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剧《荆楚映象》《翻译》浪漫而壮丽的楚文化

07-14 02:21


定妆照《荆楚映象》。



“用艺术手段呈现2000多年前的楚文化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7月11日,楚文化歌舞剧《荆楚影像》首演媒体会议在汉代举行。导演杨丽萍说,经过三年的努力,创作团队以一种充满活力的舞台形式展现了楚文化的浪漫与壮丽。“荆楚影像是古代文化的当代舞台翻译”。


■楚文化太美太神奇了,这个题材值得做。


著名编剧梁戈逻是中国文联舞蹈家协会《荆楚印象》的文学总监。他介绍,在过去的舞台上,对于中原文明来说,秦、汉、唐、宋等历史时期的创作和表现大多较少,而对于中华文明来说,其他组成部分较少,对于神话时代、春秋时期的中华文明,尤其是灿烂的楚文化,症状较少,规模较小。《荆楚映象》弥补了这种文化表达的空白,是第一次以歌舞的形式大规模呈现荆楚文化的舞台史诗巨制。


楚文化在杨丽萍和梁戈逻看来“神秘、壮丽、美丽、浪漫”。创作团队在决定启动《荆楚映象》时,有顾虑。楚文化“晦涩难懂”,难以在舞台上形象化呈现,但这一主题值得做,能够展现民族文化特别不同的一面。在过去的三年里,《荆楚影像》的创作团队在湖北省的每个博物馆都进行了采风和讨论,他们学到的楚文化内涵令人惊叹:“我们的祖先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楚文化真的很美,很神奇。”


据梁戈逻介绍,楚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神秘的存在。楚国北至黄河,东达东海,西至巴蜀,南至岭南。楚国文化在吸收、结合和创新中形成,对中国长江流域、东南和西南地区的影响极为长远。楚辞的浪漫与优雅,青铜器的庄重与厚重,漆器的神秘与华丽,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楚文化遗址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


三千年前创造辉煌历史的楚国,如今却鲜为人知。而且楚文化之所以壮丽灿烂,正是因为它是中华文明想象的终极表现。无论是屈原在《天问》中至今难以回答的100多个问题,还是《九歌》中对传奇神灵的生动描写,还是大量出土的楚文化文物中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品,“都为我们打开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大门”。


■以“荆楚”问题,是对屈原最浪漫的致敬。


杨丽萍介绍,《荆楚形象》以“荆楚”为题,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国人文情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表达了浪漫主义精神。这一次,那些华丽的想象将直观地呈现在舞台上——顶天立地的黄铜巨门,6.5米高的巨型编钟,精致的玉覆面,聪明的车马人物出行图。屈原《九歌》世界中巍峨的神灵,后羿是如何射击太阳的,山鬼是如何骑豹的,凤凰是如何涅盘重生的...它们也将以难以想象的方式在舞台上一一呈现。


作品《荆楚映象》,也是杨丽萍对屈原最浪漫的致敬。毫无疑问,屈原是荆楚文化的核心灵魂人物,是中国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根源之一,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象征旗帜。"我非常崇拜屈原,是我的偶像。”杨丽萍说,“过去每个人都纪念屈原,主要集中在他的家国情怀上,包括他比较悲愤的一面。事实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阅读屈原的许多作品来发现,他是一个非常浪漫的人,非常追求生活的自然。比如《离骚》里的那句“制荷以为衣兮兮,芙蓉以为衣兮兮”。


杨丽萍介绍,整个《荆楚映象》以屈原四部经典著称为章节,分别是上半场的《天问》《九歌》和下半场的《离骚》《橘颂》。上半场,将为观众创造一个由屈原楚辞描绘的前所未有的“荆楚世界”,展现一个神秘、华丽、富有创造力的神话世界。后半段,以历史上的东汉为背景,以历史上屈原的经历为线索,向大家展示了2000多年前慷慨悲伤、爱恨交织的历史。


《荆楚映象》剧组在杨丽萍的启发下,聚集了国内外顶级艺术队伍。全世界著名音乐人谭盾老师担任音乐总监,实现了他多年来与杨丽萍老师合作的梦想。谭盾说:“我是长沙人,对楚文化有一种特殊的爱,我的一些主要作品,比如交响乐作品《离骚》、崇拜歌剧《九歌》等都充满了楚文化元素。自1978年编钟出土以来,我已经“蓄谋”了很长时间,我已经蒙蔽了它,梦想了很多年。”在这首《荆楚映象》的音乐中,呈现了谭盾曾经用曾侯乙编钟演奏的音乐元素。


在《荆楚映象》中,创作团队把楚辞画成了一幅画,一幅风景,一部戏,一首歌,一首舞。杨丽萍运用戏曲、皮影、娃娃、武术等传统艺术形式,结合现代最先进的舞台技术,以当代观众,尤其是当代年轻观众能够理解和喜欢的方式,呈现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古情、古意。(长江日报 黄丽娟)


【纠错】
【责任编辑:唐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