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孤独、焦虑,撑起在线心理健康千亿市场
来源丨海哥商业观察(ID:hgsygc)
作者丨海哥是我
结束加班回到家时,罗雨(化名)发现老公已经带着孩子睡了,玩具随意扔在客厅角落,老公的打呼声从卧室隐隐传来。此时,她莫名感到孤独,急需要一段属于自己的疗愈时光。
当接到小区解封时间又要推后2天的消息时,唐浩(化名)对着手机默默发呆,他知道应该马上上网抢菜,但他却什么都不想做。此时,他感到了深深的无助,好像全世界只剩下了自己。
“轻轻地闭上眼睛,让自己保持放松和清醒”,耳机里传来的柔和女声让罗雨和唐浩并不陌生。这是他们在一个线上心理平台参加的一项“EBP训练营”。Evidence-Based Practice (EBP) 即“实证本位治疗”,又名“循证疗法”。顾名思义,是以实证、科学实验证明的有效的治疗。
面对人群中突如其来的孤独,无论是罗雨还是唐浩,以及更多被孤独催生出或焦虑或抑郁情绪的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来自线上心理产品的帮助。
情绪处理,是一门大生意
孤独、焦虑、抑郁,不只是一种“病”,更是一门生意,且是一门大生意。
脉脉数据研究院早在2017年推出了《孤独经济报告》。调查中显示,孤独消费金额在1000元/月以上的比例高达75%。彼时,全国统计的单身人口为2.4亿,核算下来,每个月为孤独买单的金额即超过千亿。
事实上,孤独不仅仅在年轻的单身人群中发生,中年人和老年人的孤独同样真实且更重,亲密关系的瓦解、事业瓶颈的焦虑、独自老去的恐慌……现实种种,让每个人都如同身在孤岛。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注定被裹挟进孤独经济这股浪潮中。
社交软件的兴起和蓬勃,在解放社交孤独的同时,又把人与人的沟通推向了另一个极端;网红直播、线上交友、虚拟陪伴等新事物雨后春笋,喧嚣之余,关掉屏幕那一刻的孤单和失落也同样真实且具体。
线下呢,一人食产品风靡,外卖触达千家万户,不想生孩子又孤独怎么办,养只阿猫阿狗就够了。于是,资本的大风在宠物赛道从去年刮到今年。
东野圭吾在《分身》一书中写道,“其实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分身,而正因为找不到,所以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孤独——其实只是我们身而为人丰沛情绪中的一种而已,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面对着疫情隔离、经济下滑、全球动荡的种种残酷现实,除了孤独,焦虑、愤怒、沮丧、抑郁……当情绪需要出口,互联网也看到了风口。
于是,互联网解锁了心理情绪的版图,心理健康的千亿市场终于迎来这场爆发。
资本加持,行业驶入快车道
“把注意力从外部环境集中到呼吸上,吸气,让空气自然流入身体,呼气,让空气自然流出”,耳机里的柔和女声将指令缓缓发出。在每天十几分钟的练习里,罗雨和唐浩跟随着音频里的指令,调整呼吸,摒弃杂念,把觉察力放在每一次的呼吸中。
推出这个线上心理训练营的平台叫【暂停实验室】,关于它最近的一条新闻是:“暂停实验室宣布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由蓝驰创投领投,老股东长岭资本继续追加。”
事实上,这只是近来资本在心理健康赛道角逐的一朵小浪花。3月28日,国内最早从事医疗健康及生命科学领域投资的专业基金千骥资本宣布,独家为心理健康服务平台“简单心理”注入B+轮融资1亿元人民币。
根据桔子IT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心理健康领域共发生投融资17次,累计投融资金额超过15亿元。其中,更不乏互联网巨头身影——2021年9月,字节跳动领投了心理健康数字化服务平台好心情2亿元的C轮融资,刷新了当时国内心理健康赛道最大单笔融资记录。
此外,AI心理服务技术公司西湖心辰甚至仅在天使轮就融到了数亿元。这在心理健康赛道实属罕见。其创始人蓝振忠曾任谷歌人工智能研究院科学家,公司研发方向是用于辅助心理咨询的AI机器人。
在海外,心理健康市场同样受资本青睐。据海外机构Fierce Healthcare统计,仅去年一年,心理健康领域的初创公司累计融资额就达到55亿美元,同比增长达139%,LifeStance 与Talkspace这样的独角兽公司更于去年先后在美股完成上市。
一个赛道,玩法各不相同
艾瑞咨询上个月发布的《2021年国民运动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后疫情时代,心理健康获得“C”位关注,人们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从疫情前的48.8%提升到了60.6%,远高于其余8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
