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汽车前半段:谁在吃肉,谁在喝汤?

07-14 03:33

“2024年新能源市场淘汰赛”上半场也随着6月各大新造车企业月销的公布而告一段落。


可概括为一句话,家家户户都在疯狂地卖车,但家家户户都“不满意”。


根据协会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30日,国内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额达到411.9万辆,同比增长33%,渗透率接近50%。


也就是说,与去年同期相比,国内新能源汽车公司在今年上半年销售了大约130万辆新车。


在这些比亚迪中,被称为“销售之王”,从今年3月重返30万台交付,连续4个月销售额超过30万台。


六月份,比亚迪交付了34.17万辆新车,超过了2023年12月的34.10万辆新车。最终,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以161万的累计销售额占到了40%的市场份额。


不只是比亚迪,包括理想、问界、蔚来、极氪等造车新势力,在2024年上半年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比如问界凭借问界M9成功取代了BBA在豪车市场的地位;理想走出MEGA的失败,力挽销量,回到除传统汽车公司以外的新造车势力“榜单大哥”;蔚来、极氪抗压,销量大幅增长,喜提“20,000俱乐部”成员封号。


自然,几个家庭欢喜,几个家庭悲伤。


曾经的“蔚小理”三兄弟,小鹏在2024年上半年累计交付新车5.20万辆,虽然同比增长25.6%,但与理想的18.90万辆和蔚来的8.74万辆相比,却有些黯淡。曾做过销售冠军,半年累计交付只有5.38万辆。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2024年上半年的完成率还没有达到全年的50%,无论是销量持续增长的比亚迪还是创下新高的新势力汽车公司。


在这些人中,比亚迪的完成率为45%,造车新势力最多只有38%。


尽管不只是一位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未能达到销售目标是正常现象,但下半场的竞争将更加精彩。


然而,从上半年激烈的战斗来看,即使打了一场近乎疯狂的“价格战”,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在下半场的竞争中率先达标并不容易。


1 害怕卷不动,害怕发生“事故”


2024年上半年,整个车圈,曾经被雷军和小米SU7“惊呆”。


雷军在价格优势和花式营销方面,将新造车的热度和讨论量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雷军的豪言壮语“不怕卷”,到北京车展期间的攀登 车顶上的“红衣领袖”周鸿祎,再到李斌、魏建军等众多车圈领袖纷纷进入直播间,制造话题,吸引流量,似乎是卖车的前提。


其中,最熟悉的就是“遥遥领先”。


余承东在华为Mate40新闻发布会上频繁提到的这句话,随着余承东本人转向华为智能驾驶业务,也转移到了车圈。


由此带来的感觉是,整个车圈,排名第一的车企,实在是太多了。


比亚迪以161万的销量占据了40%的市场份额,自然是整个车圈的销量冠军。但是在比亚迪之下,销量“第一”并不少见。


上半年,理想总共交付了18.90万辆新车,问界交付了18.11万辆新车。假如只看单个品牌,理想的销量比问界多了近8000辆,成为2024年上半年造车新势力销量第一。


当然,世界不愿意失去“第一”的称号。从今年4月开始,世界不再独立披露交付数据,而是通过鸿蒙系统智能银行的规格。按照这个计算,2024年,鸿蒙系统智能银行全系统共交付19.42万辆,比理想车多卖5200辆,取代了理想的“第一”称号。


鸿蒙智行微博截图


销量不一样,但都是第一名的背后,也是造车新势力自我营销的方式之一。所以有句话叫“只要定语够多,品牌就是第一”。


比如“30万以上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中国品牌25万以上汽车出口第一席位”、“中国品牌出口第一,品牌指导均价超过32万”等。


无论是争第一,还是“造第一”,都是为了流量,也是为了销售。


从每月的交付数量来看,无论是发布数据的速度还是结果,它的受欢迎程度仍然集中在两家公司:理想和世界。整个上半年,理想与世界的销售竞争一直处于“咬紧牙关”的焦虑状态,完美诠释了“商场如战场,战场无常胜将军”的道理。


