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节养生智慧:未来两周,这样做补气养血
霜降时节,树叶渐黄 ,北京的秋日氛围愈发浓厚。南北各地气温明显下降,但街头仍可见到不少朋友身着轻薄衣物,甚至在十几度的天气中露出脚踝。
虽然“春捂秋冻”是传统的养生之道,但过度 “秋冻” 却可能损耗气血。未来两周, 遵循以下建议,助你补气养血,避免体重增加。

护好身体关键部位
远离寒湿肥胖
“秋冻”并非盲目挨冻,而是指通过适当 减少衣物,让身体逐渐适应寒冷,使阳气内敛,毛孔闭合 ,达到正气内藏的效果。但需注意, 避免过度穿衣 导致出汗过多,耗伤阴津。
同时,要注意 “三暖二凉” 的穿衣原则。
头凉、胸凉有助于阳气收敛; 而肚子、腰背、腿脚则需保持温暖, 特别是阳虚体质的女性,更应注意保护腰腹和脚踝,晚上坚持泡脚以驱寒。

阳虚湿气重?
试试姜陈泡水
阳虚湿气重的朋友,常表现为 舌苔滑腻、有齿痕、痰多、四肢沉重、胃口不佳、大便粘腻 等。此时,可用姜和陈皮泡水喝,帮助身体温阳化痰湿。

《本草备要》中记载, 陈皮能宣通五脏,燥湿理气。生姜则能温阳散寒,搭配陈皮,可迅速温暖身体,驱散寒湿。

调理脾胃
气血充盈不长胖
秋季阳气内收,胃口大开,但需注意控制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建议饮食七分饱,细嚼慢咽,以甘酸滋补为主,减少辛辣摄入,滋阴润肺。
推荐食物包括:
小米、黑豆、玉米等谷类
山药、南瓜、白菜等蔬菜;梨、苹果、柚子等水果
以及鲈鱼、鸭子、猪瘦肉等肉类。 药膳方面,百合、玉竹、南沙参都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夏季生冷食物摄入过多、 外卖油腻、舌苔厚腻的朋友,应先养脾胃 ,去除湿浊积滞,再行进补。
山楂是秋季清肠胃、消食化积的佳品,可 搭配山药、大枣、茯苓、陈皮等 食材,帮助身体清补兼顾。

疏通三焦经
避免营养堆积
脾胃吸收的营养需要输送到全身, 若三焦经不通,则会导致营养堆积,形成脂肪。 三焦经是人体的重要通道,负责通行元气、疏通水道、运行水谷。
疏通三焦经最简单的方法是练习八段锦中的 “双手托天理三焦” 。通过这一动作,可以 舒展身体,促进气血流通 ,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和利用营养。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记得做好保暖措施,同时关注身体的气血状况。女性朋友可借助月经周期来调理身体,经前期疏肝理气, 月经期顺畅排瘀,经后期滋阴养血。 气血充足,身体自然健康轻盈。
秋季养生,你准备好了吗?别忘了收藏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为迎接冬季做好准备,确保健康安全。
文章参考来源: 公众号: 活法儿《霜降将至: 未来15天这样做,只补气血不长赘肉》
以上科普内容仅供参考,身体如有不适,请您及时线下就医。
仅供学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