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能拯救文化旅游短剧吗?

2024-05-17

01


最近,治愈系文旅剧《我的阿勒泰》火了。


就在上周末,我和一位影视圈的朋友约好了一顿饭,谈到这部热门大作时,朋友问了一个灵魂问题:


为何明明传统剧更加爆红,地方文旅局却在卷文旅短剧?


他说,你看,前不久我们打算去厦门拍一部文化旅游短剧。我们谈了所有的场所和赞助。结果有个朋友介绍了浙江X山文化旅游局。


当地文化旅游局负责人一听朋友的制作团队背景,马上拍拍大腿说要去厦门,你就来我们这里拍。X山的环境不比厦门好多少,然后桌面上的条件很吓人。


朋友简单一盘,发现只要在浙江开拍,政府不仅会出现场地、出资,还会有税收优惠。他总觉得这种免费送上来的东西背后会不会有坑?...


你不要慌张,我说,这件事是有来龙去脉的,而且听我说:


今年1月12日,广电总局发布了“跟随微剧旅游”创作计划,计划每年播出100部高质量的文化旅游短剧。


广播电视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希望随着微短剧的流行,推动一批国内实体取景地“爆红”,形成“微短剧” 文化旅游的新消费模式。


利好政策下,经营者正在寻找掘金机会,河南、四川、浙江等地不少地方文化旅游部门也大举入市,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


为了吸引微短剧项目进驻,有些地区出手阔绰,最卷的就是浙江。


举例来说,杭州市余杭区直接设立了总额2亿元的网络微短剧发展基金,为微短剧创作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当然,横店、西安、成都等原本有影视基地的地方,本来就有产业链的先天优势,也加入了这个高质量的剧组来争夺大军。


四个月来,广电总局分两批发布了《你的岛屿已经到达》等28部推荐作品,其中近三分之一已经完成。


文旅短剧一时风光无限,各大剧组也在政策利好下一次操作猛如虎。


但是大家都说这是文旅微短剧的新风口,背后的难题是,剧确实拍了不少,火的却没有一部。


换言之,虽然到处都是锣鼓喧天,但文旅短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爆款IP来支撑门面。


备受期待的《我的归途有风》是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的衍生剧,播放量近2亿。在颤音这个总是有10亿流量的短视频平台,只能说表现平平。



虽然《我的阿勒泰》只有8集,但一集往往需要30-40分钟,不再是短剧。走红之后,这种文化旅游。 剧本创作的潮流再一次引发了当地文化旅游局的内卷。


那真是个天大的讽刺。


02


各地的文化旅游局都跃跃欲试,但是一部剧真的能带火一座城吗?


很明显,官方的信心受到了去年刘亦菲和李现的《去有风的地方》的启发。该剧对大理的旅游业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一直是当地文化旅游局会议的热门话题之一。


据《云南日报》报道,凤阳邑茶马古道播出前,每天有50至100名游客,播出后第三天至第五天,每天有500至1000名游客。


在今年五一之前,各种以此剧为主题的大理旅游线路商品仍在畅销,《去有风的地方》的拉动效应仍在继续。


大理沙溪古城/旅游实拍


仅在小红书平台上,就有近百万篇关于“去有风的地方”的笔记。


去年年底,大理文化旅游局发布公告,拟对《去风的地方》给予200万元补贴,充分肯定了该剧对当地旅游业的推动作用。


但是,作为一个2022年在大理生活了一年的人,在我看来,首先,这部剧的推出恰逢疫情的释放,占据了“天气”。而且,大理作为一线城市的农民工,乌托邦有自己的热度和“地理位置”。最后,“风”的男女都有自己的流量,这就是“人与人之间”。


天时地利缺一不可,让“有风”播出后一炮而红。


目前文化旅游短剧的现状是影视公司针对政府的迫切需求,蜂拥而至,看似热闹,大部分都是非专业人士在做非专业的事情。


怎么理解?


