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浮雕散乐图》领衔,观看曲阳石雕中凝聚的历史瞬间。

07-27 13:08

该报获悉,“惠世天工-河北曲阳石雕艺术展”正在中国博物馆展出。展览选取了48件具有代表性的曲阳石雕遗产,包括汉、南北朝、隋朝、五代、宋元等。同时,展出了91件与时俱进、独特有趣的当代曲阳工匠的优秀石雕作品,试图充分展示曲阳石雕不同历史时期的气候面貌。


其中,重点展品包括五代“彩绘浮雕散乐图、彩绘浮雕侍图”,展现了十五人乐队表演的生动场景。


本次展览由中国博物馆与河北省文化旅游厅、河北省文物局、保定市人民政府、河北博物院、曲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


五代《彩绘浮雕散乐图》


展览现场


太行山,天下之脊,从北到南,连续奔涌。今天,河北大茂山继续向西折叠。“曲阳”因住在这座山的南部而得名。在河北曲阳,有句话叫“上升99,下到刚会走。说到雕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技能。”曲阳石雕起源于汉代,流传至今。1995年,国务院正式命名曲阳为“中国雕刻之乡”。


现场展品


曲阳石雕所用的当地富产白石,温文尔雅,纯净细致,既易受刀,又耐风化,是雕刻的良材,被世界称为汉白玉。自汉代以来,曲阳工匠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持续了2000多年,在佛教造像、宫殿陵墓甚至新中国大型纪念工程等诸多领域,服务于时代的需求,引领着时代艺术和技术的发展。本次展览分为两个模块:“闪耀千年”和“古韵今风”。选取了48件有代表性的曲阳石雕遗产(套),如汉、南北朝、隋朝、五代、宋元等。同时,展出了91件与时俱进、独特有趣的当代曲阳工匠的优秀石雕作品。


曲阳石雕是过去的、现代的、未来的。此时此刻,它连接了古代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传承,见证了当代工匠正在继续刀石奇迹。历史的瞬间也凝聚在这些精致的石雕中。


彩绘浮雕散乐图,彩绘浮雕服务图,五代
均长136厘米,高82厘米,厚23厘米。
直墓出土,曲阳县灵山镇西燕川村王。
河北省博物院藏


《彩绘浮雕散乐图》是本次展览的重点展品之一,出自曲阳县灵山镇西燕川村王处直墓出土的五代工匠之手。


王处直是唐末五代人,官拜义武军节使,是河北地区重要的藩镇将军。王处直的陵墓制度和装饰保留了晚唐陵墓的传统。唐代壁画和石雕人像具有浓厚的特色。墓室里画满了各种内容的精美壁画。在隧道和前后室,士兵、属相、娱乐、服务等几组雕刻装饰墙壁。由18块汉白玉雕刻而成,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局部的彩绘浮雕散乐图


局部的彩绘浮雕散乐图


《彩绘浮雕散乐图》采用彩绘浮雕的方式,展现了乐队表演的热闹场面。图中有十五个角色。右领导的女人穿着男装,戴着头,是乐队的指挥。他们周围的两个舞者正在表演舞蹈。十二名乐伎梳着高髻和发髻,穿着窄袖衬衫,裹着胸膛,肩上披着丝绸,长裙牵着地面,各自手持着聚会、聚会、方响、筝、琵琶和(bì lì)、乐器如横笛、定夺、座鼓等。前排演奏琵琶的女子发髻梳法比较复杂,似乎是全队的核心人物。乐伎人物外表饱满,表情专注,姿势各异,节奏丰富,真实再现了唐末五代乐舞活动的场景,也体现了古曲阳工匠精湛的雕刻工艺。


局部的“彩绘浮雕奉侍图”


局部的“彩绘浮雕奉侍图”


《绘画浮雕服务图》描述了一个由十四个人组成的团队。画中的女仆们的长裙掉在地上,动感优雅,分为三队。他们中的一些人拿着障碍风扇,一些人拿着各种生活用品,如水壶、灯笼和灰尘,生动地展示了五代贵族的日常生活。


