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最新店露出水面,1店露出水面, N号仓库要来了?
2024年底,在内部信中透露,在聚焦“盒马鲜生”和“盒马NB”两项核心业务后,盒马今年在业态变革和战略聚焦方面不断采取行动。首先,不久前,盒马X会员店进行了重大调整,宣布关闭了一批门店,数量从高峰期的10家减少到5家。如今,在业态深化方面,盒马又出现了“招式”。
最近,盒马首次进入河北(唐山、石家庄)和天津,据《联商网》进一步独家了解,盒马正在酝酿一个新的变革店—— “N仓”,即一家盒马鲜生店。 多个前置仓库,这个新店型就是落户天津和唐山。
据了解,这家店和山姆有相似之处,但不是同一组逻辑。山姆是爆炸逻辑,主要关注明星单品。 品质生鲜 首选标准产品(食品) 非食品),盒马是情景逻辑,主要推广一日三餐的烹饪场景。 即食场景,提供全温(热出来) 常温 冷藏 冷冻)食材及即食商品。
上海创可呈创始人&首席顾问张国宏近日发文指出:“无论是大型O2O还是小型前置仓,最终肯定会进入1店。 N仓模型。”如今,盒马在华北市场探索新店的落地,似乎印证了这一理论的准确性。那么,零售的最终形式是“一店”吗? “N仓”模型怎么样?
最近市场上不断传来积极的信息:盒马、丁咚买菜实现年利润,象超市单季盈利,简单重启全国扩张。这些标志性事件的背后,是生鲜跑道经过十年的试错,终于触及到了规模效应临界点的阶段性成果。
但行业共识尚未形成:当补贴退潮,资本回归理性时,生鲜O2O和前置仓模式能否突破“高成本-高毛利”的脆弱平衡?未来十年,哪种商业模式可以在毛利率和成本率的博弈中建立可持续的竞争壁垒?
通过对行业龙头企业实践路径的对比分析,《联商网》结合技术变革趋势和对行业人士的采访,系统探讨。“1店 N仓模型理论逻辑与实践价值,揭示了零售业态进化的底层规律。
01、稳定平衡毛利率和费用率
1、启发三档费率模型
零售业的本质是“毛利率覆盖费用”的高效游戏。按照全球零售史规律,开创者往往从低利率(如Costco会员店)入手,通过完美的效率改变传统的高利率模式。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由于组织熵的增加,企业内部费率会上升,最终会被新的低利率方式所取代。这一规律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仍然有效。按照张国宏的观点,毛利率和费用率可以分为三个等级:
·低档(≤20%):凭借供应链垂直整合和会员粘性,山姆会员店、盒马NB等优选业态实现了最佳费率。
·中档(20%-25%):其它超市如永辉、大润发等都处于行业平均水平。
·高端(≥25%):由于履约成本高,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高线上率企业陷入了火爆的费率。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盒马鲜生和丁咚杂货店购物的综合费率高达27%-30%(包括7%-9%的家庭费用),但如果去掉业绩成本,与传统零售相比的费率在20%左右,但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业内人士张扬认为,盒马的“高质量、高价格”战略本质上是通过差异化服务构建一条环城河:中高收入客户愿意为商品质量(如盒马日鲜系列、有机系列)、支付溢价为履约确定性(30分钟),形成“高毛利-高投入”的稳定平衡。
2、解构和重构成本结构
新鲜O2O和前置仓模式的关键区别在于流量获取的逻辑成本结构。数据显示,前置仓模式虽然毛利率很高,但要承担更高的流量获取成本(推送成本占15%)。;O2O模式面临线下拣货线路与客户线路冲突的效率问题,上海店铺线路交叉导致业绩效率下降20%。这种结构性矛盾促进了行业向混合模式的演变。
02、自动驾驶重构行业格局
1、履行成本的颠覆性变革
在整个即时配送行业,目前骑手成本占家庭成本的80%以上,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将重构行业成本结构。以丁咚杂货店购物为例。如果自动驾驶使履约率从8%降低到3%,年销售额100亿元的公司可以节省5亿元的成本,相当于毛利率上升5%。%。这一成本优势将推动行业向“高质量中价”转型,加速对传统零售业的全面替代。
2、蝴蝶效应的情景重构
自动化驾驶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重塑了消费模式:
·及时性需求爆发:30分钟的服务半径从3公里扩大到5公里,覆盖更多潜在客户。
·计划性消费升级:消费者可以通过AI算法实现“每周订单” 搭配采购“日备货”,提高客户单价。
·离线体验价值重构:实体店从交易场所向体验中心转变,加强品牌认知与情感联系。
03、1店 N仓是业态进化的终极方向?
