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发布《中国智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

商界观察
06-25 10:06

6月24日上午,由人民网主办的2024中国智能互联网蓝皮书发布会在北京西城区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举行。会上,人民网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人民网研究院院长唐维红发布了智能互联网蓝皮书《中国智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的主要内容。报告主题为《中国智能互联网元年:生成式AI引领变革》。

 

这是人民网编著的第13本互联网蓝皮书,也是《移动互联网蓝皮书》更名为《智能互联网蓝皮书》后首次出版,由总报告、综合篇、基础篇、市场篇、专题篇和附录六部分组成。

 

《中国智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全面总结了2023年中国智能互联网发展状况,分析了智能互联网年度发展特点,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判。综合篇重点关注了智能互联网法规政策发展与趋势、人工智能对思想文化生态的影响、全球人工智能伦理发展状况与实践路径等;基础篇从2023年5G应用与融合态势分析、算力互联网探索、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与趋势等对2023年智能互联网技术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阐释;市场篇从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慧体育、智慧科研、工业大模型、虚拟现实等行业发展梳理智能互联网年度进展情况;专题篇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律风险与治理、多模态大模型在企业智能化过程中的应用、隐私与数据安全保护、人工智能催生新业态新职业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附录部分梳理了2023年我国智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

 

以下为发布的内容实录:

 

中国智能互联网元年:生成式AI引领变革

 

智能互联网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技术与互联网、物联网、算力网络等深度融合,数据、算法和算力软硬件配套,广泛联接人、机、物,传输交换智能资源(包括模型、参数等),能够自主探索认知物理世界,提供智能决策服务的网络。具有人工智能“强融合”、智能互联“泛终端”、传输服务“智能化”等基本特征。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智能互联网发展元年。人工智能特别是大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引领互联网变革。人类在经历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开始进入智能互联网时代。

 

一、2023年中国智能互联网发展概况

 

(一)智能互联网基础底座进一步夯实

 

1.5G网络建设日益完备。我国5G网络建设深入推进,6G网络技术研发与前瞻布局全面推进,参与推动6G国际标准化工作迈出坚实步伐。截至2023年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337.7万个,三大运营商积极探索6G智能网络,推进5G-A/6G技术创新、天地一体产业链布局。

 

2.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我国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保持30%左右的年增长率,新增算力设施中智能算力占比过半,成为算力增长的新引擎。2023年6月,全国一体化算力算网调度平台发布,进一步强化全国范围内的算网需求及算网资源感知能力。

 

3.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我国数据传输速度持续提升,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据中心机架数量快速增长。我国数据交易链启用,人民网·人民数据打造的全国性数据要素公共服务平台,推出针对数据要素市场的“数据资源持有权证书”“数据加工使用权证书”“数据产品经营权证书”,数字要素市场建设提速。

 

4.人工智能大模型快速发展。截至2023年底,国内企业、科研单位等发布超200个大模型产品,超20个产品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注册、提供产品服务,行业进入“百模大战”阶段。

 

5.自研芯片技术取得进展。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芯片)产量达3514亿块,同比增长6.9%。中国移动“破风8676”芯片填补了国内在5G网络核心设备领域的空白。华为麒麟9000S芯片可以实现高速、低延迟的数据传输。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数据中心的存储芯片方面,我国自研芯片也取得一定进展。

 

(二)智能终端发展迅猛

 

1.生成式AI端侧设备初露端倪。受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发展的驱动,互联网终端与AI大模型融合加速,华为、vivo等国产手机厂商相继发布搭载AI大模型的手机产品,联想等厂商积极研发推出搭载专用AI处理器和AI软件的个人电脑,AI手机、AI个人电脑初步商用落地。

 

2.人形机器人迎来新发展热潮。2023年,《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引领行业创新发展。AI大模型助推人形机器人行业技术与应用实现突破。研究机构与企业率先进行技术布局和商业化探索,市场投融资火热。各大企业推出10余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并在医疗保健、服务业、制造业等领域初步应用探索。

 

3.AI泛智能终端实现增长。随着AR(增强现实)光学显示等核心技术发展,2023全年国内AR产品出货量创历史新高,达26.2万台,同比上涨154.4%。一些企业发布AR眼镜等可穿戴设备产品,驱动“AI+AR”终端发展。受投资减少、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VR(虚拟现实)市场增长放缓。

 

(三)智能互联网投融资总体较高

 

2023年,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智能互联网领域投融资依然处于高位,AIGC、大模型、智能机器人、智慧医疗等行业应用成为投融资热门领域。

 

二、2023年中国智能互联网发展特点

 

(一)政策引领快速创新发展

 

2023年,中央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顶层布局进一步加强。各地陆续出台政策举措,探索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新路径,打造智能互联网创新高地。

 

(二)生成式人工智能引领技术变革

 

1.大模型成为人工智能“新基座”。随着Transformer 架构、GPT系列等算法层面实现迭代优化,高性能AI芯片和AI计算集群的推出,众多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模型及多模态模型产品陆续发布。当前,可以同时理解多模态信息,提供多模态功能成为大模型演进方向。大模型应用已率先在金融、文娱等垂直领域落地应用,释放行业发展新动能。