6月份,世界和理想的月交付数据超过4万辆,分别达到4.31万辆和4.78万辆。后者凭借近5000辆车的交付优势,再次获得了造车新势力的月销量冠军。


今年年初,凭借2023年问界M7跑出的“黑马”,问界成功实现了月销遥遥领先,并在2024年1-3月连续三个月获得中国新力量品牌销售冠军称号。


亮眼的数据促使当时的界限成为最积极发布月度交付成果的品牌。同期的理想正深陷理想MEGA的失败,努力自拔,连续7周切断了周销量。


对于汽车公司来说,这种靠流量促进销售的玩法,不怕一时卷不动,怕车出事故。


4月,理想L6正式上市,不负李的期望,成为未来几个月的销售责任。受“山西运城问界M7交通事故”影响,问界遭遇舆论危机。



图/理想汽车官方微博


问世M7势能下滑,4月份销量下降至1万,直接影响了问世整个系统的销量。此后,问世不仅改变了数据统计口径,还将宣传亮点从问世M7转移到问世M9。


官方数据显示,问界M9上市半年定量超过10万台。在过去的6月份,平均价格超过50万元的问界M9销量达到1.7万辆,超过BBA,成为50多万辆没有其他定语的冠军销量车型。


即便如此,世界连续三个月失去了新力量品牌销售冠军的称号。取而代之的是,L65月份交付了近13000辆车,6月份交付了2000多辆车,连续三个月保持第一。


2 为销售汽车,花样出招


没有第一梯队那么多的光晕和品牌影响力的支持,第二梯队玩家需要不断提出新的话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才能在内卷市场增加销量。


在追赶比亚迪、理想、世界之后,蔚来、极氪、零跑三家车企凭借上半年销量大幅增长,月交付量突破2万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第二梯队。


二梯三家车企的玩法,总结下来可以称之为,降价,开店,冲高档。


以蔚来为例。2024年上半年,为了冲击销量,蔚来首先调整了BaaS电池租赁服务费,并在整车方面给予消费者优惠。蔚来CEO李斌甚至亲自出马,与雷军“合体”拍摄短视频,在直播间播出...可以说,他不会错过任何“蹭”流量的机会。


用李斌的话来说,就是“没有量的支持,很多事都做不到”。


个人抖音截图李斌


除了蔚来,一点也不敢懈怠,还有极氪。


“小众产品切割大众市场”的极氪,从“单一爆款”战略调整到“车海战略”,加快新车型上市,以销售更多车辆。


2024年上半年,2024款极氪X、新款极氪001和极氪009辉煌版相继上市。如果算上尚未上市的极氪MIX,原本产品线单一的极氪已经是全矩阵布局了。


不仅如此,为了更快地提高交付速度,极客仍在加快渠道和人员的建设和扩张。据《证券日报》报道,极客年内门店数量将增加到520多家,同步扩张的一线团队估计将增加25%,营销服务人员总数估计将增加16%。


顾客也没有辜负这两家努力销售汽车的公司。


六月份,蔚来和极氪分别交付了2.12万辆新车和2.01万辆新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8%和89%。今年以来,蔚来共交付了8.74万辆新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0.2%。极氪累计交付8.78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6%。


与上述两家汽车公司的产品定位更高端不同,作为二梯队的尖子生,2024年上半年零跑,通过推陈出新的产品,成绩一直稳步提升。


零跑汽车


资料显示,6月份新车交付2.01万辆,同比增长52.3%,同比增长10.7%。;按照25-30万台的年销目标,上半年累计交付量为8.67万台,达到29-34%。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此前在直播间提到:“零跑是汽车行业的小米。从零跑开始,我们就希望以成本定价为用户提供同样更高的价格设备。”


但是,虽然我强调自己是“汽车行业的小米”,但是从T03到C系列,零跑正在摆脱对低端车型的依赖。然而,就像小米手机想要摆脱高性价比冲击一样,零跑完全扔掉“低端车型”的标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3 下半年的竞争,怎么打?