在市场巨大的关注之下,拥有资本加持的心理行业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及探索,在心理健康这个细分领域内用不同的姿态翩翩起舞。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人的孤独,但每个人的孤独都不尽相同。当孤独的感受程度和个体差异不同时,造成的心理层面的影响和需要干预的手法也是全然不同的。
A:心理教练模式
喊出“你的心理教练”口号的,是一款名为【月食】的APP,其背后公司泛心理生活方式品牌“Know Yourself”前不久刚刚获得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以微信公众号切入市场,目前品牌下已累积1500万用户。
在月食这款被定义为自我关怀(Self-Care)数字化工具中,虚拟教练的存在是通过趣味游戏、专业练习、心理疏导、用户互助等方式实现的。
用户可以在心理游乐场里设计让自己开心的小游戏,可以创造专属的助眠声音组合,匿名匹配倾诉伙伴,或者写信寻求聊愈帮助,还有专门的练习版块,通过各种专业心理练习组合,提升个体的心理能力。
B:心理健身模式
【暂停实验室】打造的则是一个在线“心理健身房”的概念,其创始团队大多都是经过专业科班心理学训练的专业人士。前文所提到的EBP询证疗法是其团队设计出该款产品的核心逻辑。
围绕EBP询证疗法,暂停实验室打造了“正念书写行动营”、“健康餐食行动营”等“半自助产品”,由一个21天每天10~20分钟的系统训练方案为主体,辅以专业指导、互助支持系统,以及情绪状态追踪评估系统作为辅助手法完成。
其创始人之一的郭婷婷认为,暂停实验室的出现填补了“自我调节”和“一对一干预”之间的市场空白。或许,这也正是他们成功完成5000万A轮融资和核心所在。
C:线上医院模式
区别于上述两种从创新上入手的心理健康类产品,市面上还有一大类备受青睐的心理类垂直的互联网医疗。
如前文提到完成了2亿元C轮融资的好心情,主要提供医生继续教育、在线交流、患者服务、患者管理平台等服务,利用数据算法对精神心理健康需求用户和医生进行精准匹配。
另外,在专业领域还有一家叫昭阳医生的平台。该平台在2019年获得近5000万元的A+轮融资。平台主要服务对象是医生群体,通过为医生提供预约咨询、专业的标准化诊前问卷、诊后随访系统等功能,帮助医生更高效管理患者。
D:心理咨询模式
心理咨询依然是心理市场的主赛道,创新型企业们纷纷将线下的心理咨询搬到了线上,以视频、语音、文字的媒介设计了此类服务产品,最近相继获得资本青睐的【简单心理】、【壹心理】是其中较成功的案例。
简单心理网是一个主打心理咨询服务的网络平台,一方面帮助人们更好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另一方面则帮助心理咨询师们交流心理学心得。几天前刚刚获得千骥资本独家B+轮融资1亿元人民币。
成立于2011年的壹心理,早期就获得了北极光创投的数百万美元融资,2019年更是拿到了数千万人民币的股权融资。有数据显示,壹心理已拥有付费用户300万,公众号矩阵粉丝800万。付费课程、原创测评、心理咨询是其核心的三大业务。
E:AI模式
《黑客帝国》里说,人的未来是数字,可以预见的是,在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革新之下,心理健康版块也已经踏入AI的洪流。
据外媒Crunchbase报道,美国人工智能心理健康平台Wysa曾先后数轮融资千万美元。其产品瞄准日常心理疏导这一市场缺口,推出认知行为疗法、冥想、正念和辅导练习等一系列AI驱动的轻量心理疗程,每日仅需5-10分钟。
中国也有先行者,前文说到在天使轮就得到数亿元融资的AI心理服务技术公司西湖心辰也推出了其AI产品——小天。
这个有着一头红发潮人打扮的女生就是每个人手机上的AI心理咨询师。据说,该款机器人能模拟人类大脑运作方式,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编码和学习。投射到应用场景,即能根据大量真实的咨询案例,学习优秀咨询师的技巧,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目前,“小天”已经接访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咨询者近 2 万人。
结语:后疫情时代,心理健康千亿市场拐点已至。在风口之下,谁会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