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黑芝麻智能是智能汽车AI芯片的第一股?

08-10 13:02

街上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受到了全体员工的热烈讨论。在汽车行业,“智能驾驶城市”的对抗还没有完全停止,端到端和大模型技术已经成为行业最热门的话题。


智能驾驶开始由AI驱动,这是端到端智能驾驶时代的典型特征。同时,智能驾驶行业也争相部署大模型能力,拉高了智能驾驶上限——行业找到了“通往L4的道路”。


这是一个不好的时代,也是一个好的时代。汽车市场竞争是肉搏战,价格是肉搏战。然而,正是如此激烈的游戏也催生了技术创新,尤其是在智能驾驶领域:成本控制促进了对舱驾驶的结合。要推进L3和L4自动驾驶,需要引入大模型等技术变量,同时要求汽车公司投入前所未有的资源——每年数十亿资金。


而这条赛道的底座,芯片——无论是云训练芯片还是智能驾驶芯片,都有更大的机会产生:云训练芯片已经成为智能驾驶行业的硬通货,这是这款资源游戏的关键筹码,而车载AI芯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落地和实现能力。


尤其是大型进入汽车时,部署的参数直接取决于汽车芯片的能力。今天的行业主流芯片可以支持10亿参数的大模型部署,但显然远远不够快速提升汽车的智能化能力,达到百万量级。


国内芯片公司位于工业风暴中心,为这一智能演变浪潮做好了准备。特别是随着黑芝麻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开通招股,“智能汽车AI芯片第一股”将诞生。


根据公开信息,黑芝麻智能于7月31日开始招股至8月5日结束,并于2024年8月8日正式以“2533”为股票号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智能黑芝麻发行价格为28港元,售价37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10.36亿港元。


随着技术的涌动和IPO的资源杠杆,行业公司必然会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力。技术压力雄厚的黑芝麻显然占据了更多的先机。


为何是黑芝麻?技术学校的速度方法


黑芝麻智能成立于2016年,定位SoC(系统芯片)和基于SoC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所谓SoC,就是一个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内存在内的集成。I/O接口和其它关键电子元件的集成电路。


黑芝麻不是第一批弄潮汽车智能芯片的公司,但今天,黑芝麻不仅是第一家来到IPO门口的公司,而且在行业内也取得了优异的交付成绩。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黑芝麻智能是2022年汽车标准级高算力SoC的出货量计,是世界第三大供应商。到2023年,黑芝麻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将达到7.2%,这与2022年的市场份额(5.2%)相比有所提高。


而且这种投射收入也在稳步上升。根据招股书的数据,从2021年到2023年,黑芝麻的年收入分别为6050.4万元、1.65亿元和3.12亿元。几乎每年都有100%的增长。


成立时间很短,但交付稳步增长,最终获得汽车智能芯片IPO第一名。黑芝麻的速度与创始团队的硬核技术背景有关,产品做出的稳定决策也有关。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单记章,本科生就读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系微电子专业,大部分职业生涯都在豪威。(OmniVision),并且跟随公司一路从创业公司成为全球领先的图像传感器。



2016年,黑芝麻智能创办单记章回国,加入自动驾驶芯片跑道。


经过十几年的工程积累,黑芝麻几乎一气呵成地设计了智能驾驶芯片。要知道资源对创业公司尤为重要,高效的产品设计是速度和效率的前提。


华山A1000在2020年发布,是第一个支持L2的公司。 本地自动驾驶芯片,单芯片计算率58TOPS,并通过ISO26262功能安全产品ASILL B 满足ASILL最高安全级别的Ready认证 ASILL满足汽车行业最高安全等级的功能安全流程认证。 D要求。


到目前为止,华山A1000 吉利领克08已经成为SoC、合创v09、东风eπ007、东风eπ008等多款车型成功量产。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单记章曾公开表示,近年来,创业造芯没有遇到产品无效或战略上出现重大错误的情况。


特斯拉之所以能在行业内保持领先水平,一个核心原因是马斯克几乎没有做出大的判断和决策错误,从踢出Mobileye,开始自主研发智能驾驶算法,到自主研发芯片和4680电池,甚至推出一体化压铸车身技术。特斯拉几乎每次都点对技术树。


在今天的智能浪潮中,技术岔路口很多,成熟的时间也很复杂。一旦判断错了技术和行业的方向,就有可能进入一个巨大的战略困境。正是英特尔预测了错误的手机浪潮,高通摘下了水果。英伟达预测了AI技术的爆发,一举跃居亿美元市值公司。


