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不再制造下一个“小杨哥”?
经过半年的安静,三只羊终于拿到了“重生剧本”——合肥联合调查组宣布其整改达标。小杨哥的直播间灯光会再次点亮,但江湖不再是江湖:三只羊失去的粉末数据远不止1200万,赶上了整个电商行业去“超级主播”的大趋势。
2025 到目前为止,虽然业内人士都在猜测谁会取代小杨哥接力“Tiktok一哥”,但Tiktok电商从来没有出现过优秀的超级主播。行业变了,小杨哥的情况是直播电商生态转型的缩影。
01 造神后遗症:爱整活的“超头”,难以把握。
随着抖音电商的兴起,堪称“造神简史”。
2020年,罗永浩在抖音开始了第一场直播卖货秀。“交朋友”直播间平均GMV超过1.1亿元,甚至帮他结清了6亿元的债务,上演了“真正的传记”。;2022年,刘耕宏用毽子创造了一个月涨粉6000万的神话;2023年,董雨辉随口说出了“长白山的白雪,阿拉斯加的鳕鱼”,帮助东方选择以59亿GMV登顶。同年,东北雨姐号称“狼勇士版李子柒”,背着200斤白菜杀出重围,每年吸收1427万粉,证明农村家庭主妇不仅可以站在食物链的顶端,还可以站在交通的顶端。...
疯狂的小杨哥一路开挂,独特的反向评价直播风格在同样的带货直播中骑行。他经常砸煎锅和口塞凉鞋,通过破坏性测试创造直播效果。他用完美的对比感提高了产品的曝光度和销量,创造了年GMV160亿的记录。
但是造神一时爽,之后“火葬场”。
每当超头主播的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就会开始“整体生活”。要么通过平台打挑战,通过资源优势成为垄断者,要么通过小程序和应用开始建立私有领域,寻求更大的商业价值。这自然会给平台带来危机感,平台出现大量的流量灌溉。
比如几年前辛巴大火的时候,他通过微信小程序打造了货架电商;三只羊也试图通过赞美电子商务发展私域领袖。还有抖音电商的“四大天王入淘”事件,估计也让平台出汗了。更有甚者,就是三只羊的切片授权模式,让抖音满城都是“小杨哥”。信息上来了,但是用户越来越反感。
根据一个羽绒品牌的说法,他们在抖音的一个头部直播间投入了两三百万的坑费,但是带货要提取10-20%的佣金,一场直播下来,公司的利润也就6%左右。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超头主播曾经是品牌主的“救命稻草”,后来却成了“吞金兽”。品牌主往往花几十万几百万的坑费,让商家花钱的时候连个噪音都听不到。
流量虹吸效应使Tiktok形成了畸形的生态——在头部主播气势最大的那些年,2%的头部主播甚至会贡献近80%的带货份额,超头大咖挟流量让商家,坑费和带货佣金居高不下,对商家来说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负担,而中小商家却找不到曝光的机会,只能在微小的流量洼地中生存。
与此同时,全网最低价已经成为主播们的标准,不仅迫使商家割肉让价,而且还要防备超头们的“骚操作”:
三只羊的“香港美诚月饼”事件被曝商品实际售价是市场价的三倍,被迫整改,直到监管机构介入;辛巴的糖水燕窝让顾客喊“智商税”,索赔近8000万元;罗永浩的“皮尔卡丹羊绒衫”被检测出零羊毛含量,并上演了三连鞠躬道歉;甚至董宇辉也陷入了“100%野虾”的打假事件,文化滤镜被打破了一地。
更不用说一些直播间的销售数据,比如注水刷单、机器人粉丝泛滥、商品虚假广告、商品错误——这些行业的潜规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当卖货过于依赖超头时,客户只认人不认品牌,不利于商家沉淀用户关系,给商家带来巨大风险。一旦房子塌了,就会给品牌带来麻烦。粉丝的信任就像直播间的退货率,随时都有可能崩溃。
超头模式的本质与无休止的“鱿鱼游戏”非常相似:平台要不断创造新神保持热度,“一个偶像又不断消失”。流量缩水时,刘邈宏每日掉粉超过 800 万、东方选择陷入“去董宇辉化”内耗,而小杨哥则因虚假广告被罚近。 7000 万-看到他的高楼,看到他宴请客人,看到他的楼塌了,下一栋高楼很快又连续起伏,抖音造星厂仿佛陷入了自我复制的循环。
02 不超头,也能过得很好?