2024年上半年,新造车企业销售汽车较多,增速较快,但一般没有达到目标也是事实。


无论争取不争取第一,欲望都是必须的。


今年年初,理想CEO李想把2024年的销售目标定为80万台,然后在3月份下调到56~64万台。据晚点前的报道,2024年问界的年销售目标是60万台。第二梯队的蔚来也不甘落后,其年销售目标确定为23万台。


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理想情况下,上半年销售额为18.90万,目标实现率仍然只有30%-34%。根据之前晚点的报道,结合问界公布的数据,上半年问界的目标实现率也只有30%。


对蔚来来来说,要实现23万年销售目标,李斌必须打出更多的“招数”,将下半年平均月销售额提高到23000台。


面对现有的特斯拉Model3,极氪需要面对。、小米SU7、当对手如阿维塔12和蔚来ET5T时,可以预防小米SU7的产能或将大幅提升。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告诉凤凰WEEKLY财经,对于汽车公司来说,一年一半的销售目标都没有完成是正常的。如果你仔细观察,不仅今年没有完成,往年也没有完成。


“对于汽车公司来说,设定年度销售目标实际上是一种公关行为。对外,可以起到很大的宣传作用,让客户更加自信,从而买车;在内部,它起到激励作用,让员工有压力,取得更好的效果。”


另外,对于汽车公司来说,张翔进一步补充道,上半年的销售也将对下半年起到借鉴作用。


“汽车公司将根据上半年的情况,适当调整下半年的营销策略。尤其是下半年,有‘金九银十’、‘双11’、“十二月汽车公司大促销”等多个优惠购车节点。所以,汽车公司的高增长趋势将在下半年继续。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提到:“年销售趋势规律是前低后高,第四季度是销售旺季。目前汽车公司年销售目标达成率只有一半是正常的。”


的确,与上半年相比,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一直是汽车公司销量最高的季节。同时,也是竞争特别激烈的时候。


现在已知的车型中,小鹏第二品牌的第一款,小鹏MONA 八月份M03将正式上市;蔚来第二品牌首款车型,乐道L60将于九月上市。


这两款车,都被认为是提升品牌销量的增长点,宣传和销售力度显而易见。


何小鹏曾经提到,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防止交货时间过长,小鹏MONA M03的产能是4倍。乐道计划在今年内建立至少100家直营店,以满足用户在乐道L60上市时在实体店感受实车的需求。


与此同时,包括但不限于新的比亚迪宋PLUS DM-i、银河E5、深蓝L07、星纪元ES纯电/增程版等2025款新车型,也将在下半年蚕食市场。


另外,自6月份开通双班生产以来,受生产能力限制的小米SU7每月交付超过1万辆。据官方消息,从7月1日起,小米SU7 交货速度进一步加快,预计锁单后交货周期最多可缩短5周。


这样,如果说上半年小米SU7继续依靠雷军营销来称霸屏幕,那么下半年小米SU7有没有可能以10-12万台的交付量再次成为搅局者?



张翔直言不讳地说,变化是未知的,但“价格战”的不可缓解是已知的。“降价和内卷的本质是淘汰规模较小的公司。目前这个目标还没有达到,或者说相差甚远。”


张翔补充道:“当然,并非完全没有良性竞争,汽车公司的‘卖点’也不只是降价,智能驾驶就是其中之一。


正如张翔所说,随着端到端大模型的兴起,新造车智驾“内卷”又有了新的方向。


放眼世界,特斯拉是第一个量产端到端智能驾驶模型的,只是特斯拉的FSD。 V12在国内还没有真正落地,国内汽车公司已经迅速跟进。


凤凰WEEKLY财经不完全统计的汽车公司,包括华为、小鹏、蔚来、理想、长城汽车、极越汽车等。,已经上车或即将量产端到端智能驾驶系统。


今年4月,华为汽车BU发布了一款从端到端技术栈,将于2025年下半年量产;从X9开始,小鹏将智能驾驶计划升级为从端到端的大模型架构;长城预计今年将在三款车型上量产端到端智能驾驶;蔚来提到将使用从端到端的大模型实现高级智能驾驶;理想情况下,我们将独立成立一个从端到端的大模型团队。


但无论是端到端的大模型,还是其他智能驾驶技术,还是需要面对技术成熟度的提高、法律法规的制约、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公众的接受度等诸多因素的考验。


汽车公司在接受测试和自我优化的过程中,应该做的就是找到除了降价之外,吸引用户的增长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WEEKLY财经”(ID:fhzkzk),作者:曹杨,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