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是否对电子游戏征税?怎么收?
在过去的两天里,你可能比过去的两个月更频繁地听到“关税”这个词,也许我们很快就能看到三位数的关税...但是对于游戏行业来说,一个有趣的问题是,数字电子游戏真的能逃脱监管和税收的触角吗?
不久前,触乐发表了一篇关于这件事的文章。好消息是,中国游戏制造商-或以数字形式下载或以数字形式提供服务的游戏制造商目前不会受到这场关税纠纷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世界多边协议(如WTO电子商务暂时准确)的保护,但各国政府已经通过增值税(VAT)、数字服务税(Digital Services Tax,简称DST)等方法,试着在一定程度上将电子游戏纳入国家税收和监督机制。
即使是现在,电子游戏也或多或少地受到现实世界税制和法规的影响。
电子游戏怎样在不同国家缴纳税款?
作为数字产品,电子游戏仍然享受跨境传输的零关税待遇。但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各国更倾向于在交易阶段缴纳税款,以弥补数字传输造成的税基损失,从而保证外国游戏平台(或单位)与当地企业承担同等税负,进行公平的市场竞争。
游戏软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纳税方式。从过去的商品关税到增值税,再到近年来兴起的数字服务税,各种税收共同营造了数字游戏跨境流通的政策环境。总体而言,实体媒体、数字化消费和数字化服务课税是主要思路。在现实生活中,实体游戏和主机通常面临进口税和消费税,数字游戏通常被纳入增值税系统,而大型跨国数字企业的数字服务税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发达国家一般对数字游戏征收增值税或销售税。除了过去的关税和增值税,新兴市场也开始探索数字税,以确保财政收入。举例来说,在美国,以前大多数州的销售税主要是对产品销售征收,而对服务的纳税则是通过“应税服务清单”来明确的。在Wayfair案(美国最高法院2018年对Wayfair等几家在线零售商作出的判决,允许美国各州根据自己的法律对远程销售进行纳税)后,各州开始对电子商务商品的销售征收销售税,并逐步将数字服务纳入税收范围。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游戏税收政策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一方面,中国没有对数字游戏征收关税,也没有引入特殊的数字服务税;另一方面,中国专注于通过行政审批(如版本号发放)控制游戏引入,相当于设置了非关税壁垒。
但一般来说,世界主要游戏行业的管理者实际上都在使用各种方式——税收方式和行政控制——确保数字游戏行业被纳入监管和纳税范围。这种复杂的机制最直观地表明了当今的跨国平台,比如Steam、苹果App Store或Google应用商城。
Steam作为PC游戏中最大的数字发行平台,其定价策略高度本土化,以满足各国税收负担和消费能力的差异。另一方面,Steam根据各地区的消费水平制定转换价格,例如在新兴市场上,为了提高可负担性,往往会以较低的价格提供游戏;另一方面,Steam还将根据当地税法决定价格是否包含税金。在欧盟中国,Steam商店显示的价格已经包含了增值税(通常约为17%-25%),Valve公司为开发者代收这部分税款。
同时,Steam也对不同地区的财税合规要求进行了动态管理。举例来说,不久前,随着菲律宾政府的《参议院法案2528》(Senate Bill Steam还宣布,自2025年6月起,Steam将在菲律宾商店纳入这项税收——该法案的核心目标是:要求外国数字服务公司缴纳12%的增值税,而不是在菲律宾开设实体,这适用于所有在菲律宾经营的外国数字服务公司,还包括Netflix、Spotify、Store和PlayStationXbox Store等渠道。
苹果App Store覆盖了近175个国家和地区,也面临着复杂的税收环境。苹果通常采用统一的价格管理和税率差异调整的方式,即苹果根据地方税率确定含税零售价格,而开发商在扣除税费后获得收入。谷歌的应用商城策略类似于苹果,也采用了为开发商缴纳多个地区消费税的做法。
具体来说,苹果会定期发布公告,通知开发者在某些地区调整税率并相应更新应用程序。 Store价格,对于没有及时自行调整定价的开发者,苹果会在当地自动上涨价格,包括新的税负。对于开发者来说,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可能是苹果承担了大部分的财税合规工作,所以他们可以不那么费心。
App Store、Google Play、Nintendo 所有的eShop都属于特定平台运营商
近来,日本市场发生了最大的变化。由于税收法规的变化,日本将苹果指定为国内“特定平台运营商”,所有非日本开发商都在App中。 在Store上进行的付费使用和应用内购(包括游戏物品)都需要缴纳日本消费税(Japan Consumption,JCT)的平台税。二月六日,苹果宣布,这项税收将由苹果的日本子公司提供(iTunes K.K.)开发者的收入将根据税后金额直接代收并上缴,并于4月1日起在日本地区正式实施。
中国的监管取向和税制结构
