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集装箱“一箱难求”,多行业出口需求爆发式增长

2020-12-08

来源丨湃动商业评论(微信号:shangyeyinghe

作者丨天行

 

初冬已至,深圳的盐田港却呈现一派热闹的景象——因为集装箱短缺,不少拖车正在盐田港的码头排队领集装箱。
 

8月盐田港单月吞吐量超142万标箱,刷新全球单一码头单月集装箱吞吐量新纪录。然而仅一个月,9月盐田港以146万标箱单月吞吐量,再度创造历史。

 

海外疫情反弹催生了囤货性购物热潮,加之7-10月属于传统出口旺季,我国出口企业出货意愿强烈,但受全球疫情影响,集装箱流转速度放慢,盐田港出现了“一箱难求”的情况。

 

没有集装箱,积压的货物就无法出口。即使到了11月,盐田港集装箱紧缺的情况仍是有增无减,港口和航运企业不得不紧急从香港调运空柜,来满足港口对箱量的需求。

 

而另一方面,集装箱生产企业的订单已排到明年一季度,一线工人从一班倒变成了两班倒,他们生活的常态是:“中午饭都要抓紧吃,上厕所都要小跑”。

 

轰鸣的汽笛声下,盐田港待出口的货运集装箱堆积如山。但形成对比的是,不少集装箱拖车空车驶过。而在不远处,从香港方向拉来空集装箱的货车正缓缓入关。

 

集装箱为初冬的盐田港谱写了一首奏鸣曲。

 

盐田港一片火热的同时,上海老牌自行车生产商凤凰的七条自行车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赶订单。

 

尽管一个集装箱的费用已经从以往的800美元被炒到了3400美元,但是自行车企们丝毫没有吝啬自己的口袋——作为在海外市场大赚特赚的行业,他们对集装箱的需求量前所未有。

 

从5月以来,国内自行车GMV连续6个月同比增速翻番,10月订单量更是比去年增长了220%。

 

10月底,凤凰并购了天津爱赛克和天津天任两家自行车厂,产能大幅提升。但是没想到,即使这样扩大生产,也难以应对海外需求的激增。11月上旬,凤凰的现货刚刚运出就被一扫而光。

 

凤凰总经理骆掠略带自豪的说:“目前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7月,很多人担心拿不到货,现在都是直接下明年的订单。预计未来一年的订单量都不会缩减。”

 

回想一年前,我国自行车行业却是另一番光景。曾经趟着共享单车热潮的他们,却不想在热潮褪去之后落得一地鸡毛。

 

这一年,作为共享单车业界龙头的ofo小黄车被曝出拖欠凤凰自行车6815.11万元。最终凤凰在收回2800万元后和ofo达成了调解。而ofo的终局想必也众所周知,毕竟很多小伙伴的99元押金已经成为了永远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一年中国的自行车产量10年来首次跌破7000万辆。

 

就在大家都在为下一步举棋不定时,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自行车行业焕发了第二春。

 

这种轻便的交通工作既避免了和人群的直接接触,又满足了日常体育活动的最低要求,对于习惯户外运动的海外人群而言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陡然的需求增量一下子消化了国外自行车的全部库存。但受疫情影响,海外工厂停工,自行车零配件供给受阻,一时间海外自行车市场有市无价。

 

而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作为自行车产销大国,中国生产了全球70%以上的自行车,因为只有我们拥有从零部件制造到组装整车的完整产业链,加上疫情后有序的复工复产,让中国立刻成为了全球独一无二的自行车生产基地。

 

效率是企业的生命,代表着中国制造的凤凰、永久和易路达们,在接到海外订单的一刻,就开足了马力生产。在全球自行车供应链陷入瘫痪的时候,他们凭借自己的实力盘活了自行车市场。

 

中国的自行车生产有多猛?从7月到10月,四个月内中国激增了6万家自行车生产公司,相当于一天增加500家。在7月,最快的时候甚至不到3分钟就会有一家诞生。

 

中国的车轱辘在塞纳河畔,在巴塞罗那的街头自在的旋转。


中国自行车在疫情期间走遍全世界,只是中国庞大产业链在全球无可替代地位的一个体现。

 

有道是,急人之所急,需人之所需。当疫情来临时,纺织行业也跟随着盐田港的集装箱漂洋过海。

 

双十一过后,初冬的寒意已经显露在街边巨大的树木上,光秃秃的树枝似乎在提醒着人们,该添衣服了。

 

11月通常是纺织品的旺季,不过今年火爆的订单却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从7月份开始,国内纺织业外需订单就出现爆发式的增长,8月份全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更是实现了年内首次月度正增长。
 

近几年,中国通过产业升级,实现从“制造”到“质造”,一大批纺织企业迁往了更具“人口红利”的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国内的纺织行业通常在旺季才会迎来业绩上的爆发。

 

但是一场措不及防的疫情,让海外的纺织工厂被迫关停。

 

眼瞅着复工遥遥无期,而市场的需求却有增无减,尤其正值西方黑色星期五即将到来之际,让纺织品更显得供不应求。

 

纺织品作为一种刚需,受疫情的影响较小。以美国为例,疫情之下美国民众仍然保持每年购买大约10亿条毛巾和5.5亿条床单和枕头套。美国约有1.1亿个家庭,这意味着每个家庭至少购买9条毛巾和5条床单及枕套。

