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空经济30强:谁在领先,谁在崛起?

05-31 11:39

低空经济正在拉开一场速度竞争。


近日,低空经济领跑者广东再次“放大招”,颁布了《广东省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建设世界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高地,低空经济规模超过3000亿元,基本形成了广州、深圳、珠海三核联动、多点支撑、多片发展的格局。


从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低空经济作为一个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到今年年初“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报告,各地纷纷争夺海滩低空经济的新赛道,这也搅动了城市的竞争格局。


五月二十七日,《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联合发布《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并公布了30个城市的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和30个城市的评价结果。据报道,北京和深圳的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分别达到83.49、77.28,领先全国,堪称全国低空经济领先城市。


“自去年底以来,低空经济的受欢迎程度一直在上升,本次发布的《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报告(2024年)》是低空经济领域首份城市产业数据调查报告。“火石创造首席执行官杨红飞解释说,报告围绕企业分布、融资、创新资源、发展环境等维度,对城市低空经济产业进行了深入挖掘,可以让外界更全面地了解低空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作为下一个带动经济增长的潜在“新引擎”,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产业水平如何?如何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找到多元化的跑道?这份报告可能会给出一些启示。


01 领军城市


低空经济的发展作为新质量生产力的重要代表,涉及企业参与、资本投入、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等多维互动。《报告》从四个维度评估了中国271个涉及低空经济产业的城市:公司聚集度、资本活跃度、创新聚集度和环境好感度。


该指数强调不同城市在低空经济产业中连接资源的能力。指数越高,城市在产业链中的聚集度越高,竞争力越强。


据评估结果显示,北京和深圳扮演着“领头雁”的角色,低空经济的“链接力”指数分别为83.49、77.28,与其他地区有着明显的差距。其中,北京在公司聚集、资本活跃、创新聚集等方面领先全国,而深圳在环境好感方面居全国第一。


不久前,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将低空经济培育成为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导示范产业,将北京建设成为低空经济产业创新之都和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它还明确了一系列具体的量化目标,包括努力在技术创新、标准政策、应用需求等领域形成全国领先示范,通过三年时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推动全市经济增长超过1000亿元。


深圳作为“无人机之都”,是中国低空经济领域的先锋城市。今年年初,深圳率先推出第一部《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以法律形式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占领低空经济高地。


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低空经济总值达到900亿元,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的70%,工业级无人机占全球50%,拥有1700多家连锁公司,其中61万架载货无人机飞行,全国航行规模第一。


“北京和深圳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从上游R&D到中间集成制造方面都有很好的基础。北京在科技资源方面更有优势,而深圳则以良好的发展环境逐渐形成产业生态系统。”杨红飞认为,低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科技资源,另一方面取决于产业生态。最重要的一点是产业链上下游能否形成集群。


这是深圳和北京领先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北京希望将低空经济培育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导示范产业;广东也在推动广州、深圳、珠海三核联动、多点支撑、多片发展的格局。这为发挥低空经济核心城市作用,促进产业群发展开辟了更多想象空间。


02 区域格局


“今天的低空经济产业,除了北京和深圳,其实很多地方,比如上海、广州、西安、南京、成都、珠海等。,也在导航、飞行控制等领域构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和一些特色场景。”在杨红飞看来,前面有一只“领头雁”、“集团军”在中间,低空经济产业已逐步形成雁阵式发展。


报告显示,46.66分别是上海、广州、西安、南京和成都的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44.49、43.45、全国第二梯队42.52和41.17。与此同时,武汉、杭州和苏州的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也位居前十,在低空经济领域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从低空经济公司的聚集程度来看,截至2023年底,深圳、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武汉、广州、南京、苏州、长沙的低空经济企业数量分别为325家、321家、180家、153家、145家、124家、120家、117家、75家,位居全国前十。


这些都是低空经济领域的热点城市。2023年10月,《绿色航空制造发展纲要(2023-2035年)》点名激励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成渝等优势地区开设“低空经济示范区”。如今,低空经济格局已经逐步形成。


在报告公布的30个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中,珠三角(深圳、广州、珠海)3个,长三角(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合肥、常州、芜湖、徐州、南通、嘉兴)11个,渤海(北京、天津、沈阳、青岛、烟台、石家庄、济南)7个,成渝2个。


这些低空经济热点城市逐渐成为各自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今年以来,包括广东、安徽、四川、苏州、沈阳、武汉、天津等多个省市,围绕低空经济发布相关行动计划或征求意见稿,各地低空经济竞争进一步加快。


其中,广东显然是最强大的。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超过3000亿元,重点关注广州、深圳、珠海的“三核联动”。


事实上,在业内人士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形成领先的示范作用,无论是产业发展模式还是区域协同策略。报告分析指出,深圳凭借自身的产业生态优势率先跑出了一个“闭环”,珠海在场景开放和应用方面做出了更多努力,而广州则在更深层次上进行产业改造,深化和扩大了“试点”。这样才能促进广东在低空经济领域的不断领先,也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区域“样本”。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地政府都把产业基金作为招商引资的“错误”,但产业基金也在低空经济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统计,安徽、江西、重庆、广州、贵州、武汉、苏州等多个省市都设立了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其中武汉提出,市区共同形成低空经济发展基金集团,总规模不低于100亿元;今年,苏州新签约了16只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总规模超过200亿元。



03 找准定位


总的来说,目前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机电产业链基本集中在长三角,电子产业链集中在珠三角,更多的潜在空间可能集中在运营情况和应用端。这也可以从30个城市的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分布看出一些线索,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高度集中。


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所理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优势王国文看来,虽然各地都在竞争低空经济产业,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产业基础和配套设施。他认为,发展低空经济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技术产业基础深厚;二是制造业基础厚重;第三,丰富的使用场景和政策支持。


同时,城市发展低空经济也要结合自身优势,找到合适的定位。


报告显示,低空经济产业链的上游是设计R&D和原材料(R&D设计、集成测试、芯片、金融材料、复合材料等)。),而中游是零部件制造和集成(航空系统、任务载荷系统、地面系统、整机等。),而下游主要是应用和服务(工业应用、消费应用和运营、低空保障、综合服务等。),而上游和中游R&D和制造阶段的技术门槛较高。



“低空经济产业已经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缺点是场景不够丰富。”在杨红飞看来,低空经济产业的技术要求很高。从R&D和制造突破的角度来看,它们将继续聚集在北京、深圳、西安、成都、上海和南京等各个地区的重点城市,在产业链上形成一定优势。


同时,他指出,更多的城市发展低空经济产业,并不是为了自己从0到1建立这个产业,而是应该专注于场景开放,引入产业链,在当地形成产业链组合,然后复制。


比如珠海和深圳的合作布局非常明确,更多的是开放场景,利用低空经济赋能实体产业,甚至创造新的产业类型。


另一方面,无锡提出,将整个城市视为一个海量的“情景库”,普遍挖掘出能够与低空经济发生“化学变化”的潜在场景。目前,无锡不仅获得了江苏首个EVTOL电动垂直起降机项目——亿航智能EVTOL低空经济产业基地和运营总部项目,还布局了江苏首个载人的自动驾驶飞机低空航道,围绕古运河旅游度假区建设了首批低空经济示范情境,与文化、商业、体育、旅游合作发展IP...


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能盲目跟风。对于后发城市来说,需要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充分融入产业链,放大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城市反击。


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城市进化论”(ID:urban_evolution),作者:淡忠奎,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