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方向盘后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足够安全吗?

商界观察
2022-05-30

来源丨字母榜(ID:wujicaijing)
作者丨彦飞


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再次喜提政策红利:主驾驶位不用坐安全员了。

 

4月28日,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发布《无人化载人测试许可》,向百度等颁布国内首批自动驾驶无人化示范应用通知书,首次允许自动驾驶车辆“方向盘后无人”。

 

这意味着,在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的60平方公里划定范围内,市民在搭乘百度旗下萝卜快跑平台的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时,有可能遇到主驾驶座空无一人的科幻景象。

 

此前,国内各城市普遍要求自动驾驶车辆的主驾驶位设置安全员,以便随时接管车辆,确保行驶安全。北京市《无人化载人测试许可》的发放,让自动驾驶朝着“无人化”迈出一大步。

 

不过,新规有所保留,自动驾驶车辆仍然需要在副驾驶位设有安全员。将安全员挪到副驾,再挪到后排,最终彻底取消,很可能是国内自动驾驶的演进方向。

 

安全员看似取消了,却又没完全取消,令“无人化”的成色略显不足。这一矛盾折射出外界对于自动驾驶的传统认知——人类驾驶员的安全性仍然高于机器。

 

就在百度拿到无人化示范应用许可的第二天,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发了一条朋友圈:“无人驾驶肯定会出事,甚至会出死亡事故,只是这个概率比有人驾驶低多了。”

 

 

他的观点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科学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的认同。后者评论道,“要低至少一个数量级”。

 

第三方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特斯拉是自动驾驶的积极鼓吹者,它在今年1月发布一份报告指出,特斯拉车主在开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后,每行驶700万公里才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而燃油车车主行驶同样里程,平均发生8.9起事故。特斯拉据此宣称,自动辅助驾驶让行车安全性提高了8.9倍。

 

在特斯拉、Waymo等自动驾驶头部企业的积极游说下,国外监管部门在出台自动驾驶监管政策时,步子迈得更大、限制更少;尤其是在安全员的设置上,大都不做硬性要求,而是将选择权留给企业。

 

相比之下,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在技术和商业化上已经赶上甚至超越国际水平,但面临的监管比国外更严格。在安全稳妥的前提下,怎样进一步给自动驾驶“松绑”、充分发挥政策创新优势,将需要全行业的共同探索。

 

A

 

国内自动驾驶行业飞速发展,现有监管体系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开始显现出落后于客观现实的迹象。

 

目前,国内数十个城市已经允许自动驾驶进行路测或试运营,但允许收费的寥寥无几,大都停留在路测或免费提供服务阶段。

 

以百度Apollo为例,目前它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沧州、重庆、阳泉、乌镇等城市全面开放试乘服务,但只在北京、重庆和阳泉启动收费运营。

 

与此同时,国内Robotaxi车队规模不断扩大。目前,百度Apollo日订单量超过2000单;萝卜快跑计划在2025年将业务拓展至65个城市,2030年增至100城。

 

理想状况下,Robotaxi收费标准应与专车相当。倘若无法收费,自动驾驶企业难以承担高昂的运营成本,商业化运营和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更重要的是,安全员始终端坐车内,正成为自动驾驶行业发展的一大阻碍。

 

在自动驾驶的起步阶段,配备安全员有合理之处。但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革新,尤其是单车智能、车路协同、云计算、5G网络和高精度地图等细分领域取得突破,安全员的实际价值已经十分有限,却仍然占据乘坐空间。

 

目前,自动驾驶车辆在经过多次迭代后,硬件配置已经十分强悍。百度去年10月发布第五代无人车,搭载13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个主激光雷达、1个冗余激光雷达,可在行驶过程中收集大量道路交通数据,并借助800TOPS整车算力,让车辆感知周围环境变化,依靠基础策略、AI算法和安全框架做出驾驶决策,然后通过线控技术传递给车辆各部件执行。

 

另一方面,过去几年里,各地纷纷加快智慧交通建设,推动车路协同技术取得突破,让车辆的感知能力和范围大幅提升。

 

例如,在夜间、雨雪等特殊场景下,车辆自身的传感系统很容易受到灯光、雨滴、雪花、路边反光等干扰,难以对实时路况做出准确判断。此外,对于非机动车“鬼探头”等特殊路面事件,车载传感器也受限于障碍物遮挡,无法提前做出预判。

 

这时候,架设在路侧、路灯等位置的道路传感器就能发挥作用,通过V2X车联网和车路协同技术,为自动驾车车辆提供超视距感知能力。

 

此外,近年来,随着高精度地图和5G网络的发展,远程车辆接管技术成为各大自动驾驶企业的研发重点。在紧急情况下,司机可以从云端接管车辆,形成对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的平行补充,进一步提高自动驾驶可靠度。

 

已有大量实验数据证明,人类驾驶员不可能比机器更强。国内最大的道路交通数据库CIDAS显示,与人类相比,自动驾驶感知功能可提前发现90%以上交通事故隐患。

 

这也意味着,坐在自动驾驶汽车内的安全员,只能提供心理安慰。一旦遭遇意外路况,安全员从发现异常、进行判断到做出决策、执行操作,几乎不可能比车辆自身更快、更精准。

 

安全员难以发挥作用,相对应的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北京等地的监管部门让安全员离开驾驶座,正是出于实际功效的考虑。其实,监管部门不妨更进一步,取消配备安全员的强制要求,让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检验。

 

B

 

在业内人士看来,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已经达标,关键是要让更多人产生信任。

 