 

2.AIGC发展步入快车道。人工智能文生文、文生图等领域涌现了许多产品与应用,文生视频、跨模态的内容理解与生成等领域也取得一定突破。AIGC在搜索引擎、电商、影视娱乐、办公等行业已率先落地,不少企业和机构搭建AIGC平台,提供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行业市场不断增长。

 

3.具身智能初步落地。2023年,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具身智能从概念走向初步落地,有望成为智能互联网与物理世界交互层面应用突破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智能化垂直应用加速落地

 

1.基础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为互联网基础应用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例如,在直播平台,人工智能生成的数字人虚拟主播可以帮助行业降低成本,提升直播效果。在网络游戏平台,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用于3D应用渲染、构图,游戏内容制作走上快车道。

 

2.智慧办公。AI成智慧办公“标配”。各大企业积极布局开发智慧办公产品,拉动智慧办公市场增速。例如人民网“写易”智能创作引擎,训练之初就充分运用符合我国主流价值观的数据集和语料库,具备强大的写稿创作能力,目前已在多个党政系统应用。

 

3.智慧医疗。智能导诊、在线问诊覆盖面持续扩大。在医疗信息化、辅助诊断、药物研发等领域,医疗大模型开始落地。

 

4.智慧文旅。5G、AR、VR、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解锁新型文化消费场景,丰富沉浸式体验型旅游产品与服务,助力行业强劲复苏与业态创新。文旅大模型初步实现落地应用,主要在智能导游、智能客服两大方向上丰富文旅内容与出行体验。

 

5.智慧教育。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持续深度融合,多个教育专用大模型陆续发布,辅助“应试教育”成为其核心功能和应用方向。科研大模型相继推出,驱动构建以人工智能支撑基础和前沿科学研究的新模式。

 

6.智慧金融。智能互联网持续推动金融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定制化。大模型逐渐在金融领域探索应用,多家银行明确提出积极探索AI大模型应用的计划或布局。

 

(四)AI助力社会治理智能化

 

1.政务服务智能化。智能互联网应用在智能客服、材料审核、文本生成、智能政务办公等方向落地,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智能、高效与便捷。AI数字人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大模型创新政务服务模式。例如,人民网为国家政务服务总平台建设的智能化总客服系统,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办事指引、办事派单、办事评价、难题处置等智能化服务。

 

2.社会治理智能化。智能互联网持续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例如,人民网为国家地震局研发的地震知识科普问答应用“人民智媒大模型”,有效提升在地震基础知识、地震灾害防御、地震应急救援和地震预警和应对等方面的知识科普效率。

 

(五)智能互联网影响舆论认知

 

1. 媒体智能化进入“快车道”。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媒体融合发展,大模型成媒体“新基础设施”。多家媒体推出大模型产品或者接入大模型应用。AIGC提升媒体内容生产力,助力内容生产与精准传播。主流媒体积极布局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检测工具,推动智能互联网内容安全治理。

 

2.AI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AIGC、大模型等技术在赋能文化保护与传承,提升文化吸引力传播力,促进跨文化交流等方面为文化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3.智能化舆论认知战日渐频繁。当前,AI换脸、AI语音与视频生成等风险开始出现。人工智能也已被用于战时的舆论认知战。

 

(六)智能互联网治理审慎包容

 

2023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的同时,规范其应用与发展。国家层面人工智能立法已被提上日程,智能互联网治理向更高层级的方向前进。近年来,我国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造福全人类。

 

三、中国智能互联网发展面临挑战

 

主要包括算力困局待有效破解、优质数据瓶颈待突破、融合应用待全面拓展、AI叠加风险待前瞻应对等四方面。

 

四、中国智能互联网发展趋势

 

(一)算法、算力与数据核心作用将更加凸显

 

在算法上,多模态大模型成为智能互联网应用的“标配”,人和机器的交互将会呈现多模态特征,适用于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更广阔的行业空间,助推产业经济发展及人类生活智能化的提升。在算力上,AI大模型对智能算力需求更加强劲,算力对智能互联网发展的支撑作用越发明显。在数据上,由人工智能生成的互联网内容、数据将呈现爆发态势。生成、提炼、挖掘、生产高质量数据的技术与应用将进一步实现突破。

 

(二)多模态技术和AI终端将催生新应用新模式

 

AI模型从单模态向多模态演进是未来发展趋势。多模态数字人产品以及AI生图、AI生音视频产品将持续增多,AI个人电脑、AI手机、人形机器人、“AI+AR”眼镜等产业有望加速发展。互联网基础应用与多模态技术和AI终端结合,用户使用体验和运营方式将彻底改变,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三)行业融合应用将赋能价值互联

 

智能互联网将进一步推动人、机器、数据等关键要素的融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产业链各个环节智能互联,加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智能互联网有望加速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连接,通过虚实互促、数实融合引领下一代互联网发展。

 

(四)中国式智能网络治理框架将加快构建

 

分级分类治理、推动创新与审慎包容监管并进等治理理念将会延续,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的科技伦理治理将纳入国家法治体系框架。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合作,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提供中国方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