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陈东升推荐,未来十年三个核心增长本质是什么?

2020-03-03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背后,

商业竞争的逻辑已经悄然改变。

3月的第一天,“华为杀入车机,鸿蒙大军将至”的一篇文章引发了关注。不过,华为进军汽车行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闻。

2019年4月,华为亮相上海车展时对外公布定位“智能汽车行业的增量供应商”,展示了“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的商业逻辑。在随后的开发者大会上,华为自主研发的“HamonyOS”,也就是鸿蒙系统正式亮相。

鸿蒙系统是一套操作系统,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可以应用于家里的机器人、自动驾驶、智能工业等IoT设备上。通俗地说,鸿蒙系统类似于Windows和Android等操作系统的综合体。联想到后两者在PC时代和智能手机时代“一统江湖”的地位,对于鸿蒙系统在万物互联“智能车机时代”,跨平台、“联结”全场景、多设备和多平台的未来充满想象力。

今天,让我们从华为出发,去看一看未来十年三个核心增长本质是什么。

本质一:新底层逻辑

在《聚裂——云计算+AI+5G的新商业逻辑》一书中,《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何振红提出,“转折点上的世界”已经来临,互联网这个旧引擎已经步入技术革命的成熟期,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作为新的技术驱动力日渐强劲,一场关于未来的战场大幕徐徐拉开,商业竞争也由此嬗变。

这场新的战争将颠覆现有的商业模式,重构产业链和价值链,影响未来20年乃至30年、50年的发展。

何振红认为,下一个十年,企业的竞争逻辑将会改变。

在这场关乎未来战场的角逐中,活跃着三股力量:一是以华为为代表的信息通信类公司;二是以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三是以格力电器为代表的制造业龙头公司。

像华为这样“千亿公司”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首先,拥有世界领先的研发能力,不计成本地对核心技术进行投入;其次,拥有强大的系统集成创新能力,可以围绕云计算、AI、5G等核心技术打造完善的创新生态链,具有对外赋能的生态系统;最后,能够对外赋能的类似“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在这里各种生物都能够充分吸收养分,完善自身生长。

在人类走向智能时代的进化历程中,技术进步和商业进化两条轴线并驾齐驱,两者互为表里,交相辉映,合力推动真正的智能时代的到来。

“那些痛点最多的领域往往有机会从红海走向新蓝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在《聚裂》的序言中写到。

他举例说,在工业制造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智能医疗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缓解老龄化面临的养老压力,以及智能教育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等。他认为,只有当技术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时,才能拥有蓬勃的生命力。

5G的生命力在于融合。5G不仅拥有更快的速度,更拥有解决现有痛点的能力,其最大特点是能够提供多元化和差异化的用户产品,包括G比特的实时参数、极低的延时和自动化的管理控制等等。只强调速度而不强调产业融合,就不能体现出5G强大的生命力。

云计算的生命力在于协同。随着上云深度的加强,企业的所有数据都要被迁移到云上。原来以电信运营商为中心的架构将变成以数据中心为中心的架构。将来公有云、私有云都会在全国大的城市进行布局,还要实现云边协同计算,既有大的数据中心也会有边缘的数据中心,大小数据中心共用一个网络。

人工智能的生命力在于理解场景。仅仅是算力的增强,没有数据和算法模型,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需要更脚踏实地解决技术问题,深入做好基础研究,理解场景需求,解决人类因生理所限而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云化、云网一体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与网络将会更深入地结合在一起。无人机、自动驾驶以及机器人等新设备大量出现,全部联网的时候需要更多的智能来管理和控制。再过十年,AI将会无处不在,如果没有AI就没有办法推动整个社会和各个行业的发展。

刘韵洁认为,“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技术融合的生命力,像是底层生态系统的土壤,每一个具体产业都像是富饶土壤的有机肥料,是产业智能的灵魂。”

云+AI+5G等技术正深刻改变商业,进而把我们带入智能时代。谁是赢家?这本书在深刻分析了智能时代新旧引擎的交替、商业竞争的演变以及新商业逻辑之后,提出华为、BAT、格力是在智能战场角逐的重要力量。我非常赞同,推荐阅读。

——格力电器董事长 董明珠

本质二:新产业形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为《聚裂》一书撰写的序言标题是《“云+AI+5G”重构了工业生态》。“他认为,云+AI+5G”的深度融合,实现工业产业链中各要素互联互动,加速工业产业数字化转型。

ICT技术融入工业产业发展中,可以实现工业互联的全程信息感知和事件决策,直接驱动智能终端和智能机器人从工具向助理的角色转变,使工业生产摆脱以往“粗放、低效、高能耗”的生产模式,向着“高品质、高能效、智慧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智能化转型不是简单地应用新技术,终极目标是重新定义客户价值,开拓全新业务模式和颠覆固有的工作方式。

比如,作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汽车行业。智能网联汽车是下一个战场角逐的重点,但竞争的逻辑已经不是车本身,而是车的“大脑”。跟智能手机一样,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出行服务的载体和形态最为丰富的智能终端,有望成为持续的价值创造平台。因此,不管是互联网公司、地产公司还是新兴科技公司,都纷纷加入造车大军。

