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产能的小米,不想重复特斯拉的覆辙。

05-20 09:31

小米SU7形势一片大好,捷报频传:


上市不到两个月就完成了10000辆新车的交付,据报道锁单数量已经超过100,000辆,每周交付约1000-2000辆。持续的新订单是小米汽车梦想开始的最好证明,也是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碑。


第一款完美、恰当、个性化的车型,确实让小米汽车迈出了实用的第一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毕竟是一个年轻的汽车品牌,一切都是从0开始建立的,业务也不是无可挑剔的。比如小米早期建立的北京工厂,短时间内无法满足新车订单的涌入。此外,前不久小米汽车开放限时改配,导致部分客户订单需要重新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小米新车的交付。


正好雷军宣布将于5月18日再次开始直播回答网友提问,相信除了小米汽车未来的一些动向,以及如何应对竞争者的压力外,下定决心什么时候才能提到车会是围观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而且另一方面,各种新闻都指出“小米已经在努力了”。五月十五日,有消息称小米北京工厂将在六月份开启双班模式,预计产能将增加到每月2万台。此前,华尔街新闻从供应链了解到,小米汽车正要求上游供应商增加零部件供应,小米SU7加单约80%。据供应链人士透露,其中一种零件从每月10,000件增加到最近的1.8 万件。一系列活动足以说明,小米汽车最近不仅要进行巅峰对决,甚至还要做“超频”的事情。


生产能力不仅体现了汽车公司在工业布局上的实力,也与新车的交付周期密切相关。毕竟消费者的耐心是有限的,没有人愿意等一个。Dream Car"太久了,小米汽车突破产能瓶颈刻不容缓。


计划跟不上变化,小米汽车也为产能头痛。


根据小米汽车2024年的计划,交付目标为1万辆,年底销售服务点基本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市辖区。交付10万辆新车只需要一年时间,这在业内已经很快了,但小米汽车可能没有想到的是,订单量的增加超出了预期,给小米的新车交付带来了很大的强度。


根据规划,小米汽车工厂分为两个阶段,其中一个项目已经投产,规划产能为每年15万台。二期工厂目前仍在建设中,预计2025年竣工,年规划产能也为15万台。不太可能指望二期工厂应急。小米汽车产能爬坡,主要集中在一期工厂。


新型汽车厂需要一个逐步增加生产的过程,不像汽车电机那样起步就是峰值转速。在这个过程中,工厂将逐步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如质量控制、供应管理、设备技术和调试等。,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生产流程,逐步填补生产能力。工厂初期产能当然较低,也能降低生产中断、设备故障等带来的风险。作为造车新秀,小米一定要经历这样的过程。


@孙少军09表示,小米订单暴涨后发现产能爬坡难度不大,这次五一改造产线后,整体进展有所提升,5月份产能在8000-9000辆左右,要等到6月份才能真正交付破万。或许这也暗示着小米已经调整了车内设备,尽量挤出更多的产量。



在建筑工地产量达到最佳状态之前,如果小米选择双班制,就意味着工厂可以一天24小时连续运行,由不同的生产团队负责,从而实现更高的月交付量。作为参考,在超级工厂建成之前,特斯拉通过多班制来保证生产的持续发展。


计划跟不上变化,订单量的飙升给小米汽车的生产带来了很多挑战。1万辆车的交付目标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工厂的生产能力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承载大量涌入订单。虽然加班加点是下策,但却是稳定市场供需平衡最有效的方式。


以前我们总说限制特斯拉的唯一因素就是产能,现在这种说法也适用于现在的小米汽车。小米和雷军的影响力并非万能的,身为一家汽车公司,按质按量交付新车,是客户最希望看到的,小通认为这是小米汽车急于增加产量的主要原因。


逃过“产能炼狱”,液肥才不流别人田地


早在三年前,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就像今天的小米汽车一样,为了生产头疼,工厂的产能能否满足大量的市场需求,国内外市场一度陷入一车难寻的境地。新车交付需要一年时间。二手车的净资产堪比全新车,供需关系只能算是非常畸形。但小米SU7目前还没有在二手市场上铺开,不会出现二手车突然涨价的情况。


