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不够用,迪士尼盯上了宠物主人的钱包。

2024-11-22


题图 |《猫与爷爷》


宠物消费的主角从来都不是宠物,而是渴望摆脱孤独的人类。


迪士尼不但成功地将狐狸、熊、兔等小动物改造成了“印钞机”,而且还把粉丝家的猫狗培养成了“提款机”。


11月初,上海迪士尼乐园(以下简称“上迪”)推出了“达菲和朋友”系列宠物服装,包括头套、围巾、连帽衫和移动猫箱。猫穿着粉色和紫色的星黛露连帽衫,这让人们分不清它是被抠脸的星黛露,还是星黛露和猫的新组合。


在年轻人结婚率和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背景下,中国市场出现了类似日韩的宠物经济热潮。上迪的宠物系列只是热潮中的一个小浪花。


遇上迪士尼,我的狗“磕头”


迪士尼的算盘非常响亮,但猫和狗的心可能并不快乐。


尤其是,迪士尼宠物服的第一批受害者在销售后不久就出现了。


宠物主人在社交媒体上拍照,星黛露的兔耳头套把一只黑猫压得抬不起头来;当狗穿上奥乐米拉的连帽衫时,它开始疯狂地“磕头”,仿佛要求主人放手...很多猫狗被严重封住,四肢僵硬,眼睛没有光,默默地表演着安静的疯狂。但是在照片下面的评论区,几乎所有的高赞评论都是“好可爱”的赞美,以及询问价格和尺寸的细节。


上迪发布的可爱宠物系列价格并不便宜,其中达菲和朋友的头套和围巾套装149元,毛绒连帽服159元,宠物背包399元。同样是达菲系列,人类准备的发带价格是199元,只比宠物头套贵50元。



(图片/电商平台 @上海迪士尼乐园旗靓店)


不过没关系,因为萌宠系列从“头”开始,在选择商品的时候已经正中了迪士尼粉丝的心。


根据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运营数据,包括头带和帽子在内的头饰产品在度假区的所有商品类别中排名前五。就像人类的亲子服装一样,网友们也想和毛孩子有一套跨物种的“亲子服装”。


尽管价格昂贵,选款到位,但上迪这次的周边地区却口碑一般。小红书网友@米兰达胖吐槽产品设计不在乎。他们从两套迪士尼宠物服开始,但是衣服太紧,袖子太宽。习惯穿衣服的猫一穿上迪士尼连帽服就觉得emo,相当于浪费了300多元。网友@卿卿给家里的吉娃娃买了饼头套、围巾和衣服,拍照的时候大家都夸——但是在漂亮的照片后面,每次按下快门,帽子都会掉下来,根本戴不上。



(图片/小红书 @米兰达胖)


尽管猫狗不喜欢穿衣服,衣服版型也不够好,但是网友们对迪士尼的喜爱却没有消散。这次上迪推出的连帽衫只有S码和M码。于是,萨摩耶、柯基、缅因猫等宠物的父母纷纷向迪士尼官方隔空喊道,问为什么他们没有为自己的毛孩安排大码衣服。香肠狗的父母也表示希望迪士尼官方能够考虑延长版本。一件迪士尼连帽衫,让一些毛孩子的父母变成了伸张正义的“子涵母亲”。


为什么迪士尼宠物只有S和M,却没有L和XL?是不是宠物服装也试图制造身体焦虑,把小尺寸的时尚风吹进可爱的宠物圈?其实这大概就是“抢钱天团”的精准计算。


根据TF证券的研究报告,我国一、二、三线城市宠物主人饲养小型犬的比例超过50%。一方面,我国各大城市出台的文明养犬相关政策规定,大型犬和部分中型犬往往被列入禁养名单。



(图片/猫和爷爷)


另外一方面,小狗由于食物摄入量小,体型小,在日常开销和宠物店服务上都可以帮助主人节省不少。


也就是说,省下吃饭洗澡的钱,正好可以花在宠物打扮上。正如最新评论所说:“普通人养一只5万元的狗,足够长到狗离开,但养一个5万元的孩子只是开始。”与养孩子相比,养猫养狗要花很多钱,但也要花很少的钱。


上迪只有S和M的宠物服是猫狗通用的。一些宠物主人发现他们的猫不能穿连帽衫,所以让他们的小狗试穿正好。所以上迪不是没有能力做出不同尺寸的宠物服,而是以最经济的方式瞄准了最多的用户群。


