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刚刚发布了最强CPU,AI 最高效率x86芯片PC迎来
x86芯片效率最高,应该是什么样的“开启方式”?
就在刚刚,英特尔给出一个答案——
英特尔®酷睿™Ultra 200VCpu系列。
△
话不多说,直接上亮点:
CPU最快:与上一代相比,E核快68%,P核快14%
最快的内置(built-in)GPU:全新Xe2图形微架构首次推出,平均值提高30%移动图形性能
AI性能最高:CPU、NPU和GPU的总算率高达120TOPS,直接提升AI感受。
最高效x86:整体功耗下降50%
极具兼容性:可以适应各种软件应用程序
所以,搭载英特尔®酷睿™Ultra 200V系列芯片之后,AI PC们的生产力还迎来了“成长”:
- 每个过程处理性能提高3倍
- 峰值性能提升80%
- 电池寿命近20小时
不仅如此,世界顶级的OEM和ISV也纷纷来到平台,例如谷歌、微软、联想、戴尔、惠普等等。
那英特尔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而这一“历史上最高效率”又是如何定义的呢?咱们继续往下看。
x86Cpu是历史上最高效的。
第一,我们需要注意的是,Ultra 共有9个Cpu,200V系列,CPU都是8核8进程,GPU和NPU的核心数量会有所不同:
在低功耗另一方面,这里更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英特尔对低功耗岛(Low Power Island)做出改变。
这就是Lunar Lake的核心数量和缓存量翻了一番(达到4MB和4个核心),E核由Crestmont升级为Skymont。
随后英特尔采用了各种电池管理技术(包括 Thread Director),利用这座低功耗岛,大大提高了低功耗的效率。
更有趣的一点是,从这里开始,英特尔就直接开始了。向高通猛开炮火,性能表现如下:
除高通外,AMD也没能逃脱被英特尔公开比较的命运。
比如在电池寿命另一方面,英特尔表示已经超过了AMD和高通。
其次,是CPU方面。
英特尔在CPU上采用了全新的结构,即4个Skymont E核和4个Lion Cove P核,官方显示的核心信息如下:
但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
那便是P核不包括超线程,实际上,这项技术允许单个CPU核心支持多个任务流程。
据英特尔介绍,超线程不会被采用,因为这将有利于芯片的整体集成。
尽管英特尔这次“4” “4”模型(8个过程,比上一代少很多),但是从性能结果来看,会比AMD和高通好很多。
之后是英特尔的CPU,内置GPU了。
这一次,英特尔首次亮相全新。Xe2图形微结构,不仅适用于集成图形领域,也适用于独立显示。
对比GPU特性更有趣。
首先,英特尔使用Ultra。 7 Ultra155H 9 288V在诸多游戏在Xe2的加持下,上进行了PK,提高了31%的性能。
不过,与高通相比,结果却如下:
高通X1E-84-10023款游戏不能运行。
在和AMD HX 370在比较过程中,Ultra 9 288V的结果是要快16%。
此外,光跟踪也是Xe2的另一大亮点,领先于竞争对手,RT性能提高了30%。
最后,Ultra 200V在AI性能方面。
正如我们开头所说,英特尔的总算率已经达到了120TOPS,其中GPU是67TOPS,NPU 48TOPS,以及CPU的5 TOPS。
在性能对比方面,与高通相比,Adobe也是如此。 当应用程序如Premiere和Lightroom时,显然要快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量子位与英特尔的交流过程中,英特尔是目前唯一一个与同行相比的CPU。、三个AINPU和GPU Engine可以实现均衡发展,这也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AI 所有的PC人都来到了平台
除英特尔此次发布“最高效率x86Cpu”外,现场的OEM和ISV也是不可忽视的亮点。
就拿OEM来说,它的数量太多了,从一张图片就可以感受到这种感觉:
几乎所有的AI 所有的PC都有参与:20多个品牌,80多款所有型号都配备了最新的Ultra。 Cpu系列200V。
不仅如此,谷歌、微软、联想、戴尔、惠普等。在发布活动现场,他们还上台表达对Ultra的看法。 期望200V能够上机,上服务。
同样,即使在场外,PK的味道仍然很浓。
例如,在demo演示区,英特尔拉着AMD现场用赛车游戏进行比赛:
高通当然还是不能落后:
据悉,首批配备Ultra 200V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将在9月24日上线。
但在此之前,我们也不妨多蹲一波实测结果。
One More Thing
除了Ultrar英特尔之外, 除了200V系列芯片,这次还发布了。Evo Edition标志。
据报道,获得标志的计算机需要严格的英特尔Evo。 Edition OEM系统验证流程。
每个型号都必须首先通过预评估,并且在通过后的六个月内接受。 10 各种检测标准。在此期间,为了满足英特尔Evo标准,将对该型号进行优化。
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量子位”(ID:QbitAI),作者:金磊,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