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卖水人”站上风口 外包服务企业纷纷融资跑马圈地
来源 | 证券日报网 作者 | 张敏
随着新药研发生产的产业链不断复杂化、精细化,导致成本提升和研发难度加大,CRO/CDMO等医药外包服务行业被称为医药行业创新研发的“卖水人”,其景气度也不断提升。
受疫情影响,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产业实现了逆势增长。日前,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在介绍今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时表示,1月份-4月份,新兴数字化业务和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增长较快。
据数据显示,包括凯莱英、泰格医药等在内的多家医药外包行业上市公司市值近日屡创新高。其中凯莱英今年以来涨幅超70%。
对于医药外包服务行业的发展,港股上市企业金斯瑞投资者关系副总裁魏师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创新药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促进了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发展。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创始人史立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医药外包服务产业可细分为不同的领域,不同企业所从事的业务和创始人的专业倾向有关。其中创新药研发,需要较强的研发团队。随着医药外包服务的升级和竞争激烈程度加快,对企业研发实力的要求也在提高。”
政策与市场红利不断
今年5月14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开展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公告》,给医药外包服务行业间接送来“政策红包”。
“相比而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对企业的研发实力要求并不是很高,但要求企业能顺利地对接各种资源,对流程要求比较清晰。”史立臣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
在业内人士看来,创新药的市场空间逐渐打开,才是未来医药外包服务市场持续增长的“东风”。
“仿制药的价格下降才能给创新药的发展提供市场空间。中国的创新药市场已经逐渐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魏师牛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近年来,国家医保政策不断调整,让真正有临床治疗价值的药物进入医保,这大大促进了创新药的研发、发展。具体到创新药外包服务的细分市场,化学药和生物药外包服务都有不同的增长。
据记者了解,近些年来,迫于新药研发成本快速上升等,越来越多的药企通过战略剥离的方式将业务更多地聚焦在最核心的药物研发领域。很多国际大药企逐渐将小分子药物研发和生产部门剥离和外包出去,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大分子药物的研发上。这给已经在小分子药物工艺开发、生产领域积累了技术优势的国内CDMO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魏师牛向记者介绍:“创新药在全球CRO、CDMO的发展增长超10%,这是一个非常快速的增长。如果细分到大分子生物药,再细分到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的话,后者的增速超过30%,这个也和全球的研发趋势相关。”
据记者了解,金斯瑞目前建立了四个主要平台,包括生命科学研究服务(CRO)平台,生物药品合同开发及生产组织(CDMO)平台;工业合成产品平台;综合性全球细胞治疗平台。“去年,我们CDMO业务的在手订单增长了172%。”魏师牛表示。
市场集中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尽管近年来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仍然是一个集中度较低的领域,企业跑马圈地开展并购的空间很大。例如在大分子生物药领域,排名靠前的三星生物、勃林格殷格翰(BI)等大企业其市场份额占比也不足10%。此外,随着行业竞争门槛不断提高,对这一领域的企业要求也不断提升。
据记者梳理,今年以来,医药外包行业融资不断,尤其以高瓴资本参与国内CDMO领域龙头凯莱英引发关注。
据了解,今年2月份,高瓴以每股124元的价格参加了凯莱英的定增事宜,共投资23亿元。定增后高瓴持股5%以上,成为凯莱英第二大股东。除了龙头企业凯莱英之外,行业另一龙头企业康龙化成也完成了A+H股上市。A股泰格医药于今年4月底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有望成为继药明康德、康龙化成之后医药外包行业第三家实现A+H上市的公司。
在非上市公司序列中,融资也是十分活跃。据记者查询,上海臻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臻格生物”)是一家从事大分子生物药CDMO业务和培养基配方开发与生产的高科技企业。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份,臻格生物获得5100万美元A轮融资。生物药物研发生产一站式外包服务商“迈百瑞”宣布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5亿元人民币。
“医药外包服务行业竞争的第一个关键是给客户创造价值,这具体包括多个维度,例如服务的质量和标准,能否达到顶尖的GMP生产标准;其二是有无配套研发能力。”魏师牛介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