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张琦:统筹城乡融合 全面振兴农村

08-29 08:43

协调城乡结合


全面振兴农村


张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相结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异,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必须协调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农村全面振兴。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新型工业化对城市区域发展格局的影响更加突出。要实现城市区域协调发展体系的协同努力,需要统筹协调、系统规划、整体推进。


城镇化发展与乡村统筹振兴 关键在于“软硬联通”


城乡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两大空间,相互发展离不开相互融合,融合的前提是打通城市元素双向自由流通的堵点。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硬联通”城乡一体化水平,如路网、电网、水网、互联网、能源网、商贸网等。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加强农村充电桩、冷链运输、收发配送设施建设;2025年底,90%以上的县市基本建成紧密县域医疗社区;到2035年,安全、可靠、智能、开放的现代农村电网基本建成。改善这些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质量,还可以缩短城乡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另外,要不断完善城市流通规则与标准等“软联通”一体化衔接水平。2023年,中央财政办公室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农村流通优质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完善农村流通标准体系,促进农村贸易、交通、物流基础设施、装载工具、票据单据、操作规范等相互衔接和应用。,促进标准互认和服务互补,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和物流环节的有机衔接。


全面振兴新型工业化和农村 关键在于要素的融合


新工业化是当代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驱动的工业化。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切入点是产业振兴。尽管两者的发展空间不同,但生产要素相似,促进要素紧密结合是实现统筹的关键。另一方面,农村全面振兴需要结合新的工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中央网信办等部门于2021年和2024年发布了《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和《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入应用于农村振兴领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深刻改变了农业生产模式、农村治理模式和农民生活习惯,加快了农村全面振兴。另外,新的工业化需要结合农村的资源环境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工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目前,新型工业化仍然需要不断吸收农村供应的农产品、生态资源和劳动力。只有不断有效推进农村全面振兴,才能为新型工业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要素。


协调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关键在于协调共同推进


没有新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就像没有根的木头;新的工业化离开了城市化,就像空中楼阁一样。一方面,城市化发展的关键在于构建产业升级、人口聚集、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而新型工业化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城市化良性发展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要加快新型工业化,需要培育和扩大一批先进的制造业集群,这些先进的制造业集群需要依靠完善的城市体系。只有通过两者的协同推进,才能避免“时间不同步”和“空间上没有互动”的误差,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强大优势。长期以来,历史经验证明,工业化与城市化脱节将带来一系列社会发展矛盾和不足。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会导致配套设施不足、交通堵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然而,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将导致城市发展缺乏有效支撑,甚至出现“空心化”、“空壳化”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于2024年8月18日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北师乡村”发表。作者张琦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原标题:“观点” 张琦:统筹城乡融合 全面振兴乡村”


阅读原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