五代彩绘战士浮雕
高度113.5厘米,宽度58厘米,厚度11.7厘米。
直墓出土,曲阳县灵山镇西燕川村王。
藏在中国的博物馆


画像是一对战士,是王处直墓隧道两侧的战士雕像,都是在长方形的汉白玉上高浮雕而成,整体设计一致。两名士兵戴着口袋,顿项外翘,肩上各立龙、凤,口中含有一颗宝石。身穿明光铠甲,下身腿裙较长,直至云头靴面。双手拄着一把环首长剑,各自站在麋鹿、神牛之上。军人造型英武,刻工精湛,色彩艳丽,甚至护项、山字披臂、护臂、束甲绊、抱肚等细节都有所展现。


这一对石雕目前收藏在中国中国博物馆。2000年佳士得美国纽约拍卖会上出现了一尊战士雕像(肩立凤鸟,脚踩卧牛)。经过中国政府的多次谈判,它最终被归还给中国。另一尊战士雕像(肩立青龙,脚踩麋鹿)由美国收藏家安思远先生捐赠给中国。


菩萨立像,唐
残留高度为158厘米,加座高度为188厘米,底座直径为38厘米
曲阳县修德寺遗址出土
河北省博物院藏


展览展出的威胁菩萨立像身材修长,脖子上有三个项圈,从丝绸到左胸,下身穿长裙,褶皱叠放,裙子上挂满了精致华丽的丝绸,站在仰莲台上,丰满圆润,身材婀娜。它脖子上的丝绸线条,上身华丽的项圈,丝绸丝带,优雅贴身的长裙,给人一种高贵典雅、别致优雅的感觉。


佛像,东魏
残留高度149厘米,宽度67厘米,厚度31厘米。
定州博物馆藏


造像为单尊佛像,颈纹两道,左手施无畏印,左手施愿印。内有僧只支,胸束带,带端下垂。外衣搭肘式佛衣。衣摆卷曲有三重,边缘呈回曲状。双勾阴线技术用于肩部和腿部之间的衣纹。佛背上刻有单阴线的衣纹。颈部下部和腰部各有一个长方形孔,应用于插挂头光或背屏。这尊佛像身材高大,身材强壮,雕刻精巧,是东魏造像中的杰作。


供养菩萨立像北齐-隋隋 定州博物馆藏
高度30.7厘米,座径5厘米。 出土定州市区


提供菩萨立像的支持 局部


供养菩萨雕像呈现的线条之美,开启了隋代雕像“曲折”的先例,被称为“东方维纳斯”,是中国佛教雕像中罕见的艺术瑰宝。


造龙树屏幕,如比丘尼员度弟子,双弥勒佛像坐像。
北齐河清元年(公元562年)
底座长61.5厘米,宽38.5厘米,通高77厘米。
建忠寺遗址出土于石家庄市北贾同村。
正定博物馆收藏


双弥勒坐在须弥的座位上,半结坐着。上半身是僧侣的支,披着长袍。后面有船形背光,背光上画着圆形项光和火焰图案。佛陀两侧有两个徒弟;两个菩萨站在菩提树外面的莲花平台上,两边盘龙盘绕。中间,两升龙和两个孩子举起一座小宝塔。七佛周围有六个优雅的飞天。须弥座下有两个站着的男孩,他们手里拿着佛脚。


发愿文:“河清元年8月2日,建忠寺比丘尼员度弟子等都是国主檀越,边方一切,七世西(息)忘(死)、师僧父母,过去见在,缘际道俗有形之背(类)敬造白玉弥勒,三尺七寸通光。他们愿意让命中注定的人永远值佛闻法,永远幸福地生活。建地建忠寺主贾乾德。"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期为3个月,持续至2024年10月。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本文根据中国博物馆、中国博物馆、过往报道综合整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