张亚勤曾在采访中表示,自动驾驶向前发展,目前在技术与政策法规两个层面都还有不少困难需要克服。在技术层面,他认为自动驾驶的相关技术最难点已经被克服并逐步成熟,只是大规模应用还需要时间;但在政策法规层面,“客观地说,在全球范围内,其实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挑战——政策与监管滞后于前沿技术的发展”。

 

过去几年间,国内出台一系列自动驾驶行业监管政策,大体呈现分城市试点和“小步快跑”的特征。

 

例如,2021年4月,住建部、工信部联合发布通知,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和无锡等6座城市列为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首批试点。这几座城市聚拢了主要自动驾驶企业,也是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市场需求较大的地区。

 

以北京为例,2018年3月,当地有关部门向百度、蔚来等8家公司颁发首批自动驾驶测试牌照;次年7月,又允许L4级自动驾驶车辆在开放道路进行测试,当年底,开始允许自动驾驶车辆载人载物。

 

2021年4月,北京开放夜间和特殊天气下的自动驾驶测试;当年10月允许在不载客状况下,进行“主驾无人、副驾有人”测试;一个月后又放开商业化试点,允许Robotaxi收取费用。刚刚出台的新规,则是允许自动驾驶车辆在方向盘后无人的状况下,免费载客运行,相比去年底的政策又有明显突破。

 

在上海、广州等城市,有关部门出台的政策与北京略有不同,但大体上遵循类似原则,在测试区域与场景、安全员设置、商业化运营等维度上有序推进。

 

从2018年初颁布首批路测牌照算起,国内自动驾驶行业的监管体系在4年间取得长足发展,初步构建了一套适合本土环境、促进行业成长的政策体系,是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之一。

 

此外,在确保安全方面,国内当前的监管政策作用明显,投入运营的数百辆Robotaxi迄今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

 

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一整套自动驾驶车辆路测管理体系,各城市也相继出台了适合本地需要的落地政策。据统计,截至2021年11月,全国已有38个省市出台管理细则,先后建设了70个测试示范区,开放了5200多公里测试道路,发放1000余张测试牌照。

 

整体来看,国内主要城市不断扩大自动驾驶测试区域,将更多公共道路开放,有条件地允许自动驾驶车辆参与日常交通;安全员的位置从主驾挪到了副驾,未来可能挪至后排,直至完全取消;商业化方面也取得突破,允许企业探索建立收费体系。

 

但与此同时,迟迟不“下车”的安全员也在遭到不小质疑。如何在这一问题上尽快取得突破,是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参与者的关注重点之一。

 

C

 

作为前沿技术与汽车制造业的交叉地带,自动驾驶不仅能够提升国家科技影实力,也能延展汽车产业链条、带动上下游企业成长,一直是各国鼓励发展的对象。

 

目前,中美两国在自动驾驶全球竞争中领跑。中国企业以百度Apollo为代表,美国则拥有自动驾驶鼻祖Waymo。

 

Waymo具有长达数年的先发优势,但近年来由于迟迟无法找到商业化路径,Waymo经历了公司管理层和股权震荡,发展势头不比以往;再加上单车智能自动驾驶路线的天然缺陷,Waymo的领先优势已经不再明显。

 

相比之下,百度Apollo近年来发展迅猛,“车-路-云-图”协同发展路线更适合国内城市的交通状况,在高密度、高拥堵、高复杂度的道路环境中表现更佳。

 

此外,在生产制造环节,Waymo通过与车企合作后装方案来解决,成本更高、车身设计也更困难;百度Apollo选择与车企一起正向研发,将成本压缩至行业平均水平的1/3,为构建商业模式奠定基础。

 

目前,Waymo和百度Apollo均已在多个城市试运营。去年第四季度,百度萝卜快跑平台的载客订单超过21万单,相当于Waymo季度订单量的4~8倍。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已经彻底甩开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

 

一方面,Waymo等美国企业的技术有其独到之处,且背靠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迭代非常迅速;在与吉利、沃尔沃等车企达成合作后,其产品和落地也有望取得突破。

 

另一方面,美国各州对于自动驾驶的监管较为宽松,企业能够以更快速度、更低成本实验新技术和新模式。

 

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2018年即已允许测试没有方向盘、脚踏板、后视镜和测试驾驶员的自动驾驶汽车;得克萨斯州、明尼苏达州、宾夕法尼亚州等地随后跟进,向不带安全员的自动驾驶汽车开了绿灯。

 

今年3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又发布新规,取消自动驾驶车辆的多项限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自动驾驶汽车将无需配备方向盘。

 

欧洲国家也是如此。德国去年5月通过法案,允许L4级自动驾驶汽车在指定公共道路行驶,成为全球首个允许无人驾驶车辆参与日常交通的国家;英国则在今年4月开始修订法案,拟规定自动驾驶车辆发生事故时,由保险公司而非个人承担赔偿责任。

 

可以说,比技术创新更加领先的政策创新,是Waymo等公司的最大优势之一。这也为中国自动驾驶行业的政策修订提供了参考。

 

中国自动驾驶行业之所以能够迅速赶上甚至反超国际同行,政策创新一直是重要推动力。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监管政策的及时调整和适度超前,将有助于保持政策引导产业、产业影响政策的良性循环,让中国抢先占据时代风口,将自动驾驶培育为新的战略制高点。

 

经济日报等权威媒体也在评论中指出,引导并支持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明确支持无安全员的无人车上路,打造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的载人运营政策先行区,是中国自动驾驶抢占全球第一必须做好的四件事之一。

 

业内人士也在呼吁新的调整。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等代表均递交自动驾驶相关议案,大都围绕推动政策和法律法规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展开。

 

面对自动驾驶的空前机遇,如何消除安全员之类的潜在政策障碍,让政策更好地呼应实际需求、促进行业增长,将是国内自动驾驶行业的共同课题。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