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润股份创始人范劲松:并购不是消灭对方,而是帮它做大做强
来源丨湖畔大学(微信号:hupansanbanfu)
作者丨范劲松
作为传统制造行业的一家上市公司老板,范劲松一直保持着低调,鲜少在公共场合露面。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非常严肃,有着外人不太敢靠近的气场,但实际上讲起来话来非常亲和。出生于70年代的范劲松在21岁时进入联想,27岁那年自主创业,这才有了今天的开润股份。
相比个人,他所创立的——开润股份无论是在制造行业还是消费者认知中都更有名。这家企业的发展路径跟众多制造企业并无太大区别,以TO B业务起家,通过给耐克、惠普等国际大牌做代工、贴牌累计财富,站稳脚跟;但在2015年,范劲松却另辟新“战场”,与小米合作进入TO C领域,推出自有箱包品牌—90分,迅速引爆互联网,2018年的销量已经超过百年品牌新秀丽,成为国货的骄傲。
2016年,开润股份在小步慢跑11年后顺利登陆A股市场,成为中国箱包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已成为全民共识的当下,我们原本以为范劲松会分享,一家传统制造企业如何从TO B成功转向TO C,结果他却用2个小时讲了另外一件事——并购。
企业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尤其是传统行业,要想持续高速增长非常困难。所以,要利用外延式增长,例如并购。
我今天的分享侧重于并购的战略思维和战略逻辑,以及对人性的把握,主要包括三个维度:为什么要并购、产业终局思考、如何进行并购。
一、并购的背景:
全球产业格局正从中国向国外转移
并购的前提是对行业的正确认识和准确判断。开润做的出行消费品属于纺服行业。箱包,未来会扩展到功能性包或出行的一些配件。很多人都觉得服装厂没什么搞头,但其实是大家没有看到纺服行业最真实、最本质的一面。
比如申洲国际公司,它在2019年的收入是227亿,净利润51个亿,市值2100亿,净利润率22%多。它只做服装代工,而且只做4个品牌——耐克、阿迪、优衣库、PUMA,这4个品牌占到总销售收入的90%。在中国、越南、柬埔寨有三个生产基地,全球有8万人,建了全世界最大的面料工厂。
从2005年,收入25个亿,到2019年的227亿,申洲国际整个市值增长了200多倍。这就是纺服行业的标杆,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全球纺服产业正从中国向东南亚转移
全球纺服产业历经4次大转移,目前正处于第5次产业转移浪潮。
第一次是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产业重心在英国;20世纪初,因为英国、美国的血缘关系,以及美国的地理优势和棉花产量;产业重心从英国向美国转移。
二战以后,在美国扶持日本的大背景下,纺织制造业转移至日本。如今,很多高科技面料也都来源于日本的一些顶级供应商。
而后,因为日本地缘国土的问题,产业又逐渐向韩国、台湾、香港转移。现在,大部分全球顶级品牌的供应商,基本都是台资企业、韩资企业、香港企业。因为他们做得早,跟国外对接得早。但近20年,大量企业在向中国内陆转移。
如今,全球纺服产业正在经历第5次产业转移,从中国往东南亚以及更多的国家转移。
此次产业转移有个特点,不像以前聚焦在某一两个国家,而是分散在更多国家,如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马来西亚,中东的约旦、埃及,北美的墨西哥,南美的巴西,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为什么很分散?因为除了中国以外,没有更大体量的国家能接收,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地缘政治问题。
中美贸易战后,一些西方企业觉得对中国和东南亚的制造业依赖太重了,希望去埃及、约旦、墨西哥等地建厂。
纺服行业的产业转移有个特点——长期主义。今天,我们在用手机,10年、20年以后有没有手机这个产品?不一定。
但是,即便是50年以后,人们还要穿衣服;今天,无论是品牌零售端还是制造端,集中度都在持续提升,马太效应越来越强,强者恒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耐克、阿迪、PUMA、Lululemon等顶级品牌的规模在持续增长,都往头部聚集。
制造端也是如此,无论是耐克、阿迪还是苹果的供应商,它们的制造端都越来越集中。因为这样的品牌更需要有集中的管理。
所以,它们逐渐在减小供应商的数量,向头部聚集。这就必然要求头部供应商的能力越来越高,要有全球化布局的能力、精益生产的能力、自动化的能力和数字化能力等。
终端市场向头部品牌集中,代工制造环节向头部供应商集中,品牌商和供应商的关系在重构。不像以前,品牌商和供应商是甲方乙方的关系。现在,和头部客户打交道的供应商,是非常受尊重的。
2.阿里所说的C2M模式未来会是什么?
