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沿海的“金三角”,

07-16 21:54

福建正在解决发展中的难题。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厦漳泉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是当前和未来厦漳泉都市圈建设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期至2030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是,2035年,厦漳泉都市圈辐射驱动能力进一步提升,成为中国现代都市圈的样板。


事实上,早在十几年前,厦漳泉都市圈的概念就在2010年福建推动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中被提及,同城化的发展一直在推进。然而,近年来,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三地同城化措施的实质性进展仍然有限。


作为福建最具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地区,从这个规划来看,福建对厦漳泉都市圈抱有希望,有很多实质性的措施,比如鼓励都市圈的民营企业“带团出海”。



厦门城市风光 图片/图虫创意


为何是厦漳泉?


2023年,厦漳泉都市圈经济总量达到2.5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万元,为全省45.9%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约占福建16%的土地面积。此外,三地也是台胞和东南亚华侨的重要祖籍地。


“厦门、漳州、泉州,又称‘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三地相邻,文化相近。都说闽南话,厦门曾经属于泉州。这是三地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长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1842年8月29日,清朝厦门被迫与英国签署《南京条约》,1843年11月2日,厦门成为《南京条约》规定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11月2日,厦门正式开放;1935年4月,厦门正式开放厦门市。


1985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厦门、漳州、泉州同时成为对外开放的经济区。当时,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长三角、珠三角和闽南的厦门、漳州和泉州三角发展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福建官方发布的《规划》政策措施指出,“厦漳泉三市历史人文同源,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高,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性强,人流、物流、现金流、信息流频繁,产业分工紧密,厦漳泉都市圈培育发展基础扎实。”


党中央、国务院于2023年发布的《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协同发展新道路的新道路》 建设海峡两岸协同发展示范区意见,提出充分发挥福建对台独特优势和先行示范作用,支持厦门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打造厦金“同城生活圈”,充分发挥泉州、漳州、闽南语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优势,打造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


上述文件的印发和实施,也为厦漳泉都市圈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多年来,三地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比如从2010年9月开始,漳州市所有港区均入厦门港,u200c全面整合。u200c的整合措施主要是建设国际航运枢纽港。”丁长发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体现联动发展,增强福州、厦漳泉两大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学教授牛凤瑞认为,从产业发展等方面来看,国内东南沿海省份内部竞争激烈,如福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竞争。在他看来,福州和厦漳泉的发展 ,对福建整体竞争力的发挥有直接影响。


改变“散称”


有业内人士认为,福建是东南沿海强省。与邻近的浙江和广东相比,福建的城市发展相对均衡,但缺乏“带头大哥”。各城市竞争激烈,关系复杂,逐渐形成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力。


“虽然三年来在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影响协同发展的因素需要协调。”丁长发直言不讳地说。他说:“在实际发展中,三个地方不可避免地会专注于在自己的辖区内最大限度地保留利润,这就是所谓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根据目前厦漳泉都市圈发展的考验,《规划》提到,“城市圈内的行政壁垒依然存在。”


《规划》第九部分还提到,“打破行政区经济利益壁垒和政策堡垒,建立城市圈一体化发展机制,推动规划重点指标和任务落实。”


为了达到这一效果,《规划》提出,在按照现行统计制度和规格进行统计、会计和发布的基础上,建立跨行政区项目和共创园区经济指标的会计政策,可以按照协商比例分享生产总值、固定投资等数据。


《规划》除了行政壁垒外,还提到“厦门发展空间有限,漳州发展基础薄弱,泉州发展集中度依然不高,制约了厦漳泉都市圈发展能力水平和水平的提升。”


从丁长发的角度来看,目前三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数据共享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三城之间的数据共享。


以厦门至漳州的城际铁路R3线为例,始于漳州北站,通过榜山、海澄、东泗、浮宫、港尾、漳州开发区,通过厦门海底隧道到达厦门火车站。该线路预计将建设厦门与漳州相连的厦门海底隧道。


早在2013年11月,福建省政府就表示,将争取R3线尽快开工。到2014年9月,该线路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地勘已经完成。2015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信息显示,包括厦漳泉城际轨道R3线在内的6个项目将在福建2015-2020年海峡西岸城际铁路建设规划方案中实施。这意味着这个项目被批准了。


但是到目前为止,已经过去9年了,这条线还没有开工。


《规划》在三地交通互联互通中印刷了很多,比如提到“稳步推进城市(郊区)铁路和城际铁路的统筹布局和建设,建设厦漳泉城际铁路R1线,及时推进其他线路建设。”


产业协同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除了打破行政区经济利益壁垒和政策堡垒外,产业链的发展对城市圈的发展尤为重要。


“如果我们只依靠一些城市化政策,我们实际上无法有效地将几个城市“捆绑”在一起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产业链上下游的经济联系,这是一种自发的联系。”牛凤瑞说。


但是在丁长发看来,目前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较好的城市之间,产业链往往有着深度的结合。


以国内区域一体化成功的长三角地区为例,其产业链分工明确,区域合作不仅由政府牵头,而且在市场上也有密切的合作。


比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四大产业,都是长三角地区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早在2021年,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就联合成立了上述四个重点领域的长三角产业链联盟,以推动四大产业补充链、强链、固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级产业群。


《规划》还规划了三个城市的产业链协调,比如创造1000亿现代优质产业链群;再比如《规划》重点提到了三个新产业的创新协调。三地计划聚焦国家重点领域和重大创新项目的联合攻关,如集成电路、高端设备、生物医药、海洋高新等。


闽南三市的产业链协作也颇具自身特色。


丁长发说:“闽南民营企业发达,这是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事实上,从全国来看,厦门、漳州和泉州的民营经济发展处于领先地位。2023年,福建省委在深入实施新时期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时,也阐述了厦漳泉三市是促进福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规划》还特别提到了三地民营经济的“抱团”,包括不断赋能民营企业经贸生态系统,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国界的具有闽南文化背景的公司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异地商会、分销大军的优势,深耕国内外营销网络,鼓励城市圈民营企业“带团出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