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穷”背后的真相!

2020-06-17


本文由公众号“苏宁金融研究院(ID:SIF-2015)”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首图来自壹图网。


618来了,818在不远处,之后还有双11。



你争分夺秒地抢优惠券、准时下单,结束战斗的瞬间,你长松一口气,又随即陷入空虚,心里有个声音警示你:当心消费主义!



一方面,追求更好的消费品,是人性使然,收入水平的提升,自然带来消费标准提升;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对享乐主义依旧心存警惕,批判一切过度消费的苗头。正是这种相反的张力,给很多消费者带来认知失调:一边借助消费彰显自我,疯狂买买买;一边又自称“剁手族”,愧于将消费记录示人。



购买时有多狂热,下单后就有多心虚。




精致穷



消费超过基本需要,必然与享受有关。很多人对享乐主义心存警惕,对消费文化也就心存疑虑,甚至口诛笔伐。



这背后,并非食古不化,根本在于市场经济内部的失调:

生产领域,强调竞争与效率,要求自律、勤奋、奋斗、理智,鼓励醉心于事业和成功;



消费市场,追求更大的销量,强调的则是时尚、自我满足、及时行乐,鼓励攀比心理。


然而,生产者脱下工装就是消费者,工作中一套文化,生活中另一套文化,消费心态怎能不别扭呢?



此外,工作场所强调满负荷投入,恨不得把所有时间耗尽;而消费生活又要求足够的休闲,无论餐饮娱乐、美容旅游还是体验经济,都是杀时间的项目。



这也导致一种尴尬:能赚钱的没时间,有时间的可能没钱。生活性服务业要么发展不起来,要么靠低收入人群支撑,后者靠借钱撑得一时。



社会上,有一群自称“精致穷”的男孩女孩,赚得不多、对精致的追求不减,宁愿花光工资装点门面,甚至不惜背上高额债务。



正是这类现象的日益增多,引发大众对消费主义的反思。很多人更是质疑,消费主义扭曲了年轻人的价值观。



在互联网语境下,我们都活在他人的关注里,个人的价值需要通过他人的认可得以实现。随着整体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关乎能够标示地位的潮品、奢侈品等。



很多年轻人,恰好处于寻找社会认同的心理发展阶段,误以为可以用特定的消费标准来界定自身的地位和品味,从而跨越经济能力追逐高消费,被经济压力反噬。



这类现象频发,的确值得反思,文化日趋多元化,不同的消费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土壤,不同的个体却未必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消费方式。一旦选择错误,就会导致经济基础与消费认知的失调,诸如“精致穷”等也就不可避免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金钱压力



经济学家凡勃仑指出,“在任何现代工业社会中,引起生活方式重新调整的力量主要是经济力量;或者更具体地说,这些力量以金钱压力的形式体现。”


文化现象的背后是经济土壤。消费主义的崛起,是因为到了该崛起的时候。


早在19世纪后半叶,德国统计学家里斯琴•恩格尔就发现,消费选择与收入密切相关。收入水平较低时,人们会把收入更多地用于购买食物,解决温饱需求。只有收入水平持续提升时,耐用消费品(住房、汽车)、奢侈品、娱乐消费等改善型、享乐型消费才会相继提上日程。



食品位于消费阶梯的底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就成为衡量生活水平的标尺,被称作恩格尔系数,比例越低,人们越不需要为食物发愁,生活水平越高。1979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降低,食物在消费总支出中占比已不足30%。




在这个过程中,主流文化对于消费的理解和认知也在逐渐改变。



社会学大师丹尼尔·贝尔将人类社会分解为三个层面:技术-经济层面,文化层面,政治层面。经济层面的中轴是资源分配,追求效率,谋求最佳效果;文化层面的中轴是实现并提高自我的愿望。



