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狂赚438亿!小米生态链的成功秘诀:做“亏本”生意

2020-11-27

来源丨互联网新闻网(微信号:netxinwen)

作者丨小小高

 

深夜,一个名叫张峰的男人辗转反侧。明天,他开发的充电宝,就要在小米官网上发售了。他很担心产品的销量情况。

 

这是一款不一样的充电宝:第一,市面上的充电宝都要卖200元,雷军竟然要他卖69元,可以说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第二,这是首款不是小米生产,却贴上了大大的“MI”标志的产品。

 

好在他开发的充电宝,一在小米官网上发售,第一个月就卖了60万个,第二个月更夸张,卖了150万个,当年更是狂销1000万个。

 

这款充电宝这么受欢迎,原因只有一个——人们第一次发现:充电宝在好用的同时,还可以这么便宜!不用199,也不用99,只要69!

 

从此,中国充电宝市场的格局彻底变了:大品牌价格不再高,小品牌干脆不做了,因为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都比不过小米发售的这款产品。

 

而且,尽管充电宝的成本是77元,看起来要亏本,但因为订单量的不断增加,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张峰最终还是实现了盈利。

 

上面这个故事,是小米生态链的一个插曲。

 

张峰,是紫米科技的创始人,也是小米生态链舰队中的第一个企业家。由小米生态链孵化的紫米科技,如今已经是独角兽企业,再不用担心卖不出充电宝,7年里累计销量达到1亿。

 

小米生态链的漫长岁月里,还有很多个这样的故事。

 

可以这么说,小米生态链是几百家企业和小米谱出的一曲高歌。你很难在其他地方见到这样壮阔而华丽的共鸣,这样极致颠覆的行业革命。

 

“小米杂货铺”是怎么建成的
 

2013年的时候,雷军对互联网有一个判断:第一阶段是互联网,第二阶段是移动互联网,第三阶段是物联网。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个万亿级别的风口。

 

那当小米已经踩中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的时候,就要为下一个阶段做准备了。事实上,物联网是个大事业,布局它需要五年,七年,甚至更长。但雷军有这个决心。

 

具体要怎么做呢?

 

雷军想到的是“组建舰队”。

 

第一,自己做这件事情会降低一家公司的聚焦度,不如将其交给更优秀更专业的人。

 

第二,自己干,没有经验和积累,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才能进入这个领域。而用“投资+孵化”的方式,就能迅速占领市场。

 

最终小米是怎么布局的呢?

 

主要分四步走。

 

第一步,从手机周边产品做起,慢慢拓展。

 

当时的小米还徘徊在智能物联网的“门口”。为了进军这个领域,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开发手机周边产品,因为手机是小米的核心业务,手机周边跟小米联系最为紧密,研究起来门槛较低。

 

他们找到了当时在手机制造领域深耕多年的张峰,由他来开发小米生态链的第一代产品——移动电源。

 

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小米移动电源大获成功,打响了小米生态链的第一枪。

 

这个成功事件为小米生态链的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成为了可借鉴的模板。

 

此后,小米的布局便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开发了空气净化器、插座、扫地机器人、摄像头等各种产品,领域从手机周边产品,拓展到智能硬件,再拓展到生活耗材。

 

因为种类繁多,很多网友戏称小米生态链为“小米杂货铺”。

 

第二步,构建IoT平台,实现万物互联。

 

物联网的一大要素就是智能设备之间要实现连接和互动,不然各个部分就如同死物,无法形成生态,给消费者带来真正的消费升级。

 

而当小米生态链已经实现了硬件的投资之后,下一步就是考虑怎么实现硬件之间的连接了。

 

当时小米想到的是把一个平台做好,然后开放这个平台的入口,就可以把标准应用于现有的硬件厂商。做一套系统,让硬件企业直接使用,而这个系统可以让万物互联。

 

他们在每个小米生态链的产品中加入了IoT模组,以实现相互连接。并且开发了一个APP——小米智能家庭(后更名为米家),让消费者能通过手机集中控制这些产品。

 

这样一来,一个真正的生态才算形成。消费者可以通过小米的平台,呼唤智能灯泡、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进行工作,整个组织是可以统一调配的。

 

第三步,创建米家品牌,独立发展。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小米生态链的产品就是小米公司研发的,生态链上的企业都没有姓名。

 

为了区隔小米和小米生态链品牌,雷军给生态链产品起了个名字——米家。

 

