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小时巡回调解,帮助30户村民尽快住进新房

2024-08-29

“感谢法官的上门调解和耐心释放,没有您的热情服务,我们就能顺利入住新房!”在通州区张家湾镇梁各庄村的调解现场,李叔叔衷心感谢调解法官。


8月23日,张家湾法院法官团队“送法上门”,前往梁各庄村巡回调解搬迁继承纠纷,当场为村民处理矛盾纠纷,帮助村民尽快入住新房,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棚改搬迁项目引发纠纷


巡回调解“送法上门”


"我家本来就要办房本了,被安置人死了,这房本还能办吗?"


"我家前不久搬迁刚分了一套房子,可是分房的人死了,我们兄弟姐妹好几个,这房子归谁呀?"


8月炎热的夏天,张家湾镇梁各庄村解决纠纷的联系站前,村民们被包围着。大家说我一句话,焦急地问联系人搬迁后分房的问题。村级解决纠纷的联系站是通州法院四级解决纠纷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村民与法院之间的“连心桥”。村民会来这里寻求帮助,因为他们有任何矛盾和纠纷。


在安抚村民情绪的同时,联系人向他们了解具体情况,并积极向村里的包片法官反馈。原来,梁各庄村于2018年开展了搬迁工程。近年来,许多被搬迁人和被安置人去世,引发了许多继承纠纷,涉及如何办理大量房屋所有权登记的问题。


得知上述情况后,张家湾法院立即与相关行政机关联合会商,整理出梁各庄村涉及此类纠纷的30余起,并对家家户户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查。考虑到案件类型都是继承纠纷,部分案件当事人众多,张家湾法院决定集中处理这30起纠纷,指派徐明祺、金绍育、田小雨三组法官团队进行巡回调解,以减少当事人的疲劳,高效便捷地解决纠纷。


一家20口人突然发生分歧。


调解过程“一波三折”


由于当事人关系特殊,涉案搬迁补偿项目多,利益大,调解当天,不少当事人情绪激动,给调解带来了很大困难。


一位大妈大声说:“我妈也是被安置的,我妈去世了,为什么我不能分房?”


叔叔也没有示弱:“你为什么说?通常,我妈妈和我住在一起。我花了里里外外的钱,我照顾了人。宅基地也是以我的名义登记的。你怎么敢分?”


其中一个传承案件的当事人和家属共有20多人,包围了办公现场。由于老人的赡养,儿女之间已经有了深深的怨恨。这一部分被安置人死后,对于安置房分配给谁的名字,就更吵了。


承办法官金绍育见状,在引导当事人有序表达诉求的同时,耐心平复当事人的情绪。伴随着叙述,案件的前因后果逐渐清晰。原来,李某和王某育有七个儿女,包括李某一和李某三,梁各庄村的一处宅基地登记在李某名下。搬迁工程启动后,这里宅基地对应的安置房有4套,共有6人被安置,分别是王某、李某一及其妻子赵某、李某一闺女李某红及其丈夫周某、李某红闺女周某兰。由于李某、王某死亡,二人的继承人对遗产范围如何认定,财产如何分割存在较大矛盾。


鉴于双方的紧张情况,金绍育决定采取“背对背”的方式进行调解。通过交流,除了李某三、李某一以外的其他孩子都放弃了传承。随后,金绍育决定“一个个打破”:关于王某遗产继承,考虑到李某三继承了房屋的份额,不利于房屋的完整性,未来可能会在房屋的居住和使用上与李某某产生更多的分歧,于是提出了李某三继承份额的折中方案。至于赵的遗产继承,金绍育发现李某红的核心诉求是从四个安置房中争取自己和女儿的权益。于是提出了李某一继承王某、赵某遗产的安置房,其它安置房由李某红、周某兰继承。


听到新的调解计划,双方的情绪明显平静下来。金绍育“追求胜利”,结合民法关于法定继承的相关规定和梁各庄村搬迁政策,进一步解释了法律。两个小时后,双方终于达成协议,案件顺利调解。


历时6小时


调解30起涉搬迁继承案件成功


上述案件只是巡回调解的一个缩影。通州法院张家湾法院通过6小时的巡回调解,成功解决了30多起涉及搬迁和继承的纠纷。


“村级解决纠纷联络站为涉法涉诉纠纷开辟了新的出口,充分实现了‘府院联动’,将法治力量延伸到矛盾纠纷产生的链条前端。张家湾法院法官细致耐心的巡回调解,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件大事,让村民心中的石头落地!”在场的张家湾镇政府工作人员也由衷赞扬。


投稿:通州法院


标题:“6小时巡回调解,帮助30名村民早日住进新房”


阅读原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