首先,传统微短剧跑道的创作者擅长霸主、雌雄竞争、手撕渣男绿茶等剧情。收入主要来自用户付费。但由于文化旅游剧内容创作有限,收入自然不如传统短剧,所以创作者对文化旅游剧不感兴趣。


其次,目前文化旅游剧主要是由传统影视人推广的。为什么这些人愿意转行拍文化旅游剧?说白了,要看政府愿意投资这部剧多少钱。在他们眼里,这样的项目只能由地方政府出资定制,因为后期收入是不可预测的。


不难看出,传统的微短剧是从下往上制作的,文旅短剧需要从上到下制作,传统影视人和微短剧创作者的底层创作逻辑是完全颠倒的。


然后,在政府出资拍摄文化旅游短剧后,大量传统影视人自然要“拿谁的钱听谁的话”。作为投资人,当地文化旅游局或多或少会指出短剧的创作。


我身边一些准备进入文化旅游短剧赛道的创作者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他们拿着政府的钱拍文化旅游短剧,不得不反复开会讨论任何狗血剧情。他们不小心拍了一部文化旅游广告片,相当于“戴着镣铐跳舞”。怎么会这么受欢迎?


并且从《去有风的地方》开始、就《我的阿勒泰》而言,在内容创作上,不难看出文旅剧还是以内容为主,文旅只是背景墙。


表面上看,上述剧文化旅游的核心很淡。其实播出后,到处都是文化旅游,引起了观众想去旅游的心。但是文化旅游的微短剧大多不接地气,故事性弱,只是一味的宣传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这也让这些短剧反响平平,难以走红。


作为内容创作者,我知道顶级营销是“润物无声”,而不是告诉对方“我有多少好东西,快来看看”。


文旅短剧打不过精心打磨的文旅长剧,背后的原因可见一斑。


03


有趣的是,《我的阿勒泰》走红后,对正在泥潭中挣扎的文化旅游短剧仍然是一个福音,这也让当地文化旅游局看到了文化旅游剧走红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短剧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2027年将超过1000亿元,肯定有一定的潜力。


新名单上发布的数据也显示,在供给方面,2023年微短剧拍摄备案剧同比增长28%。;就需求而言,2024年一季度,抖音和快手两大短视频平台的播放量同比增长65%。


可以说,微短剧市场仍呈现出供需两旺的趋势,但地方文化旅游局渗透到文化旅游短剧的思路可能应该改变:


到底是谁拍了我们的文旅短剧?换言之,想要拍一部让领导爽的剧,还是年轻人喜欢看的剧?


底层逻辑差别很大。我曾经和一个很受欢迎的文化旅游导演大哥私下交流过。我谈到了之前一部很受欢迎的文化旅游主题影视剧。大哥说,其实当时这部剧也得到了当地文化旅游厅的很多赞助。


和文化旅游厅领导开会的时候,导演大哥直言不讳:我们的合作就像你来一家Omakase餐厅点餐。你只需要告诉我你避免说什么,我们会做专业的事情。


我说,他们听进去了吗?大哥淡淡一笑,反问,要是没听进去,这部剧能火吗?


与传统影视相比,微短剧成本低,制作周期短,更多的是在提供情感价值的同时,让观众体验到当地的文化旅游特色。


只是看完之后,观众总是在过去的旅游宣传片和土气短剧之间傻傻的分不清。文化旅游短剧不仅内容奇特,而且方式混杂。


此外,表面上看文旅短剧制作成本低,实际上极度依赖于“投流”。


根据很多影视制作人对旅游业的反馈,很多地方文化旅游厅投入的“杰作”前期制作成本并不低,但在后期短视频平台“投流”时却谨慎。


业内人士曾向Tech星球透露,咪蒙推出的爆款剧《我是80年代的后妈》充值8000多万观众,最终利润只有200多万。充值和盈利是两回事。充值超过1亿元,其中80%用于流量投资,10%用于微信过路费,3%用于流量投资者。咪蒙只有7%的充值。


所以,短剧制作成本低,但后期推广营销成本高得惊人。


而且文旅短剧没有投流,平台流量自然不会倾斜,俗话说“该花的钱不用”,让花钱反而打水漂。


由此可见文旅短剧的尴尬局面,《我的阿勒泰》火了,当地文旅探索短剧的道路依然漫长。


本文来源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旅界”(ID:tourismzonenews),作者:Theodore熙少,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