民生必需品的价格也相继上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苹果手机到汽车,再到房子,高值产品价格的持续下跌。用网民调侃的话来说,买得起的都在涨价,买不起的都在降价。
农民工偏爱的“低端”西式快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涨价。
通货紧缩(英文名称:Deflation,简称“通货紧缩”),是指经济学中货币供应相对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一旦发生通货紧缩,消费水平持续下降,导致货币供应持续下降,投资生产受到抑制,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
判断通缩一般取决于三个指标:价格指数、货币供应和社会融资规模。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4年1-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同比增长分别为:-0.8%、0.7%、0.1%、0.3%,基本上都在0附近波动。而且前十年,这个数据基本保持在 2%-2.5%,
再次查看货币供应。这儿我们就不谈M0了、M1、M2这些专业术语,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政策。7月初,央行发布重量级公告,宣布近期将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的一级交易商借入国债。这一举措在业内被生动地称为“借券”。这个操作是基于它持有的少量国债,选择向市场上的交易者借入国债,然后向投资者出售这些国债,然后提取资金。这个过程不但没有给市场注入新的流通,反而是回收市场上的货币,被公认为“收水”。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截图
看看社会融资的规模。社会融资规模广泛,主要包括贷款、信托、债券、股票等。,可以全面真实地反映社会经济资金的供求关系。数据显示,2024年1-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长12.7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04万亿元。
三个方面的数据都清晰而一致地表明了一个事实:低通货膨胀甚至通货紧缩都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正接近现实。
未完工的房地产正在慢慢复工。
或许有人会问:房价和价格下降,物品更便宜难道不是好事吗?这种情况只是一个方面,通缩带来的巨大破坏力,具体表现为对未来预期的普遍下降。如果我们觉得以后购物会比现在便宜,那么现在就会选择推迟消费,甚至减少消费,逐渐导致目前的需求不足。当消费减少时,公司会选择降低价格,以便销售商品,从而导致利润下降。利润减少,企业也没有钱用于再生产,甚至可能减少总投资,或通过裁员来“自我保护”。而且这样会导致社会收入减少,消费进一步减少,形成恶性循恶,最终导致经济持续萎缩。
最可怕的是,一旦陷入这种困境,个人和企业都会变得更加传统和悲观。这种心理会影响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一点一点吞噬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曾经有这样一个寓言:一个蜂窝,一开始都是奢侈挥霍,炫耀自豪,整个社会都是繁荣的,因为蜜蜂贪婪自私地追求繁荣和虚荣。之后,这群蜜蜂突然改变了原来的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和简单,但结果却是宫殿荒芜,货物被抛弃在地球上,商业低迷,民生凋零。
这是荷兰著名思想家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中描述的情节。这个故事对他们的影响和启发在许多经济学家的作品中清晰可见,比如古典学派的亚当·斯密,新古典主义的约翰·凯恩斯,诺贝尔经济学的获得者詹姆斯·米德。
如果有人真的享受到了“通缩繁荣”,也许他们只能是那些“精力充沛”的退休员工。他们不仅没有减薪下岗的麻烦,还真正从降价中受益。只是其他“死气沉沉”的年轻人和“痛苦”的中年人。
“苦命”的农民工也有难得的快乐空闲时刻。
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面对巨大的经济周期车轮,个人努力相当于一辆小螳臂当车,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保护自己。只有控制消费,减少债务,保证足够的现金流,才能给自己更多的信心。
风吹起来,只有努力生存。
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HRoot”(ID:HRootChina),作者:HRoot,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