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怪相”:新模式门店300家为啥赚钱能超过1000家老店?

2020-11-30

来源丨新餐饮洞察(微信号:xincanyindc)

作者丨彭 景

 

过去,餐饮人做一家店会坚守数十年,日复一日的采购、烹饪、迎来送往;

 

现在,一个新晋品牌三两年开出几百家门店,成为常态。

 

一道简单的菜品,可能集合了蜀海的净菜、聚慧的底料、快驴的生鲜,再加上餐北斗的仓储、圆规的物流,如生产一部手机般,通过各个部件的设计、组装,最终呈现在顾客的面前。

 

标准化的产品和流程,大大加速了门店的复制速度。

 

而这背后,是餐饮供应链的飞速发展。


餐饮“怪相”:1000家门店却不如300家门店赚钱?

 

王宽是餐饮连续创业者,他的第一个创业项目“王贵仁砂锅麻辣烫”,前前后后开了近1000家,但他直言:成本结构和商业模式并不完善,很多店看起来生意特别好,但最后算账,却赚的并不多,都是辛苦钱。总部一开始也没有在供应链上着手,对加盟商的掌控力也很弱,所以加盟商赚钱难,总部也并不怎么赚钱。

 

第二个项目“喜姐炸串”,在创业之初,就是选择的标准化程度高、对人工依赖小的赛道,一个9平米的小店日营业额就能达到7万元。门店35%以上的产品都是总部配送的,300多家门店带来的营收和利润,已远超之前1000家麻辣烫门店的成绩。

 

“因为我不是做餐饮出身的,我不懂餐饮,所以我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如何更简单地开店上,不但自己管控简单,也让加盟的人不用太多的餐饮经验,就能开店赚钱。

 

最终发现餐饮连锁的本质就是供应链。目前我们有自己的工厂,自己加工一部分产品,与第三方工厂合作一部分,然后在物流上与绝味的绝配和正新的圆规合作,送到各个门店。没有供应链做支撑,餐饮就连锁不起来。”王宽说。

 

“供应链是本质”,是王宽在餐饮经营中实践出来的经验。

 

圆规供应链总经理陈泽华曾说:“供应链是一整套的体系,建好中央工厂,能标准化生产之后,还得有物流和流通,工厂+物流+贸易都打通,才算是真正的供应链。” 

 

但这一整套庞杂的体系,并不是一个企业可以独立完成的。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条件下,餐饮供应链也出现了专业化的细分,不同的细分领域供应链企业组合起来,才有了相对完善顺畅的餐饮供应链体系。

 

新餐饮洞察记者采访了分别在产品、物流和平台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三家供应链企业,为餐饮企业探秘餐饮供应链现状。

 

“我们使多家餐饮企业关闭央厨”

 

“确切说我们并不能被称为餐饮供应链企业,我们只是供应链中的其中一环,就像手机的整个生产流程一样,我们是其中的芯片角色。”聚慧餐调创始人苟中军说。

 

聚慧餐调在火锅领域的名气不小,身边问上几个餐饮老板,就能说出聚慧的名字来,问及选择聚慧的原因,几乎都会说出一个共同点:口味。

 

这样一家专注于连锁餐饮企业汤料、底料、调味料的研发、生产和产品应用解决方案的企业,是如何与餐饮企业联结的呢?

 

新餐饮洞察记者走访聚慧餐调北京办事处时,负责人白雨楠分享了接待客户的场景:

 

比如我们一知名火锅品牌客户,他们打算明年上一款新型的柠檬味或者番茄味的锅底,给我们下一个只有终点的需求,我们的研发工程师就开始分析市场并调配各种食材占比,用自己的专业和食品天赋去“创造”出一种味型来。

 

直接提供配方或者提具体要求的客户占比并不多,更多的是客户并不非常清楚自己具体要什么,而我们要给他研发创造出来,来满足他的潜意识需求。

 

