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奔向农村新基建:三个案例教你如何数字化农产品
来源丨湖畔大学(微信号:hupansanbanfu)
作者丨徐蓁
“目前农村的劳动人口的平均年龄为65.3岁,青壮年的人基本上都在外打工和进城去了。”
“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种多了卖不出去,不种赚不到钱,也不知道种什么,也不知道怎么种。” “这一代人老了以后,年轻人还能不能从事农业、还能不能让他有生计?” 在数字化创新创业的浪潮中,有一群创业者将目光投向了农业。他们扎根于土地,围着农民、农产品、供应链打转,在这个最古老的行业里寻找改变的机会。 我们的农业在过去一百年里,以缓慢的速度追赶着工业化,但落后的生产方式,流失的劳动力,越来越高的种植成本,让在这片土地上耕种了几千年的农民生活不易。
如何用技术和互联网改变农业的生产方式、让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让消费者吃上更安全、新鲜、好吃的农产品,是这些创业者想要解开的难题。在湖畔大学,有几位从事农业相关领域的创业者,正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试图解题。
2017年3月,湖畔大学三届的录取名单上一个陌生的名字受到媒体的关注,马铁民,浩丰食品的创始人,因其结球生菜研发水平、种植技术、年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而被誉为“生菜大王”,我们在肯德基、汉堡王吃的生菜有六分之一来自于他。 入学湖畔,马铁民是带着问题而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如何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马铁民出生于陕西,父亲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一生致力于农业研究,在父亲的影响下,马铁民同样痴迷农业,决心做一名知识型的新农民。
1999年,他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习结束后离开家乡前往山东莱西。山东是中国最大的蔬菜种植区域,相对于其他地方,山东的种植面积大,气候适合蔬菜生长,很多用于出口的蔬菜均出自于山东几大蔬菜种植基地。后来,他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生菜王国”。 2014年,“埋头苦种”十多年的马铁民感受到了来自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化崛起的危机感。数字化能帮助我们种更好的菜、帮助农民卖更多的菜吗?隐隐感觉其中蕴含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机会。
2017年,马铁民带着疑惑,走进了湖畔大学。
“技术和数字化将对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有很大改变。”三年的学习之后,马铁民更加坚定了要走数字化之路的决心。 在他看来,数字化首先将改变原本的‘师父带徒弟’的口口相传式的技能传递方式;第二是改变农产品有时候好吃、有时候不好吃的不稳定的问题;第三是解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
马铁民希望通过一套“农业大脑”来实现他的构想。这个 “农业大脑”的“左半脑”负责种菜,“右半脑”负责卖菜。
“右半脑”是个数据服务平台,打通种植、加工、物流、销售、和金融等横向资源信息,上游农民可以按照平台发布的农产品需求按需种植,解决供需两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2017年,浩丰在山东德州建设完成了第一个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压延玻璃智慧温室。这个温室中,“温光水气肥”等数据由200多个传感器实时监控,环境控制系统和水肥一体化系统由一台工业计算机和多种控制器控制——这就是“左半脑”, 实时监测数据传输进“左半脑”,系统就可以根据植物模型指标比对自动调节温室环境。 由系统生成的数据和策略也将赋能给更多农户,理论上来讲,一个种植胡萝卜的智能数据大脑,就可以管住所有的胡萝卜。
