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水龙头,花样“生存” | 焦点分析

07-14 02:36

文 | 王方玉


编辑 | 苏建勋


行业持续的严冬之下,财大气粗的光伏龙头也没有闲钱。


七月五日晚,光伏龙头晶澳科技宣布,上半年累计新增贷款达到244.94亿元,这一数字不容小觑,毕竟晶澳总市值也只有340多亿元。


晶澳科技2023年底净资产351亿元,新增贷款额度相当于净资产的70%。根据第一季度披露的数据,晶澳负债率上升,短期偿债指标也在下降。


巧合的是,根据本月初另一家光伏龙头天合光能公告,该公司上半年累计新增贷款184亿元,也占其去年年底净资产的近60%。


即使是近两年扩张传统、被视为稳健的隆基绿能,也在六月份宣布,公开发行企业债券不超过100亿元。


大笔贷款与发债,突出在光伏行业的新形势下,龙头企业渴望资金。


目前,光伏行业的硅材料、硅片、电池、零部件四个阶段基本都跌破了现金成本,包括光伏龙头,厂家生产越多,损失越大,产业链就越“失血”。——只有血条足够厚,能够承受现金的持续流失,才有资格留在牌桌上。


在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协鑫科技高级副总裁胡泽义直言,目前整个光伏行业都在流血,现金每月流失约80亿元。据他观察,光伏行业的“血”还没有流干,前十名的领军企业平均账面上还有200亿现金。


6月下旬的一次会议上,国金证券新能源与电气设备首席分析师姚遥指出:“如果后续筹资减少,产量不放缓,即使不考虑银行贷款等潜在外部影响因素,行业也会在五个季度内耗尽现金。”


因此,光伏龙头公司为了应对现金的持续流失,不仅是贷款和债务,还在推动裁员、降低产能和出售资产,上演了“生存”的场景。


商品跌破现金成本,光伏企业持续失血

到目前为止,硅材料、硅片、电池、零部件四个阶段,基本上都跌破了现金成本,产业链集体承压。 六月下旬,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SNEC大会上的演讲直接指出,目前光伏晶硅产业链价格战的激烈程度。


在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上半年,国内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的价格已经跌至低点。根据财通电新近期光伏产业链利润计算,目前硅材料、硅片、电池片各环节单瓦损失约为3~5分/瓦,而一体化零部件公司平均损失高达7分/瓦。


产品价格跌破现金成本,意味着行业不断“失血”——企业销售的产品支付无法覆盖原材料、工资等支出,账户现金将继续消耗。只要公司生产商品,就会面临损失。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胡泽义表示,与亏损销售相比,积压库存像滚雪球一样消耗公司现金。有些企业每个月都会因此损失大量的现金流,而这种现象对中小企业来说更为严重。


反映出各类企业的财务状况,部分二、三线光伏企业由于资金短缺,已率先“爆雷”。


ST爱康对外公告


比如光伏电池组件公司ST爱康,7月8日,该公司宣布全资子公司赣州爱康光电因债务期满无法偿还,法院裁定其部分资产在淘宝进行司法拍卖。此前,其多个组件生产基地已停工停产。


一些二三线公司有资金链紧张的迹象,经营状况不容乐观。比如电池龙头润阳最近被媒体曝停业绩工资,部分员工被裁员。该公司于6月27日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在整个光伏行业失血的背景下,虽然光伏巨头的处境比二三线企业相对平静,但却面临着巨大的现金流压力。


根据近期上市公司披露的半年度业绩预告,体现在业绩表现上,隆基绿能、通威股权、TCL中环、晶澳科技等光伏龙头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损失额度往往为10亿元。


由于龙头企业规模大,一旦出货不顺利,积压库存面临的资产减值压力也更大。以隆基绿能为例。上半年,预计存货减值金额高达45亿-48亿元,大部分是亏损金额。


龙头企业的账目现金也在持续流失。在6月下旬的SNEC展会上,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表示,对于目前的光伏企业来说,能够继续亏损三个季度的公司并不多。


更值得警惕的是,姚遥指出,在光伏龙头企业亏损的背景下,银行对光伏行业信贷发放的警惕性明显提高。胡泽义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银行对行业亏损的反应将导致贷款政策收紧,未上市平台企业的融资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贷款政策的收紧意味着当现金流短缺时,公司更难获得银行信贷支持。这无疑对光伏企业的现金流管理能力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血战到底,剩人为王

光伏龙头企业为了能坚持下去,最后留在牌桌上,采用了各种方法,节省开支,寻找“止血”方案。


在产业链价格跌破现金成本的背景下,厂家生产越多,损失越大,所以,关闭部分生产线,降低开工率,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36Kr了解到,面对行业洗牌,很多头部厂商都有通过提高产量来挤压竞争对手,获得市场份额的心态。今年第一季度,他们仍在提高产量,保持高开工率。然而,面对产品价格的不断下降,大多数制造商选择“投降”止损来降低开工率。


中原证券在7月初发布的报告中指出,目前一体化厂商普遍关闭部分生产线,降低开工率。预计2024年下半年公司减负将继续存在。


关闭生产线,降低开工率,相应的就是裁撤员工。。36Kr了解到,今年以来,国内TOP10的组件公司都进行了裁员,但根据生产线的降低,裁员人数或多或少。此外,头部制造商还报道了学校招生和新员工延迟入职时间的消息。


3月份,有媒体报道称,隆基绿能将裁员近三分之一,以降低成本。隆基回应称,消息不真实,估计调整人员比例约为5%。


一些光伏水龙头选择延迟供应商的支付期,相当于变相占用供应商资金。6月下旬,一封光伏水龙头的内部邮件被曝光,要求所有供应商将账期从常规90天延长至150天。如果供应商不接受,他们将面临被替换的风险。


一些制造商选择出售光伏电站等资产,以改善现金流。6月下旬,隆基绿能向宁德时代出售其全资公司溧阳乐叶光伏能源有限公司,其主要业务是建设和开发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业界流行的“纵向一体化”运营模式,由于面临前所未有的“内卷化”局面,也受到了市场的挑战和颠覆。——一体化厂商从硅料到零件都是自己生产反而成本高,不如买便宜一点。


比如隆基绿能的嘉兴工厂选择购买电池生产部件,但毛利率可以高于一体化。这种趋势被业内人士称为“逆势一体化”。


然而,光伏水龙头们尽最大努力节省开支,这仍然无法改变持续失血的大趋势。在一次采访中,胡泽义直言不讳地说:“在这个时间节点,任何措施都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每个人都在为血条而战。谁的血条厚,谁最终都可以留在牌桌上。”


商品跌破现金成本,整个行业的失血情况何时可以逆转?36氪注意到,光伏行业的许多资深人士都一致指出,供需的再平衡必须通过产能的大幅退出来实现。如果你想长期退出产能,恐怕只能等待大量厂商完全被淘汰。


“必须有人离开牌桌才是反转的信号。只有当大量新的硅料玩家撤出、爆雷、资不抵债时,才是行业的真正底部。” 在一次采访中,协鑫科技联席CEO兰天石判断。


若以大批企业的永久退出为行业底部的标志,光伏产业离底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光伏龙头只能尽最大努力节约开支,只有牢牢守住现金流的“生命线”,才能挺过周期,站在新一轮市场竞争的牌桌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