中国的情况在全球游戏税收版图中十分独特。表面上看,中国对进口数字游戏基本不征收任何额外的税负:对海外数字服务供应商没有关税或增值税附加或数字服务税。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将通过版号制度“选择”数字内容。到2022年,进口游戏版号一度在8个月内停止发行。换言之,当海外游戏面对中国市场时,他们主要关心的是时间和不确定的成本,而不是税收成本。
在税收方面,中国国内游戏公司通常需要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但政府长期给予游戏和软件行业税收优惠,如增值税即征退政策(实际税负降至3%左右),以鼓励软件开发。
也就是说,国内更倾向于通过减税来帮助当地游戏企业发展,而不是通过向消费者纳税来获取利润。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和南美的一些国家对所有市场参与者平等对待税收,但对当地产业缺乏特殊减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市场的游戏价格(不包括运营商的份额)通常不会因为税负而增加太多——客户主要支付企业运营成本和平台份额,而税费在定价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
之前的关税政策调整迅速引起了美国游戏业的强烈关注。
当然,中国也对数字游戏征税。国内玩家在购买游戏卡、道具或付费应用时,实际上包括增值税(只是这部分税金通常由当地代理发行商或平台支付,客户感觉不明显)。此外,近年来,中国还在探索纳税方式,如跨境直播奖励、电子商务游戏道具交易等。,而不是在中国落地跨国游戏服务。税务机关开始研究确定其交易性质,并征收相应的税款。
但目前,中国的政策重点仍然是“检查”而不是“收钱”。监管者更关心的是哪些游戏内容可以进入当地,会带来什么社会效应,而不是通过游戏销售直接获得多少税收——这可以从政府投入的精力,比如游戏防沉迷和内容审核,到对数字服务税问题的温和态度。
总的来说,我们的策略是“低税率、强监管”:低税率让市场价格保持竞争力,强监管让大量海外游戏被挡在门外。与那些对进口游戏课程征收重税但没有明显行政壁垒的国家相比,这种行为反映了不同的发展思路,这是政策目标的不同背后。
“无国界商品”的终结
数字世界曾经被认为是一个与现实无关的天堂,但现在,两个世界正在逐渐结合。例如,在美国宣布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后,欧盟可能采取的对策是向美国数字巨头征收数字服务税。此前,在欧洲国家中,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率先实施了3%左右的DST。对于在中国营业收入超过2500万欧元,全球数字业务营业收入超过7.5亿欧元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根据其在法国的营业收入,%征收数字服务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地区)除了征收DST外,还积极探索其他特殊税收模式的纳税方案。
各国对“数字税”的态度各不相同
“数字税”本质上是一种暂时的权宜之计,其目的是迫使国际社会达成更加系统的税收分配协议。但目前各国对DST的依赖可能比预期的要长——在全球统一计划实施之前,数字服务税将继续存在,影响游戏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型游戏平台可能会因为DST而增加针对特定国家的抽奖比例或广告费,以抵消新的成本;中小游戏开发者可能会面临更复杂的清算报告。
在过去的20年里,我们总是把互联网和数字产品视为人类拥有的自由、无国界的财富和商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全球发行的游戏,开发者也可以跨越地域限制直接访问客户。但是,日益复杂的税收监管环境正在为这种自由景象增添层层厚障。除了税收政策,数据本地化、内容审查、用户隐私保护等法律法规也在各国陆续实施,迫使游戏公司根据不同的市场推出不同的版本,搭建本地服务器,甚至与本地合作伙伴合资经营,使税收与监管交织在一起。
最终,政治和经济的界限会通过税收和监督映射到看似无形的数字世界。在数字时代,各国都在寻找维护主权利益和获得财政收入的新平衡。全球政策环境对游戏产业的影响正从隐性转变为显性。
过去,税收和法规对数字游戏的作用通常隐含在价格或平台规则中;未来,各种因素可能会更明显地决定游戏公司对全球发行策略的思考,这也会影响玩家能够接触到什么,以及他们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历史经验表明,每当一项新技术突破地理界限,监管和税收的“滞后纠正”就会到来。就像19世纪跨洋贸易的繁荣催生了关税体系一样,21世纪数字贸易的繁荣也催生了一个全新的数字税收和规范框架。对于游戏行业这个高度全球化的领域来说,“逃离政治界限”可能会越来越不现实。
(AI参与了本文的创作过程,通过编辑对事实进行审查和编辑处理。)
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触乐”,作者:艾谢德,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