又比如,在制造领域,当前数字化进程加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与智能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的战略制高点,其中尤以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代表,以格力电器、三一重工、富士康等代表的制造龙头企业,已经把产业智能当作自身转型的火车头,并成为赋能行业的关键能力。

在这些新产业形态背后,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价值经济”。

刘韵洁院士认为,真正的数字经济比“眼球经济”复杂、困难得多,这是过去的技术满足不了的。如果把互联网比作交通的话,传统的互联网就只是一条普通的马路,从消费端来看,这条马路是够用的,但当进入工业互联网阶段,这条马路将变得拥堵不堪。因此,我们必须要将它升级成为一条高速公司,而且是一条可以灵活调度的智能高速公路,这就是未来的世界图景。

举个例子,关于“上云”这件事,中国企业上云率比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是为什么?“上云”是手段而非目的,云的生命力在于降本增效。云计算需要构建生态环境,所以,充分整合资源和信息共享至关重要。现在的云是相互分割的,还不能形成生态。另外,对于安全级别的高要求是企事业机关部署云计算的决定性因素。

在产业智能时代,应该会出现更多“BAT”这样的巨头公司。目前中国最成功的互联网巨头,其成功仅仅局限于以全球买卖为主的消费领域,但在整个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供应链等方面,很多大公司并没有完全解决好。

相较于消费端,产业端巨头的诞生需要更长的周期,更波折痛苦的经历。历史总是相似的,新巨头的出现一定代表着强大的行业整合能力和生态环境的构架能力。

智能工厂、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城市……在汹涌而来的智能革命浪潮中,云、AI、5G等技术交融共生,在生产端/产业领域引发一连串的链式裂变。这本书生动地描绘了这场智能变革的宏大图景,清晰地分析了新商业逻辑和先行者红利,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深刻性,值得一读。

——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

本质三:新工具革命

“云、AI、5G合在一起才是整个人类社会进入以知识经济和协同生产为核心增长动能的数字经济时代所需要的新工具革命。”

华为高级副总裁、数字转型首席战略官车海平认为,云、AI、5G等技术场景化地整装为行业知识数字化再生产的工具平台,将行业数据经济高效地转化为行业知识组件。知识生产工具和知识组件,作为各行业和企业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将会广泛地注入到各行各业中去,尤其是各行业的生产环节(生产原料、生产装备、生产服务、制成品及其使用的智能化升级),整体给供给侧带来结构性的变化。

从经济学上来看,数据、信息、知识等是比较本质的生产要素,各行业的知识经济的价值闭环方式,也将升级到IT行业所最先产生的基于操作系统的平台生态模式(这是一个更为先进的技术经济范式),这个技术经济范式让人的知识创造活动以更快速度、更大规模实现价值闭环。

新一代知识生产工具的核心要素是数据、算力和算法。其中,数据是原料,是隐性的知识载体。在“云+AI+5G超级聚变”催化下,ICT技术可以探索更经济、高效、个性化的知识生产装备和生产体系,以把原料转化成知识制成品。如果各行各业都探索出自己的知识生产工具,找到自己的经济范式,成为社会价值创造的驱动力,人类的生产力就会迎来一次大的跃升。

华为产业战略与政策部部长李力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最大特征是知识爆炸。蒸汽机和电力满足了大规模批量生产的基本条件,计算机和互联网则构建了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的基础,导致生产方式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大量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产生了大量知识,这就是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本质。但是,AI的出现改变了游戏规则。

AI的特点是直接算出最终的正确答案,而忽略一切中间过程。知识经济时代所解决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中间过程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AI来说没有意义,所以大量的知识也就突然变得没有意义了。回过头来看AlphaGo案例,这一点就看得非常清楚:4000多年围棋文明积累的知识在AlphaGo面前大多是没有意义的。简单点说,AI可以把知识经济时代创造的绝大多数知识的经济价值直接归零!

如果每行每业都有一个AlphaGo,世界将会怎样?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更是不能错过的大好机会。

刘韵洁和李力不约而同提到了“换道超车”。

刘韵洁认为,在传统互联网发展阶段,中国的贡献有限,只是一个追随者。但是在未来的变革当中,我们迎来了换道超车的机会,将会做出更多贡献,赢得更多话语权,有机会成为未来的引领者。

我们正在通过科技力量的崛起构建生态。针对未来的需求,我国已经推出了网络操作系统,这对于各种使能技术的应用、发挥其强大生命力和工业互联网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帮助和底气,这能产生难以估量的促进作用,使得我国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架构的变革,我国通过自主技术将网络的“黑盒子”透明化,变得更加普惠、部署灵活、方便快捷。最底层生态的逐步构建将推动云计算、边缘计算和各种使能平台和数据中心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像催化剂一样促进化学反应,惠及各行各业。

虽然新技术可以带来经济红利,但前期也需要承担投资成本,既要看到变革所带来重要机遇,也要正视实际的困难和挑战。

李力提出,中国的基础研究远远落后于西方,科研体系也不够完善,但是突破算力的机会是平等的,如果中国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弥补短板,可以实现“换道超车”。以装备行业为例,高端装备被日本、德国、美国、瑞士把控着。中国底子薄弱,但智能化提供了超越的机会。

“谁能率先占领产业领域的制高点,谁将主宰今后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经济话语权。”刘韵洁表示。

本文编辑 | 刘梦羽

本文头图制作 | 王超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