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疯狂远超网络泡沫?也许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假如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当前的AI产业,“火烧油,花开锦”显然是十分精确的。从谷歌、Meta、阿里、腾讯、百度等科技巨头,现在几乎每个人都在谈论AI,从苹果、三星、华为等消费电子厂商,到肯德基等传统行业,甚至是普通大众。巨头们列举了以10亿美元为单位的AI项目,投资者为了获得AI独角兽递出的船票,挥舞着钞票,普通人也在谈论AI对工作的影响。
如此狂热的气氛下,难免会有人试图降温。前几天,比尔·盖茨作为一个著名的播客节目《下一个伟大的想法》,探讨了人工智能的未来。在这个节目中,比尔·盖茨认为Scaling影响了AI模型的发展。 Law(规模法则)即将走到最后,还有超人类人工智能。(Superhuman AI)除了新的突破,还谈到了市场对AI的热情是前所未有的。
“从来没有这么多资本投入到一个新的领域,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新的疯狂领域。相比之下,互联网或初期汽车行业的疯狂似乎相形见绌。从市值的百分比和这些公司的估值来看,直到21世纪,没有一家公司的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但现在我们有一家芯片设计公司没有生产芯片,市值在六个月内增加了1万亿美元。这是比尔·盖茨当时说的话。
比尔·盖茨作为一个完整的互联网泡沫从形成到破灭的技术领袖,有这样的担忧也就不足为奇了。1994年,随着现代互联网的前身NSFnet转向商业运营,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经济从今年开始陆续出现。以1995年8月9日,Netscape(网景浏览器)IPO成功为标志,网络投资也达到了顶峰,雅虎的成功更是为其增添了一把火。那时的网景,雅虎,eToys、Priceline,和现在的OpenAI一样、Anthropic更加相互辉映。
不仅如此,除了互联网创业公司,互联网泡沫阶段受益最大的是建设网络和铺装光纤的电信设备提供商。当时,思科扮演“卖铲人”的角色。思科路由器对互联网就像英伟达的GPU对AI一样。30年前,互联网的发展也使得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需求飙升,就像今天的AI模型需要英伟达的GPU来提供实践和推理的算率一样。自然而然,因为因特网的扩张,思科当时也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从1992年到2000年,思科的股价上涨了近140倍。拆股后,2000年互联网泡沫高峰期股价达到顶峰。自2023年以来,英伟达的股价也上涨了350%。今年6月7日拆股后,其市值也迅速飙升。
更加巧合的是,网络泡沫阶段有世通。(WorldCom)宣传互联网的通信量每100天翻一番,现在有OpenAI声称AI的练习需求每100天翻一番。如果能有更多的带宽/计算率,相关业务肯定会成功。20多年后,两代企业家的思维惊人地相似。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的AI疯狂会和以前的互联网泡沫并肩而立吗?只能说,虽然目前AI周围的狂热氛围不正常,但还远远没有达到互联网泡沫阶段的水平。事实上,互联网泡沫与AI大模型点燃的AI繁荣周期有很大的不同。
最为直观的一点,就是供过于求的情况不但没有出现,反而现在供过于求。当时世通声称互联网流量每100天就会翻一番,但实际上互联网流量每年都会翻一番,以至于根据《华尔街日报》在互联网泡沫后进行的回顾,到2002年,已经建成的光纤网络只有2.7%被使用。剩下的光缆已经铺好了,但是没有投入使用,最后变成了“暗光纤”,几年后被谷歌购买,最终促成了YouTube的辉煌。
回到现在,AI计算能力的短缺是业内所有参与者都在谈论的问题。英伟达的A100、H100等GPGPU(通用图形处理器)一度成为硬通货,英伟达凭借提供计算率的筹码,成为众多AI厂商的战略投资者。此外,即使AI泡沫真的存在,它的破裂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
归根结底,自2022年OpenAI发布ChatGPT以来,已经不到两年了。可以从高盛到富国,再到摩根士丹利,为什么人们认为AI行业存在泡沫?
因为聚集谬误会给市场带来错觉。那什么是聚集谬误呢?盲人摸象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聚集谬误。
每次技术革命出现,明星公司都会受益于技术创新,但投资者往往会推断,类似的企业也会受益于个别企业的利益,这是错误的判断,这导致了投资者的狂热,泡沫也随之产生。广阔的世界取得巨大的成就并不意味着一切都会顺利。目前AI行业最大的问题是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现金牛”。
因特网制造商有三个“法宝”:广告、电子商务和游戏,但是AI制造商到目前为止,在消费端只有ChatGPT。 Plus的付费订阅,B端只能作为SaaS。金沙江主管合伙人朱啸虎认为,大模型是一种非常糟糕的商业模式,大模型需要每两三年花更多的钱进行升级,实现周期可能只有两三年。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挑战是,如果科技巨头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不能通过大模型在AI基础设施上实际提升业绩,回收巨额投资,那么AI行业的增长将是弱势的。
比尔·盖茨作为曾经经历过互联网泡沫从萌芽到破灭的领导者,对AI行业的焦虑可能并不是危言耸听。
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三易生活”(ID:IT-作者:三易菌,36氪经授权发布,3eLife)。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