这样,普通的农民就具备有了专家能力,变成了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产业工人。 “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直播变成新农活、让数据变成新农资。” 一个智慧温室的产能是普通农户的5~8倍,土地利用率高2倍,人力成本降低2/3。虽然生产成本高于传统大概40%,但这部分增加的成本又在销售端被消化掉,这就要靠“右半脑”。
每一个智慧温室大概需要70名工人,这些工作就是原本居住在附近的农民,没有受过专业教育。但是经过培训后,他们就可以上岗操作,熟练掌握各种工序,从农民转身成为一名产业工人。 离家近、洁净的工作环境、较小的劳动强度,8小时工作制、有社保,这些让温室的工人们感到工作“很有尊严”。
“三年前进湖畔的时候,面试时我说我们创业是希望把西方的农业现代化和标准化引入中国,让农民变成从事农业的产业工人,也就是标准化、组织化、设施体系化这样‘三化’,现在我又加上了‘四化’,移动化、iot化、云化和智能化。” “我希望数字技术能让我们的农业能够在这个时代越过工业化,产生更加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
“陕西黄陵有位果农叫刘宏德 ,他有两个孩子,一家6口人靠着30亩土地以种苹果为生。他会通过我们的app了解市场行情和未来销售趋势,安排好种植和采收的节奏,苹果卖得也越来越好了,每年收入能涨15%。” “2016年,陕西洛川老庙镇这个地方苹果滞销,价格低到一块钱一斤还是不好卖。我们知道以后去果农那儿大量采购,到杭州、上海去销售,卖得很火爆。那时候如果这些苹果卖不掉,果农全年的生计就没有了。当时有一个果农坐了两天一夜的绿皮火车来公司感谢我们,让我们觉得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每当说起果农的难,韩树人都有一种感同身受的痛。如今鲜丰水果是中国最大的水果零售连锁企业之一,但在二十多年前,韩树人还是一名小保安,靠着一杆秤、一辆二手三轮车,白天卖水果,晚上做保安谋生计。从摊贩到CEO,让韩树人对水果产业链上每一个从业者的艰辛和不易都有深切的认识。
“水果这个行业比较传统和落后,产业链很长,从种植到采后处理,再到层层批发市场,再到小商小贩手中,最后卖给顾客,每个环节的数字化能力都很薄弱,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是靠天吃饭。
果农很辛勤,但滞销时有发生,而批发和零售的从业者,日夜颠倒、全年无休地工作。” 韩树人希望打造一个开放的数字和交易平台,为果农和种植户、供应商、个体户小店提供数据管理和交易工具,让水果的买卖更加高效。 利用这个数据平台,终端小店可以更好地了解服务过的客户的喜好,以及根据销售数据积累,安排进货品种和数量,让小店高效运转起来。而对于上游的供给端,收到全国性的水果销售大数据,能够知道他们更好地安排种植、采收计划,避免盲种盲收带来的滞销和浪费。
另一方面,在原本的果品运输过程中,都存在大量损耗,“比如十几年前,新疆喀什的哈密瓜拉到沿海城市,比如上海、深圳、广州等,基本上损耗要达到40%,我们原先在大街经常看到有人在卖哈密瓜片,那就是用快腐烂变质的哈密瓜加工后售卖的。”韩树人说。
在发达国家,生鲜产品用冷链物流的占比达到90%以上,但中国冷链物流不足30%,意味着非冷链运输的果品在路上产生了大量损耗,造成损失。
为此,韩树人下定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全国19个智慧冷链物流中心,可以满足6000家门店的配送服务。当水果被装上车之后,就能够知道是哪个司机在途、行驶到哪里、发到哪个仓,冷链车里的温度和空气都有相应的标准,到达仓库之后马上测温、做品控,仓库周转率仅1.9天。
这些数字化布局支撑和加强了鲜丰水果的经营能力,在今年年初的疫情期间,很多水果店因为采购无法配送而关门,而鲜丰依旧持续保证鲜果供应,并为封城的武汉捐赠了100吨鲜果,其中80吨就在武汉的冷链物流中心,第一时间供应一线医疗机构和急需物资的群众。 去年,韩树人被湖畔大学录取,“水果是苦行当,数字化程度非常低,因此具有更广阔的、被数字化改造的空间。
