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诈骗,韵达被立案调查
大云快递,摊上大事!
有些人被骗到血本无归,韵达这次被加盟商坑惨了。
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消息,韵达快递部分加盟公司在协议客户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重大漏洞,造成涉及诈骗的宣传资料进入收发渠道,给受害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报道,上海大云货运有限公司缺乏对其加盟商的管理,未能按规定履行统一的安全保障管理责任。国家邮政局依法对上海大云货运有限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01
韵达摊上的大事
加盟商通过诈骗赚钱
每个人都收到过无缘无故的空包裹吗?
明明没有网购,却收到商家送来的快递,里面还有一张“刮奖卡”,
不必怀疑,这就是诈骗。
最近,不少网友表示自己收到了多个空包裹,
据报道,有些用户在“扫码领奖”之后会弹出一个客户服务,奖品包括水果等等,如果想赚更多的佣金,就得下载另一个APP。
一旦下载,就会进入犯罪分子的陷阱。首先,用小利诱惑。 (小礼品,小额返利等) ,然后以各种名义让客户主动刷单
有媒体报道,已经有几十万的顾客被骗了。
而且这些资金很快被转移到海外漂白,往往很难收回。
第一,这些“中奖快递”是怎样发送的?
有些人可能认为骗子是自己操作的。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在一些快递公司的系统中批量生成订单,甚至通过一些愿意冒险的快递代理商,然后以“奖品”的名义发往全国各地。
那么快递公司知道这些快递是什么吗?
对有经验的揽收员来说,很可能是知道的。
但是有些快递公司却说:“我只是送快递,对里面是什么,关我什么事?”理论上,即使这种欺诈包裹发件。
第二,受害者的地址是怎样暴露的?
据报道,诈骗者通过海外社交软件获取收货人的个人信息,
从不同的快递公司批量购买快递单号,哪家快递公司便宜,就从哪里购买。
一些快递行业的从业人员在向诈骗者销售单号时事实上,心知肚明,同时也明白自己的做法代表着自己代表的快递公司接受了诈骗者的订单。
发件不实名,揽收也不验收,都是违反管理规定的。
但是,在一天之内就有超过万单涉诈包裹利益的趋势下,他们仍然选择不顾邮政法和行业管理条例。
02
月收入35亿的韵达
回应被调查
就在今早 (3月20日) ,大云回应子公司被立案调查,公告称,
2025年3月19日,全资子公司上海大云货运有限公司收到行业主管部门关于上海大云货运有限公司立案调查的通知。公司在收到通知后非常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工作专班进行内部调查。
针对公司加盟网点快递服务阶段存在的管理问题,公司已立即部署整改工作;后续公司将继续加强对加盟网点的管理和控制,提高快递检查流程,加强对加盟网点的培训,提高识别伪装物品的专业能力。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同时,大云股份发布公告称,2025年2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35.37亿元,比上年增长45.32%。
而且与这一数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万个诈骗包裹的传出。
2024年4月,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部门就浙江义乌韵达品牌快递公司违规处理客户退货问题进行了采访。
又是去年十月,其加盟公司齐齐哈尔富鑫禄货运代理公司因为谎报实名收发信息被罚款7000元。
实际上,韵达快递的问题,其实并不新鲜。
还有一些分析认为,韵达这次被调查,是杀鸡榜样,抓典型。
近年来,快递业一路狂奔,从“四通一达”到顺丰京东,价格战打得不亦乐乎。
谁能把快递送得更便宜,谁就能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问题在于,快递业的“低价策略”不依赖于精细化管理,但外包、加盟、压缩成本。
简单地说,韵达的方式,就是总部控制品牌和部分管理规则,实际操作就交给全国各地的加盟商。
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而喻:总部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分支机构,不需要承担运营成本,也不需要对每个网点的运营情况负责。
快递业竞争激烈,加盟商为了生存,只能拼命降低成本,增加业务量。
这一重规模,而轻管理模仿最终导致的,就是安全管理的破绽百出。
而且,这些加盟商通常都是“能人上位”,谁能交钱,谁有资源,谁就能获得加盟资格。
对是否有管理水平,能否达到合规经营,这是后话。
快递业的“黑网点”问题早已屡见不鲜,甚至有些加盟商为了提高利润,默认或有意放任非法收发。
诈骗宣传资料可以进入韵达的收发渠道,并非意外,而是一种必然性,。
03
顾客愤怒地斥责诈骗包
元凶仍在逃
"我以前收到过几个邮政快递包,里面有骗子扫描的诈骗信息"
"我说,昨天怎么给我发信息,说我的快递怎么样?我去问快递站,说是诈骗包。"
事实上,这些诈骗包裹的罪魁祸首还在海外交易,要彻底根除,是非常困难的。
而且快递公司的管理疏忽,以及加盟商的放任,使这些诈骗包有缝可钻,有利可图,趁虚而入。
所以,为什么快递行业的加盟制度如此难以控制?
正如前面提到的,与维护行业规则相比,加盟商的核心目标是赚钱。
它们赚取的是送货费和寄件费,但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利润极少。
要活下去,他们常常会在“灰色地带”里游荡。
比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一些来历不明的包裹,或者干脆和罪犯形成默契,睁大眼睛假装迷茫,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即使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规范,也很难保证加盟商严格遵守。
更有甚者,很多网点根本不受总部的直接管理,甚至快递公司自己也不清楚某些网点的运营情况。
出了问题,如何划分责任?
是加盟商的问题,还是总部?
一般情况下,总部与加盟商相互推诿,监管机构鞭长莫及,消费者维权无果。
此外,快递行业的违规成本较低。即使一个加盟商因为非法收发被查处,他也会关门换个名字,然后开个新网点继续经营。
就电子商务而言,当违法成本远低于利润时,市场就不会真正变得健康。
监管机制跟不上市场扩张的速度,商业模式的创新通常会绕过安全红线,而消费者的利益总是最难保证的。
诈骗宣传资料进入快递渠道,最终受害者是谁?
不管是电信诈骗,投资诈骗,还是各种假冒伪劣商品,最终都依靠这些“快递小广告”来找到目标客户。
很多老人看到快递送来的宣传资料,以为是正规的平台,自然就放下了戒心。
所以一些快递公司,成了诈骗者的伙伴。
写在最后
大云的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实早就存在了,只是今天最后被放在聚光灯下,被消费者看见。
值得注意的是,快递业的加盟制并非原罪,而是商业模式的创新。
但是,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管,这种模式将成为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是公司利润的增长,另一方面是消费者权利的忽视。
任何行业的繁荣都不能建立在缺乏规则和监管的真空之上。市场经济可以鼓励创新,但不能放任混乱。
快递业的加盟方式,是时候进行改革了。
假如让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今天就是韵达,明天就是另一家快递公司,
后天,也许就是整个快递行业客户的信任崩溃了。
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电商前线”,作者:钱游,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