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儿童友好同心圆,普陀探索儿童早期培养路径
“愿小树苗健康成长”是宋庆龄先生对孩子成长成才的美好期待,也是中国福利会托儿所一直以来对孩子友好的实践宗旨。
2021年,中国福利会托儿所与普陀区教育局达成合作办学协议,共创中国福利会托儿所普陀园区(以下简称“中国托儿所普陀园”)。位于石泉路街道的中托普陀园,于2024年竣工,是上海市中心城区最大的幼儿园,占地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园区根据中国托儿所一贯的办学理念,为2-6岁儿童提供专业化、专业化的早期教育,满足各年龄段儿童生活、学习、游戏等活动的需求,致力于让每一个儿童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最近,中托普陀园被评为上海市第一批儿童友好实践点。
无界空间,开启童年N种可能性
中托普陀园区坚持儿童成长优先,寓教于乐,让空间感性、人文、有趣。公园采用“一梯两室”格局,安全宽敞,方便儿童上下楼梯和疾病防控。每个教室都配有开放式厕所和冲洗设施,室内外空间连接顺畅。一楼的教室可以直接通向室外草坪。二楼和三楼的教室与室外平台相连,满足儿童室内外联动活动的需要。
户外环境强调无界、活泼、互动,既能满足孩子热爱游戏的本性,又能促进孩子多样化的运动。大草坪为儿童自主户外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航天器攀爬架造型独特,具有挑战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地面攀爬架还与地下洞穴空间相连,激发了孩子们探索游戏的兴趣;宽敞的沙水区让孩子们尽情接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五颜六色的塑料场地铺设了特殊的泡沫垫,筑起了安全的运动屏障。让孩子们尽情享受风驰电速的乐趣。
让科技与人文共同成长的游戏课堂
从儿童需求出发,中托普陀园区开展了多维度、多场景的儿童友好活动。以“科技创新”为主题,设置了星空馆、科探室、阅读室、小厨房、美工室等多个专用活动室。,丰富孩子的多样化感受和体验,拓展孩子的人文参与空间,让孩子在游戏中触摸未来。
科探室
星空馆的全息投影给我们带来了宇宙的奥秘,科探室的种子培育实验传播了科学的火源,阅读室的家长故事组用声音搭建了亲子桥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小厨房与小农场联动,将科学的饮食理念从田野转变为可触摸的生活教育。
阅读室
同时,中国托儿所普陀园区继续以科研为导向,以婴幼儿营养饮食、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托幼一体化早期教育实践为重点,开展民俗节、美食节等园区特色活动,不断完善园区早期教育全过程化、专业化探索。
美食节
协同创新,绘制儿童友好同心圆
中国托普陀园区有24个班级,满园可以满足约600名儿童在园区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的要求。中国托普陀园区积极联系嘉园社资源,引导多元参与,有计划、简单地改造周边资源。同时,中国托儿所与上海科技馆教育中心签署“携手趣创”科技教育共建协议,共同探索科研创新人才初步培养路径。
同时,园区将大力开展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早期教育从业人员教师培训、学术交流、早期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等活动。面向上海市乃至全国乃至全球,传播特色做法和创新实践,促进幼儿早期发展。
未来,中托普陀园区将继续坚持宋庆龄先生提出的“实验性、示范性”办园方针,遵循“愿小树苗健康成长”的教育期望和“给孩子最珍贵的东西”的工作要求,让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造福家家户户。
记者:张曦
原题:“绘制儿童友好同心圆,普陀探索儿童早期培养路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