 

作为海外纺织品主要供应来源的印度,在疫情的防控中乱了阵脚,也打乱了生产的节奏。一批“应急订单”也从印度转移到了国内厂商的手中。

 

随着大量海外纺织订单短期回流中国,许多纺织企业的订单已排到明年5月。在一些纺织企业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每天都需要三班倒才能满足生产订单的需求。

 

正如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所说,中国率先实现复工复产,有力地保障了国际市场供给,支撑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顺畅运转。

 

中国的纺织品让初冬的夜多了一丝温情。

 

如果说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那么轮胎就是汽车的鞋,没有鞋,何以致千里。

 

从3月下旬开始,欧美有上百家轮胎工厂陆续倒闭,普利司通、倍耐力、阿波罗轮胎等轮胎业巨头都被迫缩减产量甚至停工。

 

对于建立在汽车工业的西方文明而言,如果单靠自己生产,将面临“无鞋”可穿的尴尬局面。因此从下半年开始,中国制造的高质量轮胎受到了海外市场的青睐。

 

一个好的轮胎要经过撞击、水压爆破、厚度比较、刹车测试、实地驾乘等多项测试。在过去,国产轮胎由于起步晚,在各项指标方面都要落后国外品牌一截,因此难以撬动海外市场。

 

开拓市场就跟打仗一样,拳头硬才是真理。

 

中国的路况较为复杂,要想适应各种地形,需要反复的测试和改良。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中国生产的轮胎在各项指标已经不逞多让。

 

伴随着质量和口碑的提升,国产轮胎品牌渐渐起势,开始扭转局面。

 

疫情期间,在海外轮胎企业纷纷缩减产能之际,中国轮胎企业却逆势扩大产量。

 

森麒麟发布公告称募资不超过21.96亿元用于泰国工厂年产600万条半钢胎及200万条全钢胎扩建项目;玲珑轮胎发布公告募资建设荆门920万套轮胎项目及塞尔维亚年产1362万套轮胎项目…
 

6000万条新增产能在路上,即使按15寸(一般轿车轮胎在15寸至22寸之间)来算,也有3000万米,相当于北京到纽约距离的2倍。

 

中国的轮胎,有着翻山越岭的魄力。

 

建国初期,毛主席曾问道:“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这之后中国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渐建立起了我国的工业体系。

 

目前全世界有超过50%的家电来自中国。每个家庭餐桌上的面包和咖啡,都可能来自于中国生产的面包机和咖啡机。

 

目前全世界超过60%的水泥来自于中国。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水泥一场空。水泥把砂、石、钢材粘结在一起,构成了我们每一座城市的基石。

 

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牛仔裤都是来自广州增城。牛仔裤作为美国西部文化的代表,却是通过中国人民的手在全世界传播,中国既是生产者,更是全球化的践行者。

 

而这些年,中国也不再是低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尖端产品彰显了中国制造的不可替代性。

 

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领跑全世界。在特高压输电行业,中国的标准即是世界标准。

 

量子通信领域,我国在全球首次实现量子信息百公里隐形传输,奠定“量子通讯卫星”基础。

 

3D打印大型钛合金构件领域,中国成为迄今世界上唯一掌握高性能大型金属零件激光直接制造技术并实现工程应用的国家。。。。。。

 

随着中国切入全球高端产业链,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了全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中国完备的产业链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无论世界需要什么,都能第一时间转化为生产力。放眼全球,这种能力也是数一数二。

 

在疫情初期,中国一度需要接受海外的口罩捐赠。但是到了3月和4月,中国口罩日产能比疫情暴发前增加21倍,中国的口罩开始走向全世界。

 

在这场疫情大考中,中国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萧条中的一抹亮色。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伴随着“我和你”悠扬的歌声,中国站在了世界的聚光灯下。

 

同样在这一年,一本叫做《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历险》的书上了热搜。美国人萨拉·邦焦尔尼用平铺式的笔触纪录了一个美国家庭和中国制造的故事。

 

萨拉在清理圣诞礼品的时候,忽然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有25件是“中国制造”。她突发奇想:如果过一年没有“中国制造”的日子会怎么样?

 

然而没有“中国制造”,再平常不过的购物在那一年里都变成了一种煎熬。萨拉在书中回忆说“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无处不在,不管你多么努力,你都不可能躲开它们,因为这是完全不可能的。我们的生活已经与中国密切相关。”

 

201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08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

 

2018年,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是美国2.58倍,在全球的占比达到了35%。

 

尽管这几年美国一直希望将中国排除在世界贸易体系之外,但是普通老百姓都是用脚投票,中国产品在海外魅力不减,足以说明中国制造的实力。

 

随着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一架飞机,全世界的产业链都和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离开中国制造,谈何容易?

 

业界有种说法:一旦中国打破欧美对于某个产品的垄断,这个产品就会变成白菜价。

 

这句话更深层的含义是,中国制造已经有了和欧美产品一决高下的能力。

 

“中国制造”正逐渐变成“中国质造”。随着RCEP的建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制造的产品将在全球市场上越走越宽。

 

声明: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