这样可以帮助消费者建立更好的品牌认知,也让生态链下的一大批企业,重新被大众认识。他们不是小米的部门或者子公司,是可以独立发展,具有无限潜力的科技企业。

 

第四步,接入线上和线下,让小米生态链产品乘风破浪。

 

在线上,小米成立了有品电商,销售小米生态链产品,帮助他们进一步破圈。

 

在线下,小米创立小米之家,帮助小米生态链产品扩大消费圈层,将他们真正推到普罗大众的面前。

 

如今的小米生态链,孵化的企业超过270个,每年给小米贡献的营收多达几百亿元,占据小米25%左右的营收,扛起了小米营收大旗。

 

更重要的是,小米生态链成功帮助小米在全世界扬眉吐气——在全球的消费级物联网市场上,小米的市场份额占第一位,亚马逊、谷歌和苹果这种世界级巨头,相对于它来说都是弟弟。

 

小米生态链的爆品秘诀

 

小米生态链在中国商业的浪潮中是如此独特的一个存在:它不是小米的部门,也不是子公司。小米对它不是单纯的投资,更没有把它当作简单的设备制造商。

 

简单来说,它是一个基于企业生态的智能孵化器。

 

孵化器里,布满了各式各样的智能企业,它们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协作,关系微妙而和谐。它们共同倚靠在小米这艘航母上,乘风破浪。

 

小米对生态链公司投资不控股,以保证这些企业的独立发展。

 

同时,小米为生态链产品做的事情远比孵化器更多,会提供供应链、研发、设计、渠道、营销方面的支持。

 

这些年,我们熟知的小米生态链爆品其实并不少。

 

华米手环一经面世,3个月就出货100万只,成为2014年小米生态链的一大杀器;

 

小米USB插线板以49元的价格上市,一个单品就卖出了几百万只,让行业老大公牛受到了启发,迅速跟进推出了类似产品;

 

小米智能灯泡在一天之内卖出了4万只,让产品创始人忍不住惊呼:“米粉太疯狂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小米生态链都是很成功的。这离不开小米和生态链企业的共同努力。

 

首先,聚焦核心功能,满足80%的人的80%需求。

 

消费者的需求太过多样化了,比如针对一个手环,有人希望可以具备闹钟功能,有人希望屏幕能亮一点。

 

而小米则聚焦测步数、监测睡眠和来电提醒,满足核心功能,极大地减少了成本,同时又满足了消费者的核心需求,让他们感觉这个产品买得值。

 

其次,死磕品质,把控细节。

 

生态链里的每个产品的口碑都很重要,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所以小米格外注重生态链产品本身,有专门的团队来进行品控。

 

比如生产一个插线板,为了做到最薄,最轻,最小,他们将延续20多年的半透明开关给去掉了。

 

传统插线板的拔模角度是3度,他们降到了1.5度。

 

传统插线板尾部走出的电线是火山形,他们嫌不美观,增加了一道工序,改成了圆形……

 

事实上,你单看小米插线板,可能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但当你把小米插线板与其它插线板放在一起,就能直观感受到它的精致和美观。

 

小米插线板的问世,让插线板不再是扔在桌子底下的一个工具,而是一个艺术品。

 

这样对细节的孜孜不倦的追求,让小米生态链的产品质量都不会太差。这也让消费者能够毫无顾忌地种草一系列产品。

 

再者,主动降低利润,最大程度让利给消费者。

 

消费者的购买力是有限的,所以格外注重性价比。而市面上的大多数产品,要么便宜却低质,要么高质量但昂贵。小米生态链正是要改变这个格局。

 

小米对生态链产品定价的话语权是很强的——售价几千块的空气净化器,他们卖699元。原价两三千的扫地机器人,他们卖799元。市价800元的手环,他们卖79元。

 

当一件产品的价格由200元降至99元的时候,用户数不是简单的翻倍,而是呈现5倍甚至10倍的增长,这是一个很高级的商业策略。

 

小米生态链正是因为沿用了这个策略,收获了源源不断的消费者。

 

好用的功能,极简的外形,极高的工艺品质,极具杀伤力的价格,这不仅是小米生态链的成功秘诀,更是小米整个商业模式的缩影。

 

高瞻远瞩的小米

 

小米生态链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创新性。

 

你很难在其他地方看到这样的企业合作模式。一般企业的相处模式,要么是合作要么是竞争。

 

而在生态链里,有股权和交易的纽带、有资源的共享和战略的协同,既有适度的竞争,也有互相依存。

 

这些企业就像同一个父母生下来的孩子一样,有拌嘴,也有亲密的拥抱。

 

