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息肉会癌变?别把小病拖成大病
来源丨浙江医院(ID:zjhospital)
近年来,息肉十分高发,尤其是体检的时候很容易发现知道自己某个部位有息肉容易走两个极端,一类人群漠不关心另一类人群谈息肉色变怀疑自己的息肉是癌症的前兆。
息肉是人体器官黏膜上长出的“多余的肉”,常见的有肠息肉、胃息肉、胆囊息肉、鼻息肉……息肉长得慢,藏的深,体积比较小的时候,人不会有任何症状,通常无法感知。但别小瞧了这些小东西,有的息肉包藏祸心,和癌症关系非常密切,这种息肉确实是癌症的前兆!
胃息肉:大多可在胃镜下切除
与癌的关系 ★★★☆☆
约有1~5%的胃镜检查者发现有胃息肉,其中约80%为炎性或增生性息肉,20%为腺瘤性息肉。前者癌变率低约为0~5%;后者癌变率则高达25~50%!
浙江医院普外科副主任钱贤忠主任医师表示,胃息肉与长期喜食辛辣生冷或硬的食物、剩饭菜和腌制食品、饥一顿饱一顿、吸烟、嗜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有研究表明,同时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炎性增生性息肉患者,大约40%的人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息肉会缩小或消失。
胃息肉多出现在50岁以上人群,推荐50岁以上人群进行大便潜血和胃镜检查。
如何处理
肠息肉:90%大肠癌是它引起的
与癌的关系★★★★☆
肠息肉主要有炎性和腺瘤性两类,前者大多不会恶变,而后者的恶变几率则比较高。据统计,有80~95%的大肠癌是从肠息肉一步步演变而来的,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10年。
肠息肉常见的致病因素有:遗传、高脂肪饮食、果蔬摄入少、吸烟、肥胖、缺少体力劳动等。
建议40岁以上的正常人群,一般3~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如何处理
胆囊息肉:记得小心真性息肉
与癌的关系 ★★☆☆☆
胆囊息肉分为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假性息肉也就是胆固醇性息肉,喜欢组团出现,直径大多小于1cm,只是胆固醇结晶,基本没有恶变可能。
而真性息肉包括胆囊腺瘤、腺肌瘤、炎性息肉和腺瘤样增生四类,其中胆囊腺瘤是最危险的,虽发病仅占胆囊息肉的4%左右,但癌变率约30%,一般喜欢单打独斗。
胆囊息肉常见的致病因素有:喜欢油腻饮食,如火锅、烧烤、蛋黄、动物内脏等;饮食不规律,如不吃早餐,饥一顿饱一顿;经常熬夜和生活不规律;有家族遗传史等。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腹部B超筛查。没有高危因素,息肉小于1cm,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3~6个月复查1次超声,如结果持续良好,可改为一年复查一次B超。
如何处理
鼻息肉:术后注意预防复发
与癌的关系 ★☆☆☆☆
鼻息肉的癌变风险相比肠息肉、胃息肉要小很多,但如果经常鼻出血,且患者年龄又大,少数可发生癌变。鼻息肉会给人带来很大的烦恼,因为其一般长在鼻窦处,会阻碍鼻窦通气,进而引发鼻塞、头昏、耳鸣、记忆力下降,甚至心血管疾病等表现。
一般认为慢性感染和过敏是诱发鼻息肉的主要原因,近年发现鼻息肉与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内源性哮喘等可能也有关系。
如何处理
声带息肉:休养好,通常会消失
与癌的关系 ★☆☆☆☆
声音嘶哑是声带息肉最为直接的表现,息肉的大小决定了声嘶的轻重程度,轻者仅有轻微声音改变,重者嘶哑明显甚至发声困难。
声带息肉的癌变率比较低,其常见的致病因素有:用声不当或不良的发音习惯;上呼吸道炎症如急、慢性喉炎;长期烟酒刺激;过度劳累、熬夜形成亚健康状态等。
如何处理
息肉的生命力旺盛,即使已经切除,如果您没有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息肉仍然可能死灰复燃!所以,建议大家在治疗后,仍然要定期复查,不可掉以轻心!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