上迪宠物服的版型也许没有把握好,但收获了哪一种宠物却精心计算过。


宠物比孩子多,“它的经济”暴涨。


宠物究竟要不要穿衣服?宠物圈里一直存在这种争议。


在某些情况下,宠物穿衣服很重要。在寒冷的冬天,短毛或无毛的宠物可能会冻得瑟瑟发抖。穿衣服可以帮助孩子保暖,防止感冒。公猫绝育后,穿保护伤口的绝育服也可以避免术后伤口感染。


更多的时候,宠物服装不仅起到了功能性的保护作用,也成为了一种突出主人审美品味的形式。约克夏犬Mr被奥黛丽赫本迷住了。. Famous、得到老佛爷Karl Lagerfeld最喜欢的蓝眼猫,以及平时出现在时装秀上的猫狗...这些宠物是主人的潮流延伸。


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在《制造宠物》中写道:“宠物是一个缩小的存在,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文字上。它主要满足主人的虚荣心和快乐,而不是生存的基本需求。”



(图片/流浪猫鲍勃)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服装上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和价值观,同时进一步激发自己对自己喜欢的东西的热爱。主人喜欢穿衣服,猫可能有一柜碎花裙和酷背心;宠物主人喜欢户外,狗自然有一些防水的外壳,风雨无阻。


随着人们宠物情绪的深入,人们愿意通过衣食住行等消费来表达对宠物的爱和关怀。近年来,精致的宠物饲养逐渐成为宠物消费市场的新趋势。从高端猫粮、保健品到智能饮水机、宠物玩具,人们认为宠物需要越来越多的新奇事物。


今年双十一期间,宠物主人一边囤积需要回购的猫粮和狗粮,一边考虑因为季节的变化,给“毛孩子”添置新的暖窝和冬装,宠物周围再次成为电商消费季的爆款。根据电商平台天猫的消息,今年双十一自10月21日正式上市,仅一小时就有15个宠物品牌成交额突破千万;4小时销售,658个宠物品牌成交量同比翻倍,659个品牌订单量同比翻倍。[1]


近年来,高高在上的奢侈品牌也愿意为宠物弯腰。古驰在宠物碗、喂食垫、项圈、迷你宠物床、旅行包等宠物用具上印上了经典的“双G”logo,而快时尚H&M和老钱代表拉尔夫·劳伦,都为宠物狗推出了时尚服装。



小型Herbarium印花宠物碗在Gucci宠物系列下。(图/Gucci官网)


养猫狗代表着“猫奴”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关注。对于有毛孩子的家庭,即使选择驱蚊喷雾等小物件,也会特别注意选择天然成分,防止对宠物造成刺激。宠物饲养群体逐渐成长,过去禁止宠物进入的一些商业场所也开始改变规则。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BFC有100多家宠物友好的餐厅和商店,每个人都可以和宠物一起吃饭和购物。广州天环广场提供租赁宠物推车、携带宠物专用电梯等服务。成都大悦城空出700平方米作为配套面积,满足宠物饮用水和排泄的需要,并不时举办以宠物为主题的社交活动。这些“宠物友好”的地方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了带宠物出去的时光。


宠物走进宠物主人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前人们喜欢在朋友圈晒宝宝,现在社交媒体更多的是晒自己的“毛孩子”;以前宝妈们坐在一起讨论哪种奶粉不容易生气,现在宠物主人忍不住聊到哪种猫粮可以减少眼泪;以前期待孩子的成功,期待女人的成功,现在忙着抓毛孩子进行社会教育,想象自己的金渐可能会变成“先天直播圣体”。



小狗NEVER李佳琦直播间。(图/@李佳琦Austin)


投资银行高盛今年8月发布的报告预测,今年年底,中国城市宠物总数将首次超过4岁及以下婴幼儿数量;到2030年,中国的宠物数量将超过7000万,而4岁以下的婴幼儿数量将减少到4000万以下,宠物数量可能是婴幼儿数量的两倍。


报告中加入了“预测”、“城市”等限定词,不能完全反映全国数据。此外,报告普遍看好宠物市场,结论也有选择性。然而,中国宠物饲养量的快速增长显然符合人们的日常感受。


宠物消费的主角,从来都不是宠物


看似不可思议的答案,现在正在成为东亚的一种浪潮。国际投资银行之所以如此关心中国宠物和婴幼儿的比例,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东亚圈另外两个中国宠物经济发展的惊人轨迹。


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2020年4月1日,日本宠物数量已超过中国15岁以下儿童数量。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当地宠物数量迎来了新的增长浪潮。