当时国产电动车还没有今天这么完善,大部分造车新势力都没有盈利。如果你想要一辆产品实力好、品牌可靠的电动车,你不会有太多的选择。也有一些等不及的消费者转向价格更合适、交付周期更短或者直接拥有现有汽车的品牌,好的生意白白流入同行。


“产能炼狱”对任何汽车公司来说都是致命的。特斯拉终于通过改善生产线、扩建工厂、加强供应链控制和及时调整生产计划走了出来。今天的小米汽车很可能会再次踩特斯拉踩过的坑。然而,与过去不同的是,小米汽车的时间并不多。市场竞争激烈,客户耐心有限。不仅小米有车,品牌知名度也比不上同行的“现有车”。


根据最近的最新销售清单,2024年5月1日至5月12日,极氪001稳坐25万多纯电车销售冠军,定语越来越少。一项调查显示,最近极氪店有两个特点。首先,越来越多的顾客从小米分流到商店,一些商店已经占到30%-40%。其次,消费者的品牌效应越来越明显。通过老顾客的介绍,在路上看到和到达商店的人数正在迅速增加。


背后可能有很多因素,比如对小米的交付时间不满意,或者看到同价位产品实力更好的车型,以及一些对小米汽车制造业务有疑问的用户群体,最终选择相信大厂商的品牌。事实上,由于新车交付不畅,旧M7的大量订单已经被竞争对手转换。


这种情况仍然发生在汽车朋友的小组聊天中。一些小组朋友在订购小米SU7后,发现他们要等几个月才能拿到车。看到隔壁的智慧不仅可以快速交付汽车,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弥补违约金,一句话也没说。也有盲目的小组朋友,在线下体验了SU7后,觉得后排空间不够,设备、形状、内饰几乎意味着,转向极氪001。如何处理手中的SU7和订单,他们要么作为二手车出售,要么在外出时丢失5000元...


诚然,小米SU7很受欢迎,产品实力也很强,但市场需求有上千种。一款车型不可能覆盖整个人群,短时间内无法交付,这也将成为客户转向其他品牌的原因。所以小米车的当务之急是提高产量,至少不要让买车的人等太久,这样才能留住客户,防止客流和订单流失。


高热并不意味着一切


很多人认为小米汽车颠覆了过去的营销模式,选择了流量转换订单的策略,从热度上改变了很多品牌和产品。不可否认的是,大量的人气造就了SU7,国产自主品牌似乎因为小米汽车而更受消费者关注。


但是巨大的流量,订单暴涨的背后,也存在着小米汽车自身的隐患。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厂商打价格战越来越激烈。同行没有停止对小米车辆的包围,而是有越来越激烈的趋势。很多车企都有很强的产业链支撑,成本控制更好。配备车型可以达到更低的价格,不用担心新车的交付效率。


你能通过获得流量来赢得整个行业吗?小通认为不一定,热度总会过去。小米和雷军的影响力不能“当饭吃”,客户也不会因为造车困难而对小米汽车抱有更宽容的态度。他们很清楚,市场上有很多选择。对于一些急着买车的人来说,他们不会花太多时间等待新车交付。人气决定了有多少人知道一辆车,但是影响用户留下来的,无非是交付效率,产品体验,售后服务。


小米车的梦想开始让很多车企羡慕不已,但从刚才提到的极氪店的特点可以知道,客户最终会回归理性,在最需要的时候买一辆更适合自己使用需求的车。处理现阶段供需关系不平衡,小米汽车必须做到,才能走得更远,否则只是“干柴火”,烧完就没了。


也可以看出小米加班为新车交付做出了努力。从6月份开始,如果交付能力突破1万台,甚至达到2万台,消化现有订单是可以预见的。如果你喜欢小米汽车,小通认为你不妨等一等。


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电车通”(ID:作者:茶督掌柜,36氪经授权发布,dianchetong233)。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