一位技术老手掌舵队伍,是对商品进行高效决策和准确定义的保证。


黑芝麻团队的速度是“稳中求快”的代表。凭借稳健的商品,它在智能驾驶量产市场迅速增加了数量,帮助公司循环运营,这一步至关重要。


今天的市场正进入资源稀缺的时代,大大缩短了早期R&D投资的窗口期,再叠加了芯片落地周期长的特点。可以说,从产品设计到装货验证等R&D和商业流程,已经是领先的机会,卡住了大部分突破的位置。


豪华的投资阵容,如小米、蔚来、腾讯、吉利、博世等,也是黑芝麻智能技术和产品实力的一个侧面证明。


与此同时,随着新产品的推出,黑芝麻也在扩大更大的智能市场版图。


智能型电动汽车爆发前夕,黑芝麻做好了量产准备。


智能驾驶无疑是目前吸收汽车企业资源最多的业务之一。头部公司的智能驾驶团队每年都有1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智能驾驶本身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感受,增强中高端车型的竞争力。


持续下注智驾赛代,是黑芝麻的核心产品战略之一。


现在,黑芝麻已经凭借华山A1000家族SoC商品在智能驾驶市场,顺利出货。


除了华山A1000家族,黑芝麻还在投资A2000系列产品,性能更强。预计今年将正式出现全新的A2000家族,这将是 7nm 过程和超越 256TOPS 应对更高层次智能驾驶市场需求的计算率。


要知道,今天的主流智能驾驶芯片,单个价格往往达到400美元左右,加上1000万美元的入门R&D费用,已经是车企成本无法承受的重担。


正如理想汽车CEO李想曾经分享的那样,一套双Orin智能驾驶套件要花费4000美元,而特斯拉的套件要花费1500美元。


同时,华为余承东也表示,由于智能驾驶硬件的限制,华为的鸿蒙智能驾驶车辆只能卖到30万元以上,再低的价格也会赔钱。


对整个智能驾驶硬件的分析,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已经接近定型,激光雷达基本在3000元左右。主要价格差异实际上在于SoC和相应的域控。


在这一背景下,国内芯片公司正能凭借本土产业链的优势,迅速分享这块蛋糕。


动力电池行业长期占用整车成本的近40%。经过几年上下游的拉动游戏,成本终于大幅下降,现在接近30%的水位线。正是这条产业链的重塑,新能源汽车才在过去两年迅速普及,今年5月份市场份额突破50%。


巧合的是,作为智能电动汽车的另一个成本中心,智能产品系统也将面临重塑。而且主芯片将首当其冲。


只要智能电动汽车走向普及,成本就会不断下降,这个行业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因此,不难预见,自2025年以来,随着高速领航智能驾驶和城市领航智能驾驶的快速向中低档车型配置迈进,智能驾驶市场将迎来国产芯片的爆发。机会只留给准备好的公司。


除智能驾驶快速演变所产生的市场需求外,整车结构与市场相结合,也有巨大的需求空间。


如今,智能电动汽车无一例外。随着特斯拉对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重新设计,尤其是在成本控制行业的竞争压力下,技术整合已经成为主要需求。车辆公司对舱驾一体化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从高端品牌蔚来到比亚迪、吉利、零跑等公司,舱驾一体化结合架构受到高度赞扬。


在行业之前,黑芝麻智能几乎嗅到了商机,已经推出了武当系列的第一款产品——C1200,该产品采用了7nm的先进工艺,据报道,该产品的面积、功耗都比以往更小,但性能更好。


要知道,一个芯片的R&D周期往往需要3-4年。换句话说,早在2020年,黑芝麻的产品团队就会看到今天整车结构融合的趋势。从今天开始,这一步无疑是准确的。


黑芝麻的武当C1200产品不仅支持全车多样化的计算率类型,满足不同领域的计算能力需求,还覆盖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网关等不同领域,占据中央计算大脑的关键作用。


根据公开信息,武当C1200 SoC已经向潜在用户提供了武当C1200的原型,并且正在与知名汽车OEM进行进一步合作谈判。公司预计2024年将从C1200中获利,目标是在2025年之前实现大规模生产。


一手智能驾驶和一手结合,黑芝麻的产品矩阵几乎覆盖了核心跑道。它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之一,因为它已经实现了量产交付,或者即将移出交付。