在湖畔的学习,给我补充了很多关于战略和数字化转型的知识和常识,让我对这方面的认知更加体系化。同时和很多优秀互联网创业者同学借鉴学习很多,农业数字化是很难的,在湖畔学习给我方法、给我信心、给我希望。” 未来,韩树人决心在数字化的道路上走到底,“虽然目前在数字化方面人才和技术的投入都很大,但我对未来信心满怀。”
“对于一个工厂来说,都是收到订单后根据客户要求来生产,但中国的农民不是这样,都是种完了再说。而且,工业品还可以有库存,存半年一年都无所谓,但是农产品,比如西红柿完全不能存,摘早了还是青的,摘晚了就熟透了,从藤蔓上摘下来之后只能存放一两天。”
这个说起农产品来头头是道的创业者是美菜的创始人、CEO刘传军,如果不是在毕业一年后选择创业的话,这个中科院空间物理学研究生,可能会成为一名研发神舟飞船或是萤火火星探测器的工程师。 但刘传军很早就意识到搞科研不是自己想要的,创业才能令他兴奋。毕业后他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是“一个专门做健康有机农业的公司”,将农村的有机食品卖到城市商场和淘宝等线上渠道。
“我想把农村好的有机产品搬到城市,可以有高溢价,这样农民能赚更多钱,消费者能获得健康,我们也有收益,这是一个三方得益的事情。”
这个项目失败了,但这段经历将刘传军对农业产生了连接。当再创业窝窝团的时候,刘传军指挥千团大战挥斥方遒,但内心还是想做一个农业相关的公司。他从中积累了经验,也受到了启发:互联网可以成为连接城市消费者与农民之间最好的沟通桥梁,遥远的距离在这里变成了咫尺空间。
刘传军最终创立美菜,模式正是从蔬菜供给端源头采购,为城市的中小餐饮店供应食材。
作为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刘传军一直想改变农业现状,让农民的日子过得更好。
“很多农民的劳动付出和产出不成正比,一亩地种花生、玉米、地瓜,一个季度的销售额不到1000元,还要扣除种子、化肥、收割的费用几百元,这样种田几乎没有收入。” 农产品的供应链的现状是流通效率低下。农民在采收后首先要卖给地头的经纪人,经纪人再卖给一批商,一批商卖给二批商、三批商,再进入零售终端。每个环节都有交易和物流,同时层层加价并产生损耗,比如土豆从内蒙古运到广东售卖,运费跟土豆的价钱基本一样。
农产品价格从地头的几毛钱到城市的几块钱,推高了5倍到10倍,农民卖不到好价格,城市消费者也享受不到高性价比的商品。 这又回到了刘传军第一次创业时遇到的困境,因为信息不流通,供给端和需求端匹配不上,中间层层环节又进一步降低了信息流通和交易的效率。 能不能像工厂一样,给到农户订单,农户按需采收?当美菜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这变得可行。以鸡蛋为例,在北京的餐厅,每5枚鸡蛋中就有一枚来自美菜。这就意味着美菜可以给到养殖场未来一年或半年的需求预测,以及美菜订的产品标准,养殖场据此安排生产。
“先让农民种的菜、养的鸡卖得出去”,这是刘传军的初心。
蔬菜上桌前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下午到晚上被采摘后装箱,晚上10:00~1:00送到美菜仓库,再由城市物流配送到订购了蔬菜的餐饮店。早上六、七点你在小区门口沙县小吃吃到的蔬菜,可能是昨天下午刚从地里收下来的。 在全国采购蔬菜的过程中,刘传军也发现,同样是种植某一种农产品,A地和B地的产量差距很大,根源在于种植技术的高下。比如山东滕州的土豆,亩产可达7000斤到1万斤,而内蒙古只有5000斤左右。那么美菜是不是可以把山东的种植技术数据化之后带到内蒙古去,推动内蒙古的土豆产业发展? 从这样的种植指导,到提供种子、化肥、农机农具的租赁服务,甚至农业金融,在深入了解了农业生产方式之后,刘传军觉得可以为农民做的事太多了。
“马校长前几天说,传统产业会更有机会从技术的发展还有数字化变革中受益,我觉得特别有道理,这是未来20年最大的机会,因为它对我们行业效率的提升绝不是10%、20%,而是50%甚至百分之百的。在湖畔大学学习的时候,我跟很多各行各业的同学交流,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 刘传军也有他的困扰,“我们这个行业里面非常缺人才,大家都觉得农业又苦又累,年轻人不愿意来。但我想说,这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机会,更多的年轻的有志之士、创业者一起加入进来,才能真正让数字化赋能产业,让中国农业的竞争力有整体提升。”
声明: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