在这个行业呆的时间越长,越能看到一些越来越明晰的发展趋势:
第一,对组织管理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单一企业,必须要有全球化布局,这就对公司的组织管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也意味着竞争壁垒会越来越高,管理半径也会越来越大。
第二,对产品、工艺、技术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
如今的运动品牌增长如此之快,就是因为它的高科技属性越来越强。针对新材料的弹力、吸汗、除湿、抗菌,包括可回收,它们都做了大量的研究,让人穿得更轻便、更舒服。
第三,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企业机器的自动化,SAP、ERP系统的信息化是基础。如果连基础的信息化都没做到,就无法做到数字化。只有做到数字化后,有大量的数字沉淀时,才能做智能化,这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近几年,外界一直在关注C2M模式,认为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和必然,但是这个周期会非常漫长。原因是什么?
如果要为一家服装企业做数字化,这家企业首先要有信息化和自动化,它的上下游企业也必须要有信息化和自动化,几十、上百家原材料的供应商也必须要信息化,然后,才能跟终端客户端对接,才能打通整个数字化的闭环。
所以,这是要颠覆整个产业的本身,需要创造、创新、突破,做得会比较痛苦,因为周期会比较长。
3.不能只看到行业机会,也要想到风险
在思考整个产业时,一方面要想到机会,另一方面也要想到风险。
地缘政治对全球化产业布局的影响不容忽视。如今的华为,也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可能会面临大量的断货。这就要思考,未来可能30%的产能在中国内陆,70%的产能在其他国家,到底去哪些国家建厂?
建厂投资是一个长期持续的重投资,这个国家的关系如何,关税如何,劳动力成本如何,政治关系如何,都要研究。因为地缘政治是一个潜在的风险,但这是外部环境,只能尽可能地应对和适应,无法改变。
纺服行业大部分的竞争对手,无论是台资、韩资、日资企业的创始人都已年长,基本上都做了三四十年,年龄都在70岁左右。他们的下一代基本都在国外,不愿意回来接班。此外,90后创业,不会干制造业,他们更倾向做高科技产业。
总体来看,产业终局的思考是最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想清楚想透彻,就会经常徘徊、犹豫、纠结。
二、并购的原因:
开润的战略所决定
1.TO B起家、TO C出名
开润的业务模式是双轮驱动——B2B模式和B2C模式。
简单来讲,B2B模式是给一些全球知名顶级品牌做代工,给他们做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即定点生产,俗称代工生产)和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承接设计制造业务的制造商,与代工厂最大的区别是,代工厂只进行代工生产,而ODM厂商从设计到生产都是自行完成,购买方直接贴牌即可)。
目前,在全球有三个生产基地——中国、印尼和印度。
B2C模式围绕出行消费品去做高中低品牌的搭建。这种模式有一个标杆性的公司——安踏。安踏最早做的品牌属于低端品牌。然后,它并购了斐乐和日本的迪桑特,今年又并购了始祖鸟。斐乐2020年的贡献利润,已经超过了安踏本身的品牌,而且在高速增长。
开润股份专注的产品是出行消费品,这也是我们的业务框架。5年前,我们跟小米成立了润米科技合资公司,打造了一个“90分”箱包品牌,已经连续4年成为天猫双11箱包类别第一名。成功的原因就是产品供应链的能力和新的互联网营销模式。
好产品会说话,好产品会产生口碑,口碑会带来流量。当下,在互联网和To C端的新商业模式下,把产品供应链做好,是一个底层逻辑。
2.为什么要做出行消费品?
