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图集发布!复旦三代学者研究了十多年

04-28 07:17

近日,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杨煜达教授团队编制的《中国千年地区极端旱涝地图集》正式发布。这是中国第一部以极端旱涝气候为主题的全国历史地图集,也是复旦历史地理研究所的又一杰作。


《地图集》涉及历史、地理、气候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共有40多名编写团队,由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年轻学者组成。这一成果反映了中国地区在历史阶段极端旱涝的研究发展和深入,刷新了对中国地区气候变化规律的新认识,将为中国气候应对、防灾减灾、学术研究和科学普及提供重要支持。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端,三分之二的领土面积受亚洲季风系统的影响,95%的人口生活在季风区。由于降水季节分配的年际变化率较高,旱涝灾害频发,形成对中国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类型,平均每年造成200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


历史地理学能对极端旱涝做出怎样的贡献?厚实的上下两卷《中国千年地区极端旱涝地图集》是杨煜达给出的答案。



《地图集》作为反映中国地区极端旱涝时空分布的专题历史地图集,充分发挥了中国丰富的历史文献优势,系统运用了正史、方志、档案、文集、日记等历史文献,对其中包含的旱涝信息进行了整理,并对1000年以来发生概率为10%(即“十年一遇”)的极端旱涝事件进行了区域识别,并在地图上进行了表达。从千年规模来看,完成了区域极端旱涝事件的均一识别,收录了12万多条旱涝数据,绘制了433幅极端旱涝年份图。


事实上,1950年后,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连续的仪器测量记录(即仪器测量数据)。基于这种情况,杨煜达团队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并通过阶段性分级判断的研究方法对大量数据进行了筛选,完成了对前仪器测量阶段极端旱涝事件的重建和规律研究。



1518年,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涝灾。


据悉,1981年由中央气象局科学研究院主编的《中国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出版,长期以来一直成为以地图形式呈现历史气候研究成果的标志性学术出版物。如今,40多年来,《地图集》在此基础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尤其是从研究方法、数据补充和更新的角度。


由于研究时间跨度向前扩大了500年,团队应该从宋元时期保留较少的原始资料中进行鉴别。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杨煜达团队普遍收集了12万份数据,每本书背后都有尽可能全面的历史文献收集和反复对比。经过近两年的十几轮校对,《地图集》才落到纸面上。他说:“我们整理的资料,还包括上个世纪90年代满志敏老师组织复旦史地同仁抄袭的卡片。”杨煜达特别提到。当时没有相关的数据库和数字文本。复旦史地学者一页一页地翻阅原著,一张一张地抄袭在卡片上,在元朝以前的文献中积累了3万多张气候记录卡。


复旦史地学者手抄卡资料


早在杨煜达选择把云南的气候问题和天气灾害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的题目时,他就像一颗种子埋在心里。“谭其邈先生说,在做历史地理工作时,其价值的核心检测标准是能否在地图中体现出来”。然而,在本科和硕士阶段,他仍然从事边疆民族的研究。


2010年,杨煜达博士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因此申请重点资助。在此基础上,杨煜达选择将历史极端气候事件作为进一步的研究话题,并向博士生导师邹逸麟先生报告了绘制地图集的想法,邹先生表示支持。此后,杨煜达开始组织团队,十多年的漫长编图历程拉开帷幕。他说:“我在博士阶段才真正进入历史地理领域。听到我要做这项艰巨的工作,很多同学都觉得太难了。但是得到邹先生的肯定,我的信心倍增。他多次激励我说,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选题,要抓住机遇,克服困难。”



杨煜达教授


作为谭其麟先生编写《中国历史地图集》的重要助手之一,邹逸麟先生将自己的编图经验传授给了杨煜达,并引导学生选择底图,仔细检查历史资料,使基础数据可靠。而且历史气候问题领域的专家满志敏先生给予了更多的细节指导,鼓励他在旱涝空间的可视化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历史自然地理学家张修桂先生对古今政区沿革等方面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坚持,复旦史地所三代学者汇聚智慧,通力合作,使《地图集》能够付梓。这不仅是复旦大学学科建设高质量学术成果的转变,也是复旦大学推进计划研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具体体现。



原标题:“这套图集发布!三代复旦学者学习十余年”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