1、当前瓶颈突破的方式
·大店O2O的痛点:盒马鲜生上海店日均拣货线与线下客流交叉,导致业绩效率下降20%,前后仓(如金桥店)被拆分。 5个卫星仓库),可以提高订单密度。
·前仓天花板:上海丁咚杂货店的价格比盒马低30%。通过社区体验店试点,客户单价可以提高15%-20%,流量获取成本可以降低12%。
·山姆的启发:它的“仓储店” 长期计划性采购(线下)和短期即时需求(线上)的有机融合已经完成。
2、1店 N仓的协同机制
·大店的战略定位:作为品牌体验中心和流量枢纽,用户粘性可以通过定期会员福利(如烘焙课、海鲜烹饪演示)增强,线上客户数量可以增加。
·前置仓库的效率革命:5个卫星仓库在3公里半径内布局,平均每日订单突破2000单,履约成本降至2.5元/单,可比传统模式降低40%。
·数据中台赋能:AI算法可以即时准备库存和运输能力,实现动态定价(如晚间生鲜折扣)和智能分仓,订单履约准时率可以提高到98.5%。
3、1店 N仓模型的核心竞争优势和挑战
·成本结构: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供应链和履行成本;
·用户粘性:以多样化的商品(如自主品牌)和无缝感增强回购;
·技术壁垒:数据驱动的精细化操作能力。
但是这个模型仍然需要处理两个挑战:
一是资本投入门槛:山姆单仓建设费用超过百万,中小玩家难以复制;
第二,区域适应性:一线城市的高密度需求和下沉市场的分散需求差异化策略,如朴朴在华南、丁咚在华东地区深耕杂货购物。
04、最终推演的竞争格局
1、传统超市的转型路径
永辉、大润发可以依靠现有门店改造成“体验中心”,叠加前置仓网,实现“线下引流” 在线履约”的协同。
2、纯粹在线玩家的突破策略
丁咚需要加快线下布局,通过“仓店结合”提高客户单价。根据上海某在线平台的试点数据,在前仓周边1公里内设立体验店后,客户数量从52元增加到68元,回购率增加18%。
3、会员商店的扩张逻辑
利用高粘性会员基础,山姆、盒马可以复制“仓库店” 卫星仓库。根据深圳市场数据,山姆会员店通过前置仓覆盖周边社区,线上订单比例提高25%,会员续费率提高12%。
05、未来十年的三大趋势
针对未来十年的趋势展望,我们认为将呈现以下三大趋势:
1、技术渗透路径:AI驱动的需求预测、自动分拣系统、无人配送将降低成本,使“高质量中价”成为可能。预计到2030年,自动驾驶配送将降低60%的性能成本,推动行业进入全面数字化时代。
2、生态协同演变:美团闪电仓等平台化模式将吸引更多垂直品牌入驻,形成“直销” “第三方”混合供应网络,进一步降低边际成本。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将在可追溯应用领域重建生鲜供应链信任体系。
3、客户变化:Z世代对及时性和个性化需求的升级将重塑“人货场”关系。预计到2030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占生鲜零售总额的45%以上。
写在最后
所谓的终极方式不会出现在零售行业,只有适应时代的最佳解决方案。
张扬认为,尽管“无论是大型O2O还是小型前置仓,最终肯定会进入‘一店’ “N仓模型”这一观点是合理的,“1店 “N仓”模型不是零售的终极形式,而是当前技术条件下的阶段性答案。,伴随着AIoT、随着区块链等技术的突破,新的业态可能会诞生。因此,所有企业都必须构建“敏捷供应链” 数据驱动操作 在稳定的效率和感觉平衡中,用户价值深挖的核心能力不断进化。
另外,还有一些延伸思维值得大家关注:
1、怎样应对客户跨代变化:Z世代对及时性、个性化需求的升级,将如何重塑“人货场”关系?
2、如何垂直整合供应链:生鲜企业延伸到上游种植/养殖阶段,能否解决“规模不经济”的难题?
3、怎样适应监管政策的影响:反垄断和数据安全法规,将如何重塑市场竞争规则?
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未来十年中国零售业的版图重构。只有以最终的思维布局当下,才能在不断进化中抓住机遇。
注意:根据受访者的要求,本文“张扬”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新零售”,作者:木兮,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