开润坚持做出行消费品有三个底层逻辑,这三个底层逻辑是我们坚持的最根本原因。
① 市场很大:消费品的市场很大。在阿里平台,服装这一个品类的销售占比就接近50%。这也是阿里在尝试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的缩写,是一种新型的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又被称为“短路经济”)新制造的过程中,从服装入手的原因。
② 竞争对手保守传统:如今,传统消费品行业的创始人,很多是30年代、40年代的人,无论是自动化、精益化、智能化、数字化,还是全球化布局,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③ 越是原始的、简单的,越具有奠基性,越有生命力,越活得久。
我们可以看到,地球上单细胞生物生存的时间最久。40亿年前,单细胞生物在地球上占的比例也是最高的。为什么?因为它的结构简单。同样,高科技的产品,例如柯达、索尼,都被颠覆掉,因为科技迭代对这类行业的冲击非常大。
互联网行业更是如此,结构很复杂,生命周期也比较短。10年、20年,最多30年,甚至有的3~5年就没落了,犹如昙花一现。
但很多传统行业,例如LV、Gucci、Prada,基本已存在上百年。这样的行业可以帮助我们活很久。
3.只围绕主业并购,不做财务性投资
并购是战略的一种实现手段,先是战略,然后才是并购。
开润的核心是使命和愿景,由此来驱动公司的业务战略,再生成并购战略,进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增长。企业增长,才是王
道。
开润的愿景是成为一家受尊敬的世界级出行消费品公司;使命是让出行更美好,员工有上万人,是国内A股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主要的C端产品聚焦的出行消费品,比如箱包服配,最有名的是90分箱包品牌。
因此,我们一直坚持的是,不做财务性投资,也不做多元化布局;而是紧紧围绕主业赛道,迎着产业的逻辑去布局,一枚一枚棋子下去,希望能一直并购下去。
三、并购的策略:
要赋能式并购,而非消灭式并购
1.并购的底层逻辑
① 围绕主业赛道去并购
围绕主业赛道并购其实就是确定能力边界。围绕某一个行业,会越干越熟,无论是竞争力,还是对这个行业的资源认知能力、协调能力都会越来越强。
② 赋能式并购
投后管理可以帮助标的企业做大做强。并购不代表终结,做大做强才是整个并购中的最核心部分。
丹纳赫是全球并购之王,在过去30年并购了400多个公司。其并购的逻辑,是围绕工业仪器及设备持续并购。1980年,它的最低市值为3545万美金,最近市值达到1493亿美金。40年间,市值增长了4000倍,市值增长的曲线远远跑过普尔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
丹纳赫的并购逻辑主要有两个:一是围绕主业去并购;二是采取赋能式并购,并购一家企业,把它做大做强。
丹纳赫有套系统叫做DBS系统,这是他们自己创造的商业操作系统,最早起源于并购的一家丰田工厂。将DBS系统植入到一个新并购的企业当中,可以让企业快速提升效率,带来增长。这就是丹纳赫真正最牛的地方——投后管理。
案例2:3G资本
3G资本是三位巴西人创立的,他们持续地在啤酒食品行业进行并购。在公司创办之初,是一家投资公司,后来并购了巴西两大啤酒公司,接着又并购了欧洲的第二大啤酒公司,而后并购了南非第一大啤酒公司,最后并购了全球最大的啤酒公司——百威。
整个啤酒行业并购完后,啤酒的边界已经走完,于是又并购了BURGERKING(汉堡王),接着联手巴菲特并购了亨氏。
3G资本在并购方面的逻辑与丹纳赫一样,围绕主业去并购,做赋能式投资。3G资本的赋能式投资:第一,精英治理,持续培养经营管理人才,派到各个并购的企业中;第二,持续的效率提升;第三,持续改进,精益生产。
2.并购的三大要素
① 团队
并购的团队其实有三个: 第一,寻找标的谈判的团队;第二,投后管理的团队;第三,持续融资的团队。
在组建团队的过程中,我们走过一些弯路,最后发现,由自己的业务团队加资本团队共同构成并购团队,效果最佳。
业务团队的人了解这个行业,与行业的老板有共同的语言和话题,还有行业的人脉资源,可以快速产生信任,因为并购的核心是取得对方老板的信任和认可。资本团队更多的是解决募资和交易结构的问题。这两个团队共同协作,效率会提升很多。
② 融资
要进行并购,首先要有资金,比如有银行的并购贷款、上市公司的可转债。另外,就是项目基金,包括过桥资金等。
③ 专业的交易设计
并购是一个非常复杂漫长的过程,要做估值、交易结构的设计、支付方式的设计,包括税收筹划、法律障碍、未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等。
这些工作,首先,要有专业的资本团队去做;其次,要有第三方的外部机构去协同。
四、并购的步骤:
投前、投中、投后
1.投前:做好标的选择
投前,最重要的是标的选择。企业的业务战略驱动着标的选择,如果选错,将无法改变。标的选择可以通过标的地图,也叫定向狩猎。
我们并购的方向是:第一,围绕顶级品牌的核心供应商;第二,同一客户不同品类,同一品类不同客户。