Tiktok电子商务的壮举改变了过去“人们寻找商品”的方式。短视频场景激发了客户的潜在消费欲望,完成了“商品寻找人”。然后,凭借直播的氛围和感染力,创造了一个特殊的领域,引导用户热情下单。
换句话说,起初,用户没有为这些产品做好消费准备,但Tiktok通过算法和用户画像预测了客户的需求。但是当他们被挖掘出消费欲望时,他们可能不再局限于通过Tiktok下单。
或许是拼多多、视频号电商的兴起,让直播电商下定决心“去超头”。
前者从头到尾都没有加入过“超头”混战,所有的直播间都以最优的价格力变成了自己的“中间页面节点”——在直播间被激起消费欲望的网友,在下单前已经学会了在拼多多搜索比价的常规操作。随着主播生态叠加基础设施能力的扁平化,后者长期保持良好的增长速度。根据腾讯2024年的财务报告,2023年微信小店的GMV增长了1.92倍,订单增长了125%。
这种“错位竞争”,不烧钱做超头,用预算打造更持久的服务能力和价格稳定性,让超头的喊叫和抖音的流量喂养被动做成别人的婚纱。
再加上几次超头爆雷事件的催化,“一鲸落万物生”最终被提上日程。
与其把资源和话语权集中在少数超头手中,不如通过算法准确匹配需求,让流量和资源造福很多中小企业,从而构建稳定发展的生态。
真正了解产品的,一定是商家本身。为了回归商业本质,客户应该从关注“人”转向关注“商品”,让娱乐回归娱乐,商业回归商业。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Tiktok通过降低店铺播出门槛、优化搜索流量分发等措施,鼓励商家进行店铺播出。即使商家不烧钱“投流”,也能通过好的内容实现业务增长。今年,抖音再次出台了历史上最大的商家扶持政策,帮助中小企业降低成本,近百种商品免佣金。
近日,抖音电商发布的《2025抖音电商店铺播报发展趋势报告》证明了这一趋势:从2024年2月到2025年1月,在抖音电商平台上,通过直播带货获得收入的商家中,店铺播报销售商家占69%,从2024年1月到12月,超过200万中小商家借助直播实现业务增长,开放自播的中小商家数量同比增长165%,其自播销售额累计超过6591亿元。
火山发动机在芜湖悄然成立科技公司,也预示着滴答声底层逻辑的质变:从“流量经销商”到“基础设施供应商”。火山发动机依靠强大的计算资源和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AI智能产品选择系统、动态定价模型等技术基础设施,让商家告别无脑烧钱买流量,从而真正降低消费流通成本。
此外,Tiktok还对内容进行了供给侧改革,将流量倾斜到有内涵、有质量的才艺内容创作者身上。比如新顶流“听泉鉴宝”就是Tiktok博主,每天晚上和粉丝一起直播鉴宝。他收集了用户对好奇、娱乐、“抽象”内容的复合需求,被网友视为“抽象电子榨菜”。
听泉的核心价值不再像过去那样直接奉献GMV,而是配合促销节点提供话题和关注度,将流量拉到抖音。带货的时候,流量会通过连麦分发给各种品牌。比如听泉和冷酸灵连麦的时候,会为品牌推动10多万的流量。
时至今日,抖音终于醒悟,与其捧红一个小杨哥,不如养一万个手机壳店主,稳步增长预期,打造一个丰富的货架生态。
小杨哥可能还能再开一次直播,但那个靠整蛊家人、砸锅卖铁就能疯狂卖货的时代,早就和“香港美诚月饼”一起凉了。当业余店主认真讲解产品细节,却获得了更高的转化率时,游戏终于从少数人的狂欢变成了大多数人的战场。
免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披露的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信息,但微信官方账号和本文作者不保证此类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任何时候,本文(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都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清晰野望”,作者:不二,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