聚慧餐调拥有近一百位研发工程师,并且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将反应釜应用到复合调味品生产的企业,研发能力和标准化生产是核心竞争力。

 

“从2000年到现在,我们积累了4000多个SKU,市面上的味道几乎研究了个遍。”白雨楠说。

 

正是因为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供应能力,创始人苟中军说,创业经营过程中,最有趣的事是,帮助许多餐饮企业直接关掉了央厨。

 

“餐饮是服务管理行业,中央厨房是精细化工厂管理,完全是不同的行业,餐饮营收做得好,不一定有能力做好央厨。我们帮餐饮企业研发出想要的口味,并将口味标准化,使得选多餐饮企业直接关掉了央厨。

 

餐饮行业最终也会像其他行业一样,从产品设计、到组装、到模块化生产,社会分工明确,大家各司其职。可以说,餐饮行业是最后一块工业化蓝海。”苟中军说。

 

“把餐企的仓储拿过来,让人效、坪效、车效翻倍”

 

国际知名物流公司出身的黄晓波,在创立“餐北斗”,切入餐饮供应链时,选择的是只占餐饮业总成本不到10%的“综合物流服务”模块。

 

“我们不干采购,也不做中央厨房的加工和门店的零售,餐北斗聚焦在物流上,通过SaaS系统,做共享仓储和配送。”黄晓波说。

 

为什么要做仓储和配送共享,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正如我们了解的一样,餐饮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自建中央厨房,但全国各地大部分连锁餐饮自建的中央厨房都是亏损的。中央厨房对于餐企而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把它扔了吧,觉得对自己门店的服务有巨大影响,留着吧,又产能过剩。这就是中央厨房面临的实际的问题。

 

而餐北斗做的事,就是把大家产能过剩的央厨和仓储拿过来,让一个仓储点可以服务多个餐饮企业,通过SaaS系统,把进出库数据统计分析,提升整个供应链的周转速度。
 

这样一来,整个仓储和配送的人效、坪效、车效都成倍增长,实现降本提效。

 

在聊到餐饮企业连锁发展时,黄晓波说:“以前人们选择加盟一个项目,是看这个品牌影响力,至于经营好坏,大部分要靠自己,更像是创业;而现在加盟一个项目,更像是加入一个体系,后端的所有原材料、仓储、配送等供应链都十分完善,没有餐饮经验也能上手。前端会越来越简单,后端会越来越复杂和精细。”

 

“我们30%的客户是‘黄沙拉麻’”

 

在众多供应链企业都在追求连锁餐饮企业、腰部餐饮企业合作时,美团旗下的快驴选择了中小型的餐厅,“中小型”什么概念呢?

 

营业额5000元/天左右,200平左右,3-5名员工,就算是中型商户,还有无数个是中型以下的单店小商户。

 

快驴标品负责人付辉表示:“大家都听说过一个调侃的词——黄沙拉麻,也就是说,黄焖鸡米饭、沙县小吃、兰州拉面、麻辣烫,四大国民小吃,我们30%以上的客户都是黄沙拉麻。”

 

倒也不是快驴刻意选择了中小商户,而是快驴本身的定位,与美团打法一脉相承——选择做可复制、可规模化的事情,产品以大流通品为主。

 

这就决定了快驴无法直接满足大连锁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而是与具有研发设生产能力的企业合作,帮助易被忽略的中小商户,解决他们进货、供应的问题。

 

“依托美团平台大数据的天然优势,未来快驴可能会以大单品+社会供应链的平台模式发展,用大单品切入到大型连锁企业中,目前依然还在探索期。”付辉说。

 

餐饮前端的标准化运营,带动了后端供应链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而供应链更加精细和专业的管理,也正加速着餐饮企业的连锁化进程。

 

美国餐饮连锁化率50%以上,而中国目前只有不到20%,但中国餐饮连锁化率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着。这中间,是差距,也是巨大的市场空间。

 

声明: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