例如,行业里顶级品牌的核心供应商加起来大概100余家,这100余家企业就是我们的标的地图,就在这100多家企业中定向去找、定向去谈、定向接触,收集信息、调研资料。然后,再确定用什么方式去议价接触。
整个并购过程都围绕标的地图定向进行,并非漫无目的。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 第一,它们的生产程序、生产工艺很相似;第二,所有的高管团队都属于同一行业;第三,客户协同性好。
在并购的过程中,越是不愿意卖的标的,越是好标的。最好按照标的地图去一家家接触、一家家说服。
并购最大的难点是: 说服别人卖给你。
说服别人,最关键的是尊重、尊严和情感,而不是钱。因为这些企业的创始人在他们的创业领域中,是绝对自主、绝对骄傲、绝对自信的。在行业中做到了头部,利润好,社会关系也很好,社会地位也很高。在谈判过程中如何尊重他,是最重要的。
尊重,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因为这些创业者为了做企业,奋斗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他们是用全部心血在打造企业。
在被并购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既骄傲,又极度脆弱和敏感。当他们看到你的精益化、自动化、智能化都比他做得好,他也会尊重你。这就是相互尊重的过程。
在并购过程中,我们总结出来一句话,“不是并购,是传承”。
例如,Formosa工厂。
1971年由两位台湾人创办,2008年前,在整个箱包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他们是耐克的核心供应商。
接触2年多,建立了情感链接后,才完成了并购。他们用一生来做这家企业,在并购完成时,就像嫁女儿一样,把公司托付给你,希望你能把他做得更好。所以,在并购的过程中,人与人情感的链接、信任和尊重是最重要的。
价格博弈取决于业务战略是否足够清晰而坚决。也就是在谈判过程中,最终决定是否并购的是企业的业务战略。战略驱动决策,谈判妥协取决于战略诉求。
在谈判过程中,有无数次焦虑和反复,无数次对方真的不想卖,无数次我们真的不想买。每一次谈判都在焦虑和反复中,但其中的底层逻辑就是业务战略的驱动。
2.投中:考验的是谈判团队的成熟度
谈判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周期,并购一个标的,基本上需要10~15个月。从接触谈判,到一轮一轮地谈,再到跟对方老板谈,谈判团队需要有很高的成熟度。
打仗打闭环,练就一支并购团队,极其重要。
有一个成熟的团队,才能进行持续的并购。当带领团队去谈判时,你会发现讲无数的经验和方法,都不如带领团队打一场闭环实战有效。因为从起点到闭环,有无数的焦虑、压力、困惑,可以锻炼团队的抗压性和思考力。
在这个团队中,一定要挑几个真正素质高且足够聪明的人,也许他们在力道、经验上微欠火候,但可以通过实战来成熟。团队锻炼出来后,才能保证持续并购。
3.投后:赋能企业做大做强
投后的核心是未来如何赋能,如何做好投后管理。
投后管理,一定要在并购前就开始做。在启动项目时,就要想到投后管理时团队如何搭建,如何将这个企业做大。如果判断自己没有能力把被并购企业做大,就不要并购。
投后管理的融合,成败关键不是资产、制度、流程的融合,而是双方建立人与人的信任。
和合作方建立信任的底线思维是“永远不要想着占别人便宜”。比如我们有好几个合资公司,大部分是控股,大股东不要去占小股东的便宜,因为一旦想占别人便宜,别人就会想占你便宜,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信息化、数字化整合,是投后管理最有效的抓手。比如,我们上市公司的信息化、数字化做得很好,可以直接导入,帮助其提升效率,被并购方就很容易接受。
投后管理的核心是专业的经营团队,强大的经营管理系统,能够赋能到标的公司,提升效率,实现持续增长。
4.二十年后,我们将被别人并购
其实,在整个并购过程中,有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孤独的老板,带着一个淡淡焦虑的团队,在时间隧道中跌宕前行。而且,忧虑是一直存在的。就像苏世民说过,“忧虑可以让人打开思维,可以让人启发更多的创新。”
为什么孤独呢?因为每一次的条件,每一次的价格,每一次的并购问题,最终都是老板拍板。敢不敢拍?他是孤独的。
在这样的时间隧道中,基本上持续8~15个月,你要一直熬着,一直顶着,一直扛着,一直咬牙坚持着,而且越到最后,越要咬得住,越到签约时,波动就越大。
其实,人生的起点和终点都一样,活的是深度,是宽度,是境界。人死后,灵魂的境界得到提升,带走的是更高级的灵魂。
我们希望能够留下一个永续经营的企业,且这个企业可以持续为社会创造价值。那么,你带走的将是更高阶的灵魂,留下的是可以给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企业。
最后总结一句话: 今天,我们在努力并购别人,20年后,我们将被别人并购。
声明: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