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可以使用手机 7 2008年,这款手机新规对消费者来说太棒了吧?

2024-09-24

欧盟一直在打击互联网和电子产品的控制。因为欧盟,苹果不得不将手机接口改为手机接口。 Type-C,与此同时,开放第三方应用侧载,如谷歌、Meta 等待美国互联网大佬,也没有被罚款。


去年,欧盟通过了两项针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法规,以减少电子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对环境的污染:能源标签法规”和“生态学设计法规”。


对于欧洲消费者来说,最明显的感知是自我感知。 2025 年 6 月 20 从那以后,手机和平板电脑,都贴上了能效标签。



我们都熟悉能效标签,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开始在欧洲使用。2004年 2008年,我国通过法律规范能效标签的应用,如今,家用电器、电脑、显示屏等商品都可以看到。


能源效率标识的作用,是指导和帮助消费者选择高效节能的商品,为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


购买空调、冰箱、洗衣机等耗电量大的家用电器时,能效标识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相对来说,电子数码产品的能效标识存在感要低得多。


另一方面,能效标志也为许多政策的实施提供了量化标准,例如最近在JD.COM进行的“政府以旧换新补贴”, 等级能效商品补贴 20%,2 等级能效商品补贴 15%。



而且欧盟明年即将在手机上实施的手机能效标识,与我们常见的能效标识,有许多不同之处。


欧盟的手机能效标志不仅标记了能耗水平,还标记了电池寿命、自由落体可靠性水平、可维护水平、电池循环寿命和 IP 防护等级。



*图片来源@canalys


换言之,有了这个标签,手机的续航能力如何,抗不抗摔,能不能防水,好不好维修,一目了然。


对于手机续航要求高的客户,可以关注续航时间。像老狐这样经常摔手机的用户,可以关注自由落体的可靠性等级和可修复性等级。这些信息相当有用。



然而,这就是欧盟的自我 2025 年 6 月 20 日本开始实施,我国何时开始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贴上能效标签,目前还不得而知。


若能效标签早年实施,如高通骁龙。 888 和骁龙 8 Gen1 芯片手机很尴尬。


而且生态设计法规,要求手机和平板设计时耐摔、耐刮、防尘、防水;电池经过 800 次充放电循环后,最大容量不低于 80%;停止销售后,制造商 7 一年之内提供关键部件,而且必须在 5-10 在一个工作日内及时提供商品; 5 年度系统升级等...



简而言之,在设计之初,手机厂商就要保证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使用寿命,即使手机停止工作,也要保证客户的修理和维修能力。 7 年。


老狐还查了如何划分能耗等级,以智能手机为例,根据能效指数,(EEI)大小,可分为大小 A、B、C、D、E、F、G 七个级别。



EEI 计算方法也很简单,用手机测试的续航时间除以电池能量(电池电压)×电池额定容量),然后乘以 你可以得到1000。



EEI 实际意义在于每一个 Wh 电池能量支持手机续航时间。


举例来说,某款手机测得的电池寿命是 20 而且电池的标称电压是一小时, 电池额定容量为3.80V 5000mAh, EEI 便是 1.05,能耗等级最低。 G。


续航时间是老狐随便说的,与任何品牌的手机都无关。



事实上,与数字博主的检测标准相比,能效标志的电池寿命检测标准要宽松得多。数字博主评价数据设置为重度使用场景,如游戏、视听、社交媒体等。


而且能效指数的续航测试场景,大部分时间实际上都是待机。



测试方法是通话 4 分钟、待机 30 分钟,网页浏览 9 分钟、待机 30 分钟,视频流媒体 4 分钟、游戏 1 分钟、待机 30 分钟,数据传输 8 分钟、待机 30 分钟,视频播放 4 分钟……


这样循环,直到手机电量耗尽,最后续航时间再换算成小时。


每个人都认为欧洲明年实施的能效标签法规和生态设计法规是什么?


从出发点来看,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能效标签上的电池寿命、可维护性和防尘防水属性是有效的参考信息,生态设计法规也保证了手机的使用寿命。


不利之处在于增加了手机厂商的运营成本,最终由消费者支付成本。



此外,消费者购买手机时能源消耗等级的信息有多大影响也值得商榷。事实上,笔记本和台式机的能源消耗等级标签在中国已经存在。 2012 2008年开始实施,但是买电脑的时候没有人考虑能耗水平。


老狐暂时能想到的意义是,能耗水平在提醒手机供应链厂商,不要生产类似的“魔龙” 像888这样能效比较差的商品。


参考资料:


canalys:2025年,欧洲生态设计法规蓄势待发。 年度智能手机设计将迎来巨大变革


国家标准:微信计算机能效限定值和能耗等级


官网EuropeanUnion


一些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科技狐”(ID:kejihutv),作家:老狐,编辑:饿羊羊,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