与宠物狗的数量相比,日本宠物猫的增长速度更快。《日本华侨报》的一篇文章指出,像安倍经济学这样的“猫经济学”已经成为日本社会最热门的社会现象。据悉,当天东京日经225指数突破历史高点的消息并未掩盖“猫经济学”的热度。



(图片/猫和爷爷)


据日本宠物食品协会统计,2023年,猫的饲养量增加了约37万只,总数达到907万只,每只猫的年平均成本超过12万日元(约5623元人民币)。这种消费方式还不包括猫咖、猫写真等其他消费方式,或者以猫店长、猫站长为网红导向的文化旅游消费。通过对关西大学名誉教授宫本胜浩的分析推算,该猫全年经济效果超过2万亿日元(约937亿元人民币)。


在日本,花钱给宠物可以算是近30年来的一种新现象。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20世纪80年代末,喜乐蒂牧羊犬、哈士奇等大型狗是日本家庭最受欢迎的宠物。千禧年前后,人们开始喜欢养小狗,如腊肠犬、贵宾犬等。首先是宠物狗的小型化,然后是宠物猫的盛大出现。这些变化都反映了普通人宠物观念的变化:宠物逐渐从照顾家庭的工作角色跃升为“家庭成员”。


既然是“毛孩子”,主人自然愿意像养孩子一样花钱。日本的宠物食品开始根据年龄和类型进行细分。2009年,日本开始实施《宠物食品安全法》,规范宠物食品中的原料、盐、有机无添加剂。这项法律在世界各地都属于少数民族,也可以窥探“宠物”在日本社会的特殊地位。



(图片/《咕咕是一只猫》)


日本儿童化和未婚主义的加剧也迫使一些婴幼儿产品商家将注意力转向宠物产品,创造“有的没有”的消费需求:传统婴幼儿品牌推出宠物手推车,服装品牌用适合婴儿皮肤接触的面料制作宠物服装,房屋公司开发含有猫淋浴的房屋,科技企业推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猫痛监测仪器”...其他孩子有一些用品。自己的猫狗也会有相应的钱。


面对日本的韩国逃不出毛茸茸的魅力圈。随着韩国生育率的反复下降,代替孩子陪伴的宠物已经成为韩国年轻人的最爱,韩国宠物市场的规模也在赶上婴幼儿市场。韩国总统尹锡悦大喊,如果他再也没有孩子,韩国会灭绝。另一方面,他和妻子没有生孩子,继续养五只猫和六只狗。


当中国的结婚率和人口出生率下降时,我们会有日本和韩国这样的宠物热潮吗?毕竟,在中国年轻人眼里,“养宠物”可能不仅仅是养宠物。


(图片/猫和爷爷)


当代年轻人从小学习,导致学生休闲时间被压榨。城市里的钢筋混凝土也隔绝了更多与邻居的社交机会。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维持人际交往,长大后很容易产生社交倦怠和社交恐惧。


在人均社会恐惧的时代,宠物已经成为拉近人际关系的法宝。或者保安邻居认出狗,却认不出狗主人。类似的小故事层出不穷。来自世界各地的“猫奴”可能一开始因为跟团买猫砂而加入群,后来成为志同道合的线下朋友。


“吸猫舔狗”是当今年轻人情感安慰的替代品。每天2:11生活,下班回家一个人。但是养了猫之后,每天下班开门的时候,脚上都会粘着一个“小可爱”,工作一天的疲惫瞬间就治愈了。据央视统计,中国74.15%的18至25岁的年轻人想养一只宠物作为伴侣。



(图片/猫和爷爷)


宠物消费的主角从来不是宠物,而是渴望摆脱孤独的人类。在《单身社会》一书中,艾里克·克里南伯格称大城市孤独人口比例大于家庭数量的社会为“单身社会”或“孤独经济”。在经济学家眼中,“宠物热”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孤独经济的衍生品。


莫利斯在《亲密行为》中指出:“既然我们最亲近的人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那么在陌生人中间寻找亲密接触就太危险了,那么我们也可以选择宠物作为我们自己的亲密替代品。”如果你去迪士尼乐园买一个自由的好童年,那么围绕宠物的消费就是一种缓解孤独的好心情。


参考文献


[1]2024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快乐旅游趋势报告中国研究院.2024-06-13


[2]新华网.从“吃喝”到“玩” 2024-11-10,宠物“周边”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3]梁信.背靠不断消费升级的“猫奴” 21世纪经济报道,奢侈品掘金千亿宠物市场,2022-07-09


[4]宠物看日本(上)猫狗超儿童.日本经济新闻,2019-06-27


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晓洋,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