经济层面,追求效率始终强调奋斗与自律;文化层面,自我实现并非总是强调勤俭与节约。到了一定阶段,二者就会产生相反的张力。



经济发展初期,自我实现追求的是温饱和安全,这个阶段,自我满足源于攒下一笔钱,勤俭节约是主流文化诉求;经济发展处于中高级阶段时,自我实现更多地侧重享受生活、要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勤俭节约不再是唯一的声音。



由于经济层面对效率的追求始终不变,当文化层面的自我实现从勤俭转向享乐时,就会出现一定的相斥性——效率与享乐的冲突。



这个时候,在文化层面,“节俭VS享乐”成为一种显著的社会现象。如美国社会学家欧内斯特•迪希特于1956年所说:

“我们不再真正相信辛苦工作努力存钱是生活的唯一理想;但是潜意识里,辛苦工作努力存钱仍然是我们的道德标准。”




享受生活,是道德的



勤俭VS享乐,是当前消费文化的核心争论点之一。



经过40多年的高增长,越来越多的人爬上了“消费阶梯”较高的位置——追求个性化、时尚,青睐奢侈品,此时,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倾向崛起,意在解除“勤俭文化对一部分群体的认知桎梏”,宣扬“享乐也是道德的”。



但同时,也还有很多人仍处在耐用消费品阶段,在为房子和车子攒钱,他们要捍卫的,是对“勤俭节约”的道德认知。



很多人习惯进行代际比较,80后勤俭、90后享乐等等。其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人认可什么样的消费理念,与其自身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按照代际贴标签的做法,简单粗暴,惹来诸多非议。在B站《后浪》视频刷屏后,快手推出了《看见》,讲的都是年轻人,却是不同的画面。





经济基础不同,争论消费理念无疑鸡同鸭讲。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保持开放心态。


勤俭节约与享受生活,并不是“正确”与“错误”的对抗,是“正确”与“正确”的对抗,两者都没有错,适用不同的发展阶段。



只要与经济状况契合,消费也罢、存钱也罢,没有对错之分。勤俭节约,是道德的;享受生活,也是道德的。




美日经验



我们当前经历的,美国和日本都经历过。



美国的消费主义大潮,始于1970年代。经过战后二十多年的高增长,美国步入消费主义的狂欢,1970年起,储蓄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从1971年的13.5%降至2005年的3.2%。



面对消费的狂欢,当时的美国社会并未欣然接纳,很多社会学者撰文,痛斥消费主义对人的物化,批评 “把某一种生活标准等同于生活方式和特定身份(中产阶级)的标志”,并指责广告的推波助澜作用。



然而,文化大潮一旦转向,不把能量耗尽是不会回头的。美国消费文化的形成,是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综合作用的产物。

战后美国经济步入黄金期,经济的持续增长削弱了大萧条下的不安全感,人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以信用卡为代表的负债型购物工具出现,大额消费时再也不必担心资金不足,贷款促消费有了基础;



电影电视等视觉传媒的崛起,在塑造品位、造就偶像上远胜流行小说,为消费文化兴起立下汗马功劳;



1960年代,美国年轻一代追求个性解放,蔑视意义和传统价值观,在文化上为消费主义奠定基础。


社会做好了准备,文化转向,势在必行。



我们的邻居日本,也是如此。



2012年,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教授发表《第四消费时代》一书,从消费角度把日本社会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消费时代(1912~1941年),只发生在东京、大阪等大都市,是少数中产阶级享受特权的消费时代;



第二消费时代(1945~1974年),乘着经济高速发展的春风,以家庭为中心的消费势如破竹,迎来大众化的消费高潮;



第三消费时代(1975~2004年),从家庭向个体转变,消费的个人化趋势风生水起;



第四消费时代(2005~2034年),购物使人幸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消费欲望降低,从“买买买”到“断舍离”,开始追求自然、舒适、宁静的生活方式。


对比三浦展的阶段划分,我们正处于第二消费时代向第三消费时代的转变期。消费大潮,刚刚拉开序幕!




购物后,能不心虚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