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信号出现,龙头企业开始赚钱
“卡车事件”的发酵,曾经让“在家煮猪油”成为家长们的热门话题。
不知这类话题是否会增加猪肉消费,但最近猪肉价格的确出现了持续上涨。6月份刚刚发布的CPI数据显示,猪肉价格同比飙升18.1%,在食品价格整体下跌0.2%的背景下,一只“猪”就扛起了全部。
与此同时,猪茅牧原股份最近预测净利润9-11亿元超过市场预期,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受双重利好刺激,今日牧原股价大幅上涨3.8%,带动农业畜牧指数集体逆势上涨。罗牛山和湘佳股权都有每日限额。畜牧业ETF(516670)也上升了2.13%,在今天所有ETF中表现最好。
猪价上涨,猪企业业绩超出预期回升,都意味着从去年开始,猪周期转折点已经悄然到来。
01 猪茅业绩超出预期,行业开始扭亏为盈。
近日,部分上市猪企先后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大部分出现亏损或扭亏的迹象。其中,“猪茅”牧原股份的中期报告业绩已经超出预期扭亏为盈。
根据牧原股份公告,该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将达到9亿至11亿元,与去年同期大亏27.89亿元相比,显著回升。
牧原股份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仍为23.79亿元,没想到上半年利润约为10亿元,也就是说,第二季度至少净利润30亿元。边际改善的幅度和速度远远超出了市场预期。
关于原因,牧原股份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出栏量和平均生猪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生猪养殖成本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不只是牧原,上半年公布的14家猪企业业绩预告数据显示,虽然仍然盈少亏多,但整体上已呈现出除减亏或扭亏增盈的趋势。
比如唐人神,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将达到400万元至600万元,同比增长100.6%至100.9%,尽管赚得不多,但这是第一次从连续五个季度大亏(今年一季度亏损2亿元)中走出来。
正邦科技、大北农业、新希望等也显示出明显的减损:
大北农预计上半年净利润损失在1.5亿元至1.8亿元之间,同比下降76.75%至80.62%。;
与去年同期的19.94亿元亏损相比,正邦科技预计上半年亏损在1.2亿元至1.5亿元之间,有了显著改善;
预计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将同比下降59.77%,亏损将从去年同期的29.83亿元下降到12亿元。
在这些公告中,很多业绩提升的原因与牧原相似,即第二季度猪肉消费开始量价上涨,叠加成本端也有所下降,使得猪企收入剪刀差开始明显改善。
02 猪周期拐点的确定性接近
在过去的20年里,养猪业有一个大致的4年周期,其中上升和下降的周期大约是2年。
到2023年,猪价周期已经从顶点下跌到2年,市场原本以为等到了新的周期。 没想到,由于实体行业对未来上升周期的预期过于一致,反而采取了反周期措施。在此期间,出现了延迟养猪、二次育肥、不削减产能(甚至补栏、不服输)等操作。
与此同时,近年来,宏观消费欲望不断减弱,使得包括餐饮渠道在内的猪肉消费不像预期的那样乐观。市场一直期待的猪周期不仅没有出现,反而出现了历史上最艰难、最长、最残酷的猪周期。
一些原本打算硬抗亏损的猪企最终失算,有些甚至没能熬过严冬。
2023年,全行业生猪养殖头均亏损76元,18家上市猪企累计亏损248.7亿-291.7亿。它也是自2014年以来,第一个算总账全年亏损的年份。
在这些人中,最大的压力就是坚守“公司” “农民”上的猪企,特别是天邦、正邦、傲农生物等大中型企业,连续遭受巨大损失。
在2021年和2022年,出栏量一度达到1500万头的正邦科技成为第一家无法承受的大型猪企,亏损高达188.19亿元,亏损高达133.87亿元。幸运的是,创始人林印孙家族在2023年扭亏为盈,通过股票还债(引进双胞胎集团)避免了退市命运。
在过去的三年里,天邦食品亏损超过90亿元,回吐了上市以来全年盈利的总和,最终主动爆雷,被迫向法院申请重组和预重组。
