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喊着罗翔的名字谈恋爱,媒体刊文:打假不能只交给当事人。
考虑到罗翔是一个法人,他遇到的这些情况更具讽刺意味——如果连他都对这种侵权行为感到无助
五月七日,著名法学教授罗翔在其微信公众号“罗翔说刑法”上发文称自己被假说话。他在文章中说:“很多人喊着我的名字作弊...有些人以我的名义与人交谈生活、哲学,甚至谈恋爱。前几天有人说我和一个女生聊到深夜,在网上骂男生。更有甚者,有些人很难分辨真假,恶意炒作。他们用我根本不说的话来评论各种事件,给我和相关人士带来了麻烦。
在文章的最后,他声明“我一直在使用和更新的社交媒体只有‘罗翔说刑法’哔哩哔哩号、微信官方账号和喜马拉雅,其他社交媒体已经停止更多年了”。
从罗翔发表的冒名言论来看,真的是一言难尽。“罗翔老师对所有女生择偶的看法”、“罗翔老师:这样的女生想要的都在路上”等等。这些主要推动舆论下沉市场的“作品”确实会降低罗翔的公众声誉。他可能无奈地出来发表声明。
当然,这可能是名人的命运。且不说第一代假名言鲁迅和伪鸡汤的“受害者”,莫言、余华、屠呦呦、白岩松等当代名人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莫言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这些作品真的不是我写的》,公开打假了很多冠名作品。现在罗翔也有这样的待遇,让人哭笑不得。
这种凡事都要“诉诸权威”,其实是一种劣质的舆论生态。许多人渴望一种舒适、甜蜜和有说服力的内心按摩。也就是说,在这种“市场需求”下,各种假名言应运而生。这种情况是无奈的,也是当事人的苦恼。
因此,当事人有必要及时出来澄清,甚至成为定期操作。一是维护自己的声誉,二是有利于戳破很多人对名言和名句的崇拜:人们需要自己思考,而不是总是把自己的理性托付给一些鸡汤。
罗翔提到的另一个问题值得注意:有人喊他名义诈骗,危害更直接。本质上,这是一种诈骗,也是社交媒体泛化后的一个新问题——没有人会相信鲁迅会和自己聊天,但有些人可能会相信“罗翔”会在社交媒体无处不在的时候私下和自己聊天。
在此之前,“假靳东”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人冒充靳东,也有老年人认为这样的假骗局真的是一个问题。罗翔遇到的情况也有些相似,可能会变成真正的治安甚至刑事案件。
靳东本人曾经谈过“假靳东”现象。2024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靳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假靳东”事件时表示,平台难辞其咎,思考其背后的原因。“难道平台没有意识到很多人用靳东这个名字来交流和发布消息吗?我不这么认为。”
他的话是有道理的。平台不能置身事外。对于平台来说,应该加强信息检查,及时处理行为异常的账户,这应该是一个内部问题。很明显,打假不能只交给当事人,个人实力明显有限,平台要更积极地干涉站内生态。
考虑到罗翔是法人,他遇到的这些情况更具讽刺意味——如果连他都对这种侵权行为无能为力。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罗翔的苦恼应该被更广泛地看到。最起码,如何区分这些虚假信息,如何更有效地进行互联网生态治理,应该引起更多的思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