根据公司信息,黑芝麻智能与东风集团、江汽集团、红旗集团、一汽集团、SAIC集团、吉利集团、合创汽车、SAIC通用五菱、博世、马瑞利、曹操出行、吉咖智能、保隆集团、经纬恒润、均联智能银行、托瑞安。、L3ADAS和自动驾驶感知系统解决方案开展了一系列商业合作;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领域,算法和图像处理技术已经布局和商业化。


当然,更长期的发展战略仍然是产业角色的定位、资源的聚集和产品技术生态的塑造。在这一点上,黑芝麻智能已经有了明确的部署。


坚持汽车智能芯片定位,智慧长期竞争


在百年电动和智能变革的浪潮中,最大的能量领域是产业链的价值重塑。随着新老产业链的变化,旧巨头开始落后,新公司成为头角。


而且这背后,核心基础就是公司要找到自己的行业角色,这样才能聚焦资源,不断地投入和迭代,最终走出竞争角斗场。


智能驾驶芯片跑道前景广阔,但也是一个高度集中的战场。全国乃至全球都不会是百花齐放的市场形态,而是高度集中在1-2个或2-3个区域市场。


如何找到合适的行业角色,将继续考验公司的掌舵团队。黑芝麻智能几乎从成立之初就把自己定位为“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公司”。


CEO单记章明确表示,黑芝麻智能定位Tier2专注于智能汽车SOC芯片领域。基于自主研发的核心IP,黑芝麻智能在芯片推出时间、性能和功能上处于本土领先水平。


当然,很明显,由于芯片产品本身的特点,客户很难通过只提供芯片来实现高效的商业化,还需要提供更完整的软硬件参考设计。


就像智能手机芯片供应商一样,只有通过参考设计,客户才能更容易使用芯片。


同时,汽车公司在产品落地方面有大量多元化定制开发的需求。为了满足客户多元化R&D的需求,黑芝麻一直坚持软硬件解耦的技术结构。


“有了不同的开发工具,可以直接定制和更换芯片上的每一层软件,让客户和合作伙伴可以基于黑芝麻智能的芯片平台在不同的场景下开发不同的产品,这样不仅可以给客户更多的灵活性,还可以借助合作伙伴的能力拓展更多的场景,从而实现更大规模的出货。”单章说。


这是一套经典的芯片公司战略,坚持汽车智能芯片的自我定位,而不是跟随行业主流路线,成为“全家桶”智能驾驶计划服务商。


事实上,不难发现,在高科技门槛领域,真正的工业巨头是“做得好,不做得多”的战略选择。台积电对于三星和电池市场的宁德时代对于比亚迪来说无非就是这样。


英伟达提供了样本。这家公司之所以在计算市场上横行,是因为它不仅在芯片本身的设计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围绕芯片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开发软件生态系统。而且一旦形成软件生态,就会成为深厚的粘性,长期保留客户。


现在,黑芝麻智能也在沿着这条“专而精”的道路构建自己的能力体系。


比如公司围绕芯片产品推出了山海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拥有50多种AI参考模型库转换用例,可以降低客户的算法开发门槛;QAT和训练后可以量化,保证算法模型的精度;支持动态异构多核任务分配,同时支持客户定制算法开发,完善工具链开发套餐和应用支持。能帮助客户快速移植模型,布局落地一体化流程等。


此外,黑芝麻还为自动驾驶市场推出了专门的瀚海自动驾驶中间件平台,这是一个基于华山系列自动驾驶计算芯片的智能驾驶平台SDK开发包,包括Target(SoC)SDK、SDK6(Host主机)端、Target(MCU)终端SDK,可以支持车端、路端和各种智能驾驶以及车路协同场景的开发。


智能驾驶市场正在迅速进入“端到端、大模型”时代,这是一款资源游戏,每年花费10亿资金。资源筹码自然会成为智能驾驶技术领域最大的必需品。据报道,经过评估,许多技术公司已经搁置了端到端的研发。


显然,芯片硬件和系统方案同步的路线需要重新审视。汽车公司的产业链理念也决定了未来智能驾驶技术的市场结构将是:汽车公司主导,各自统筹算法和芯片公司。这是一种非常积极和典型的成本模式。


智能化电动汽车行业从来没有如此激荡过市场,它拥有如潮的商机,也充满了竞争。


老舵手和新力量的变化,新公司和老巨头的对抗,最终胜出的方法并不多,无非是:清晰坚定的战略选择,扎实的技术和可量产的产品实力。很明显,黑芝麻已经准备好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