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91岁的剧作家徐邈向剧中捐赠了文献藏书,三位院长为书店揭牌。
“这是我们爬了一辈子的网格。”91岁的作家徐邈在他用了半辈子再熟悉的书桌旁,仔细整理了旧东西,翻出旧文稿纸放在桌子上,笑着对上戏图书馆馆长李伟说。“这个放在这里挺好的。”
9月18日,在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徐英书店”正式落成揭牌。上海戏剧学院三位院长来到现场为书店揭牌。徐英把书、文献、奖牌、书柜、书桌等一屋子捐给了戏剧,从成都的家里搬来。站在这个温暖的“书店”里,徐英像回家一样亲近。
在上戏图书馆里,徐邈的书桌和书柜也是从成都搬来的。
“我这辈子的戏剧生活一辈子都被托付给了最靠谱的家庭。我心安理得,我很开心。”90多岁的徐邈穿着红色的裙子,微笑着看不到自己的年龄,说话时依然充满激情和感染力。面对上海戏剧学院几代老朋友和新朋友,她说,今天好像看到陪伴她60多年的女儿终于结婚了,找到了最好的家。
三位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共同为徐邈书房揭牌。
“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于2023年获得。作为中国当代戏曲界的创新剧作家之一,徐邈多次获得许多国家级奖项,如文华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在她60多年的编剧生涯中,徐邈的戏剧作品先后成就了12位演员成为梅花奖得主,这在中国戏剧界是罕见的。“无场次现代空台艺术”,为中国戏曲的时空自由和现代品格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尝试和案例。
终身成就奖牌中国文联。
在上戏举行的捐赠仪式和徐书店的揭牌现场,有很多上戏教授和几位戏剧系主任,除了之前的上戏院长。他们大多是60多年戏剧生活的老朋友、合作者,或者是她戏剧的研究者。
许多上戏教授齐聚徐邈书屋。
他说:“中国当代剧作家包含了几个大家都是中国戏曲的富矿,值得好好研究,徐邈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川剧和中国戏曲,她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她也是一个被低估的当代剧作家,我们对她的研究和宣传还不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中国戏曲学专家叶长海特意来到捐赠仪式现场,他也是认识几十年的老朋友。对他来说,这家书店对徐邈及其创作的整理,对于中国当代戏曲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
他说:“我们应该研究为什么徐邈先生在编剧方面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她是如何成为一名戏剧作家的,这值得学校从培养编剧人才方面学习。”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在捐赠仪式上表示,“我们必须收集和保护许多老师捐赠给我们的文献、材料和书籍。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好好研究和开发它们。所有这些东西都要系统地整理出来,包括数字化。使这些资料不但能让上戏的师生受益,也能让全国各地的研究创作者受益,我认为这是建书屋的根本目的。”
书屋一角,曹禺观看了徐邈编剧《田姐与庄周》后的题词。
上海60多年的婚姻
“我和上海的关系不断被切断。从1963年30岁开始,我第一次来到上海。直到今年我91岁,一个甲子60年过去了,各种不可分割的关系一直牵线在一起,亲吻。”在捐赠仪式上,徐邈谈到了自己半个多世纪以来与上海戏剧界和上海戏剧学院的各种渊源和故事。
剧作家徐邈向上戏图书馆捐赠了出版剧、表演资料和藏书。
1963 20世纪80年代,作为编剧开始在成都川剧院巡演《燕燕燕》和喜剧《秀才传奇》的徐邈来到上海,并在后台收到了戏剧人生的第一束花。20世纪80年代,作为成都市文化局副局的她,带着27个庞大的“观摩团”来到上海,驻扎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观看了“全国莎士比亚戏剧节”,并邀请胡伟民导演到驻地授课。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周端木、孙祖平、余秋雨、陈多、胡伟民、叶长海等教授去成都讲课或学术交流,与徐邈结婚。川剧《红楼梦》的创作团队,以胡伟民为首的上海著名艺术家,全力以赴,包括周本义、金长烈、韩生、萧丽河等。
2023年11月,徐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在杭州领奖前在上海呆了几天,在上戏图书馆认识了李伟教授。李伟是上戏图书馆长,也负责“现代戏曲研究中心”。他回忆说,那次见面令人难忘。“当时,徐老师带着新出版的《自由飞翔-徐迪戏剧代表作》来到图书馆,现代戏曲研究中心的研究生们来和徐迪交流。叶长海老师也听到了这个消息。现在交流的地方就在徐邈书屋的位置。那天下午的气氛很热烈。学生们有无尽的问题。徐老师也很有活力。从下午3点到昏暗的灯光,学生们不情愿地离开了。”
上戏图书馆门口的海报。
一生藏书资料全部捐赠上戏。
今年年初,在很多朋友的建议下,91岁的徐邈开始考虑如何安排自己的书籍和资料。许多图书馆和相关机构抛出绣球花,并热情邀请他们。然而,在川剧艺术家田蔓莎和李伟的共同努力下,这些书籍资料终于来到了戏剧《定居》。
一些藏书和证书。
田蔓莎是“二度梅”获奖者,文华表演奖第一,涵盖了戏曲演员的各种最高奖项。曾经的获奖作品是徐邈为她的编剧创作的《死水微澜》,这部剧仍然是川剧历史上的一部里程碑作品。生活中,两个人有着同样的感情和母女。“她叫我生气的女孩,我叫她香木材的母亲,徐邈给了我艺术生活。”
田蔓莎,曾担任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的田蔓莎,在得知徐邈开始考虑收藏书籍时,想了想,觉得去戏剧图书馆是最合适的地方。“有这么多参考文献,需要懂戏曲的人来整理。而且这些信息放在戏剧学院,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价值。”
田蔓莎和李伟的想法一拍即合,上戏院长黄昌勇也全力支持。徐回忆起自己与上戏60年的爱情,以及一年前在上戏图书馆难忘的事情,他也欣然同意。
通信中有李伟、田蔓莎的捐赠事宜。 ,“因为我一直对上戏有着不可割舍的友谊,所以,把我的书捐给上戏,也符合我内心深处的一种美好愿望。和上戏多年的缘分,以及你和李伟馆长对我的爱和关心,让我下定决心把我这辈子出版的一些书和我家的一些藏书捐给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让这些书能给上戏的学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位于上戏图书馆3楼的徐邈书房。
8月中旬,蜀地最热的夏季,上戏图书馆采编室俞永杰先生飞往成都。经过三天的包装和拖延,8月21日,有67箱书籍和文献,6组书柜全部运往上海。所有的书籍都是在暑假完成的。叶长海教授还为“徐书店”这个话题写了一块牌匾。
徐邈,田蔓莎,荣广润,韩生(从左到右)。
他说:“这件事开启了上戏图书馆的先河,但它做得很好,这种模式将来可以继续尝试。原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舞美设计师韩生教授表示,这些参考文献和表演形象不仅是她的作品,也是一代戏曲创作的生态。它反映了整个戏曲创作迭代共存的历史,非常珍贵和难得。在上戏中,这些书籍和资料不仅存放整理,而且获得永生。
原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文艺评论家荣广润教授也认为这是上海戏剧学院的一件大事,她更佩服徐邈老师:“徐老师60年来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中国戏曲的现代化。她的作品表现出极大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至今仍保持着活力。上海戏剧学院应该感谢徐的老师,希望她的书能在上海戏剧学院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