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重要报告,明确最新思路,来看看四大观点。

05-14 16:28

在下一阶段,央行明确了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


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中央银行”)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回顾今年政策成果、全面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基础上,阐释了下一阶段的政策取向和重点,释放了积极信号。



展望价格走势,报告中提到,央行将把保持价格稳定、促进价格柔和反弹作为掌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虑。随着内需的改善,消费水平将呈现柔和反弹的趋势。市场普遍预测,4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望从低位反弹。


报告重点分析了专栏中信贷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强调“中国的信贷总量已经从过去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率放缓到个位,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弱化”。报告还用详细的数据回答了“钱去哪里,钱在哪里”的问题。据分析,部分资金存入居民部门,经济循环需要时间才能恢复。


记者从银行了解到,央行前期引导信贷平衡投放效果明显,4月份贷款增速相对稳定,“小月很大”,金融支持将保持稳定。市场专家指出,下一阶段,央行将更多地观察前期政策效果和经济复苏,加强政策协调,根据形势变化把握调控力度和节奏,促进经济持续复苏。


信贷总增长放缓并不意味着支持实体经济的弱化。


回顾第一季度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报告总结称,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切实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信贷平衡,为支持实体经济留下后劲,提高信贷增长的质量、效率和稳定性。第一季度,金融企业信贷上涨缓解,在保证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同时,投放节奏更加平衡。


记者了解到,根据历史规律,4月、7月和10月通常是贷款月。但从银行反映的情况来看,今年4月信贷投放依然稳定,“小月很大”是今年的特色。


《报告》重点分析了信贷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强调“中国的信贷总量已经从过去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率放缓到个位,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已经减弱。”目前,中国的信贷存量规模已经很高。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加快,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根据报告,信贷只是社会融资的一种方式,并不能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全貌。随着股权融资的发展,融资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更加适应,也会导致信贷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减弱。


报告指出,随着信贷结构的增减,金融资源被低效占用,资金空转沉淀减少,股权融资得到大力发展,可能会减缓信贷总量的增长,但真正需要资金的高效公司会获得更多的融资,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金融支持的质量和效率。


存款主要存在居民部门。


本报告在栏目中用详细的数据回答了“钱去哪里,钱在哪里”的问题,以及市场上关于“为什么金融和经济数据趋势不一致”的问题。


报告指出,从“钱去哪里”的角度来看,贷款主要投资于企业和实体经济的供给端。从部门来看,3月底,中国企业(事业单位)贷款和住户贷款分别达到163万亿元和81万亿元,分别占所有贷款的66%、33%,公司仍然是贷款的主要部分。换言之,贷款投放主要用于支持企业扩大投资和生产,居民购买和消费。


从分期和行业来看,目前我国中长期贷款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基础设施、房地产、制造业等重资产行业约占所有贷款的50%,而居民非住房消费贷款占比不到10%。实体经济供给方和投资领域会有更多的融资,而需求方,尤其是消费方,仍然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报告指出,从“钱在哪里”的角度来看,存款主要在居民部门。2024年3月底,居民、公司、政府占总存款约296万亿元的49%。、27%、14%。贷款主要投资于公司,通过各种支出表现为居民存款。但由于居民消费需要恢复,总需求不足,存款主要留在居民部门,未通过居民部门支出进一步转化为企业存款。


根据报告分析,恢复经济循环需要时间,部分资金沉淀在居民部门。报告还指出,只要银行仍在扩大资产,资金一旦创建,就不会减少,只会在公司、居民、政府等部门之间循环转移。


报告强调,下一阶段,央行将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平衡交付,盘活现有金融资源,维持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效果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同时,支持政策共同努力,有效激发经营实体的营运资金。


预计债券市场的供需将进一步平衡


长期国债利率是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金融体系定价基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关注度一直很高。本报告在专栏中详细解读了“如何看待当前长期国债利率”。


2024年第一季度,长期国债利率下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2.56%下降到2.29%,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2.84%下降到2.46%,分别下降了27个和38个基点。报告指出,长期国债利率主要反映了长期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预期,也受到安全资产不足等因素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经济长期好转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基础稳定,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未来长期仍将保持合理增长。各种因素将支撑长期国债利率在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的合理范围内的整体运行。


从微观层面来看,市场缺乏安全资产也影响了长期国债利率。第一季度,出于“早买早收益”的考虑,银行、保险等机构集中释放了理财规划需求,投资者对无风险资产的需求也在增加,债券市场的投资需求也相应增加。


报告强调,我国长期国债利率在反映市场预测和宏观经济方面具有整体效力。近年来,货币政策有很强的反周期调整,为债券市场的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流通环境。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幅度比较大,计划发行的政府债券规模也不小,发行节奏会加快。预计债券市场的供需将进一步平衡,长期国债收益率将与未来经济好转的趋势相匹配。


下一阶段切实平稳银行负债成本


《报告》指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将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增强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整,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效巩固和增强经济复苏的良好趋势。具体来说:


第一,维持融资和货币总量的合理增长。加快股权融资建设,继续推动公司信用债券和金融债券市场发展。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有效地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系统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市场利率稳定运行。维护货币信贷供给,满足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融资需求。加大对现有金融资源的盘活力度,密切关注资金沉淀空转等情况。


二是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导向作用。继续做好金融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推动民营企业信贷、债券、股份融资畅通。协调消化现有房地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第三,掌握利率和汇率内外平衡。实行存款利率市场调整机制,防止高利率储蓄,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有效稳定银行债务成本。坚持底线思维,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避免形成单侧一致预期和自我强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平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第四,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完善债券市场法律制度,夯实公司信用债券法律制度基础。促进柜台债券业务扩张和规范发展,提高金融基础设施服务效率和便利性。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深化对外货币合作,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


第五,积极、安全地防范和解决金融风险。稳步有序地推进重点地区、重点机构和重点领域的风险处置和改革,妥善有序地完成股票风险处置项目。在硬约束初期继续做好试点工作。继续完善金融稳定法律体系,配合相关部门继续推进金融稳定法立法进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