虽然傲农生物很早就开始尝试通过各种方式自救,但在行业寒冬的背景下,他们徒劳无功。三年累计亏损60多亿元后,今年第一季度继续亏损3.63亿元。但上半年公司预亏4.5-5.5亿元,一季度亏损减少后,也显示亏损收窄。目前公司处于ST状态,扭亏的压力大于已经预盈的天邦。
近年来,傲农和正邦一样,都是养猪的大黑马。2018年,傲农生猪只有42万头,2019年有66万头。2020年非洲猪瘟扩大到135万头,2022年达到519万头,一举超越天邦和大北农,成为行业第五。2023年,傲农出栏持续攀升至585.9万头,产能不断扩大,风险和压力真的不一样。
这些猪企还是幸运的,至少这些上市猪企巨头在巨额亏损后幸存下来。更多的是大型猪企和民间中小散户没有上市,在这个最严寒的冬天被无情淘汰。
但是他们的遭受,也使猪业暴力出清,能繁殖母猪和猪的整体存栏量下降。
据统计,能繁母猪存栏量从2023年6月的4296万头逐步下降到2024年4月的3986万头,总数下降约310万头,同比下降约7%,开始逐步推动2024年下半年的生猪价格。
从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行业的新转型进一步出现。
根据Choice的数据,国内猪肉批发价从今年3月开始逐渐上涨,有些时候甚至接近19元/Kg的高点。同时,去年下半年成本占比最大的饲料端原料如玉米、大豆等价格开始下跌后,今年继续下跌(玉米主期货市场今年下跌近5%,大豆主期下跌近16%),促使育肥猪饲料价格从去年第四季度的4元/KG单边下跌至3.55元/年。KG。
而且随着猪肉批发价的上涨和饲料成本的降低,从第二季度开始,猪产业养殖利润明显回升,数据显示,目前自繁自养养殖利润为391.98元/头,购买仔猪养殖利润为327.15元/头,而且最近还出现了加速上涨,隐约有2022年7月的短期趋势。
也就是说,龙头企业的盈利剪刀差有机会不断改善,有利于生存的巨头,尤其是逆势扩张的自繁自养巨头。
其中,牧原作为自繁自养方式最具规模优势的一哥,营业利润更加突出。券商预测,牧原第二季度的完全成本约为14.3~14.6元/季度。KG,将远低于行业15元/公斤左右的水平,使牧原头均利润在195~215元左右,明显优于行业自繁自养猪头均利润109元的水平。
假期过后,大宗商品中的生猪期货价格也保持了良好的上涨趋势。主合约价格从2月份开始上涨了近20%,说明两个市场的投资者都在游戏猪周期中扭转了预期。
所有这些都表明,这一次猪周期的拐点已经越来越确定是真的到来了。
历史证明,前一波猪的周期下跌越严重,后一波在形势阶段的修复就越强。这种迟到的新周期转折点的到来也将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
那该如何投票呢?
个人认为,除了直接配备牧原这样的规模优势巨头外,一些困境反转的猪企也值得关注。
而且如果用户对这一行业不够熟悉,不妨关注一下相关的ETF,让专业的人来照顾专业的事情。例如今天的畜牧养殖ETF(516670)涨幅明显,场外用户可以通过联接基金(A类:014414;C类:014415)进行定投,认购。ETF的重仓股不仅包括牧原、温氏、新希望等巨头,还包括饲料巨头海大集团等,这些都是由于猪价上涨。
在这波猪价上涨中,畜牧养殖ETF(516670)受到了资金的青睐,自5月22日以来,其净流入已超过2.63亿。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市场畜牧养殖主题ETF中,ETF的管理费率也最低,仅为0.2%,投资成本更具性价比。
03 尾声
回顾过去几个猪周期,当行业明确回暖时,龙头猪企的股价表现往往也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如果从去年11月的低点来看,国内猪企的股价已经从低点走出来了,甚至一些小猪企业的股价已经翻了一番。目前,牧原股份较2月初大幅上涨25%以上。温氏、新希望、正邦科技、立华等龙头猪企的股价也在年内转正,近期大部分表现出加速逆势上涨的趋势。
如今,a股市场的宏观环境仍然疲软,投资者倾向于寻找业绩稳定的资产来规避风险。但现在基本面可以保持稳定性,估值被低估的行业跑道相对稀缺。业绩开始回升,估值开始慢慢修复的猪产业,可能是规划的好时机。如果你看好这个行业,不妨多关注一下畜牧业ETF(516670)。
格隆汇声明:本文所有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的观点和立场。特别是投资决策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格隆汇APP”(ID:hkguruclub),作者:港美A经济舱,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