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祥物

2024-09-17

中秋节,天高气爽,皓月圆亮,果饼飘香,到处都是“人月双圆”的祝福和温馨祥和的节日气氛。


在一系列石英祥物的帮助下,中秋节的嘉庆气氛,比如: 月宫纸、月宫人、子孙莲藕、和合莲、荷花瓣瓜、团圆酒、小摆设、塔香、塔灯、观音灯、月饼、芋头、兔子、月亮菜等。


《吴郡岁华纪丽》卷 8 载:


吴俗中秋节,别人各设炉香灯烛,供养太阴,纸肆市月光纸,绘月轮桂殿,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极工。金碧辉煌,为亭亭玉立,广寒清虚之府,这叫月宫纸。又以纸绢为神,有冠带,列素娥于饼上,这叫月宫人。取藕生枝的人,这叫子孙藕;莲花不空房的人,这叫和合莲;瓜大的人,细如女墙,这叫荷花瓣瓜。……士女围饮,这叫团圆酒。…豪家门首,供列小摆设在几个案例中。凡盘台桌,卤簿仪仗,博具乐器,人间所有应用之物,都缩小到径寸,精致异常,盈千累百件,无不称之。


以上一切,要么是俗信物品,要么是石英食品,要么是奇巧玩物,都成了节日里的祥物。


烧塔灯和烧塔香也是中秋节的习俗。塔灯用瓦折成浮屠,四周点燃灯笼,或者用聚柴点燃瓦塔,使塔身通红。塔香是用线香编织而成,层次分明,外围饰有红绿纸花。塔香插在香斗里,也叫“斗香”。吴曼云的《江乡节物词》中有一句话叫“心字烧了几寸灰,灵香请月轮打开”,说明烧塔的香是为了祈求月圆。


中秋节的食物也有吉祥的含义。月饼因形象团圆,取人月双圆之意。芋头,谐音为“遇”,以表相遇团聚。海州,姑爷在8月16日需要到岳父家翻动赏月时吃剩的芋头皮和果核,以兆夫妻幸福,多生孩子。女人拜月祭嫦娥,用的水果也有自己的说法。比如石榴被称为“开口笑”,柿子被称为“世代有子”,苹果被称为“安全果实”。莲藕温暖,永不分离,因为它们微微相连。


嫦娥


中秋节的女人有“摸秋”的习俗,就是去别人的瓜田菜园偷水果蔬菜,以求好运。汉族妇女以偷瓜为生。湖南侗族称偷来的菜为“月亮菜”,摘回大瓜和新鲜毛豆,代表孩子肥胖健康。年轻人也偷月亮菜,但他们希望仙女给他们幸福和爱。


北方儿童中秋节有供兔儿爷玩耍的习俗。兔子爷爷用陶、土、糖等制作,涂上粉彩,做成兔头人身形象,多披袍穿甲,坐狮骑虎。《兔儿爷》中清蒋士邈有“居然人身兔斯首,士家工商无不有”、“持钱入市儿喧闹,担头争买兔儿爷”这句话,可见一时之盛。传说兔、蟾在月中捣制仙药,自己当然也是仙物。所以,兔儿爷不仅是石英的儿童玩物,也是一种与中秋节祭月主题有关的祥物。


兔儿爷


乞子祥物


求子祈嗣是人生礼仪中非常突出的一种。它涉及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宗教观念、巫术规律和各种神秘信仰。在人口增长的追求中,它传达了对生命和生命延续的期待。在某些物体或事物的帮助下,求子祈嗣的目标总是充满吉祥的气息。求子祥物的组成部分有两个主要分支:自然物和人工物。其他物体的使用伴随着文化观念、社会风气和个人情感因素,使其物理性质与人性相结合,构建了物体和人类的文化逻辑。


食物和水果经常被用作乞丐的民俗。在吴地,人们把谷穗挂在初学者的床边,称之为“生孩子谷”或“结子谷”。许多稻穗种子表达了早生多养的祝福。


竹树也是一种多种植物,鲁南地区也被称为“竹树”。当地村民选择竹树作为婚床,以获得“连子”的好运。在吴歌中,竹树仍然是一种爱的东西。一首清代吴歌唱道:


认识奸情隔条河,双手攀登,望情哥,


妈妈问媛你看什么,我看着花在树头上结果。


歌曲中的“邈树”具有比兴的功效,以表达农村待婚妇女对婚姻与育儿的期待。


栗子、白果作为婚礼用品,也含有乞子之意。这样的喜歌在涟水县高沟乡流传:


栗子生来扁平圆润,出生于山西果木园,


新郎新娘吃了两个,当初产下了小状元。


白果生来两尖,外白,内鲜,


新郎新娘吃2个,明年生下女状元。


另外,瓜,尤其是南瓜,常被用作乞子祥物。老妇人在中秋月夜“摸秋”之俗,以偷瓜豆为“宜男”之兆。另一位好事者,摘瓜乘轿,吹吹打打地送到不孕妇家,名叫“送瓜祝子”。在民间剪纸中,我们还看到一个孩子拖着瓜,手里拿着旗帜,瓜站着喜雀的“送瓜祝子”图案。旗帜谐音为“乞子”,喜雀表“喜”,南瓜表“得子”。整个画面的含义可以解释为: 乞子得子,喜上眉梢。


送瓜祝子(剪纸)


动物也可以形成乞丐和祥物。《龙鱼河图》说:“在悬文虎鼻门上,要有官子孙后代,带印章。挂虎鼻门,周一,取烧作屑,与妇女一起饮用。二月中旬有孩子,生贵子。”这样,虎鼻就可以用来乞讨了。


蟾蜍由于肚大腰圆,全身痱子,生卵多,也成了多子之兆。八月十五,在苏中农村,大家捉蟾蜍,和茄子放在一起,用红纸包好,扔到新妇的床上。茄子也是多子之物,所以有祝子之意。民间艺术构图中,有“金钟扣蛤蟆”的主题,还有莲藕作饰品。和其它容器一样,金钟是子宫的代表,荷花表“连子”,蟾蜍表多子,可以看出,这张图是乞子祥物的叠加应用。


蛤蟆金钟扣(剪纸)


团圆饼


团圆饼是大江南北的农民在中秋节自炊自制的面饼,用来祭神拜月,还可以作为礼物和自己的节日食品。


与“月饼”不同,团圆饼是另一种中秋节食。光绪《丹徒县志》卷 4 曰: 中秋节买月饼、菱、莲藕、葡萄、榴等水果。又以面条为馅饼,这叫“团圆饼”。普通祭祀神灵使用团圆饼。江南丹徒县的团圆饼是一种面饼,明显不同于精致的月饼。


江北省扬州地区,老中秋节家家户户自制圆形烧饼。这种烧饼有两种,原料和馅料都不一样,名字也不一样: 包裹蔬菜馅的面饼叫“团圆饼”,包裹芝麻糖馅的米粉饼叫“子孙饼”,还有专门用来拜月的“供饼”。供饼一般做五个或七个,一个比一个大,拜月时迭为宝塔形,高高耸立,有接近月宫,承接月光的意思。自然,也有人不分团圆饼、子孙饼、供饼,因为在中秋节做饭,也就是统称为“团圆饼”。


中秋节做团圆饼,供团圆饼,吃团圆饼,和吃月饼、吃芋头等一样,本在月圆日取“遇合”之意。


团圆饼不仅用作节日饮食,也用作婚礼祥物。在苏北邈县,新娘嫁妆的针线篮或嫁妆盒应该放一个又大又厚的“团圆饼”,用面条做成。婚后第二天,婆婆或其他长辈从针线篮里拿出蛋糕,用刀切成一角一角,分发给邻家的孩子。他们不应该被粉碎,他们希望家庭和睦,早点生孩子。


团圆饼,从它的名字到应用,都显示出它作为饮食祥物的身份。


(摘自《中国祥物》中的《中秋祥物》)


陶思炎,中国祥物 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作者:陶思炎


文:陶思炎 图片:出版社提供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