同时,小米对他们的管理方式也是独一份。

 

如果是单纯的投资,大可以做甩手掌柜。如果是收购,则可能会全方面包揽。而小米既在领导他们,又给他们一定的独立空间。

 

其次,小米的前瞻性也令人惊讶。

 

七年前,当手机厂商们普遍看不起消费物联网这门小生意的时候,小米却敏锐地发觉其中暗含的巨大潜力。当其它企业还在造设备的时候,它已经想到要掌控终端。

 

不得不说是高瞻远瞩。

 

如今的小米,已经成为家庭智能生活的硬件入口。

 

小米的众多智能家居设备,如电视机、路由器、电饭煲、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机,构成智能终端入口,就像一个个管道,给用户提供最重要的“水电煤”,甚至本身就能成为“推销员”。

 

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是这样解释的:“当小米净化器发现你该换滤芯了,它就会提醒你,问你要不要买一个。或者它跟你说,你们家空气太干燥,我建议你买个小米加湿器,等你用了加湿器,它可能告诉你,你家水质好不好,要不要小米净水器。”

 

现有情况就是,消费者一旦开启在小米之家购买家电的路途,就永远停不下来了。

 

一个米粉的家里,通常会遍布小米生态链的各种产品——电动牙刷、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电饭煲……

 

据2018年的数据,小米IoT平台现在已经支持2000 款设备,智能设备连接数超过1.32亿台。

 

当1亿中国人的家里都陈列着小米生态链的商品,将具有多么惊人的发展潜力?答案不言自明。

 

小米生态链是中国制造业的“鲇鱼”

 

小米生态链这个设想到底有多伟大?

 

光从它的贡献来说,它就值得被铭刻在商业史的丰碑之上。

 

从生态链企业的角度来说,小米生态链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很多企业在进入小米生态链之前,都只是籍籍无名的小公司,无人问津。但在加入之后,归功于小米,得到了各种资源的支持——品牌背书、供应链、产品研发设计、渠道、营销、售后……

 

同时,小米生态链内部的企业还形成了竹林效应——

 

企业就像是一棵孤立的竹子,如果没有生长在竹林里,就没有强大而发达的根系,很容易枯萎。而形成竹林生态之后,根系就交织在一起,让土壤更肥沃,不断生长。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相互协同的作用。

 

比如小米生态链内部的纳恩博企业,生产的九号平衡车对电池有很大的需求量,所以选择电池供应商至关重要。

 

刚好生态链内部的另一家企业紫米科技对电池深有研究。于是纳恩博迅速找到了紫米科技,寻求电池供应方面的帮助。

 

来自小米和其它生态链企业的支持,让许多企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原先在国内毫无市场,产品只供给小厂或者出口日本的乐鑫科技,在被小米发掘之后,如今已经是可与高通、德州仪器、美满、赛普拉斯、瑞昱等同属于第一梯队的企业;

 

差点发不出工资、濒临倒闭的华米,在加入小米生态链之后,越跑越快,于2018年正式登陆纽交所,成为首家在美上市的小米生态链企业。到2015年,小米生态链内部收入超过1亿元的公司有7 家,最多的一家卖出了17.5亿元的产品。

 

2017年,原本每半年都要与销售过亿的企业开会的小米,惊讶地发现,一个房间已经装不下这些“亿元俱乐部”的成员了。于是他们又成立了“十亿元俱乐部”。

 

同时,小米生态链对于小米来说,也是意义巨大的。

 

首先,小米生态链成为了小米业务的中流砥柱,并让小米前行的道路越来越宽阔。

 

手机业务再怎么庞大也会有天花板,单一业务的抗风险能力也低。

 

而生态链模式,一方面可以让小米的营收变得多元和丰富

 

——小米既可以通过销售生态链产品获得利润分成,又能通过投资生态链企业获得投资收益。

 

生态链收入几乎占据小米总收入的半壁江山。这样一来,就能对冲手机业务方面的风险。

 

另一方面让小米真正成为一个生态型公司。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应用型公司值十亿美元量级,平台型公司值百亿美元量级,生态型公司值千亿美元量级。顶级互联网公司一定是生态型公司,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小米通过生态链模式,获得了硬件端的入口和完整的流量闭环。相比于其它只做手机的公司,小米构建起了深厚的壁垒。

 

最重要的是,小米生态链模式,还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沿着移动电源、空气净化器、插线板诞生的逻辑,小米就如同一条鲇鱼一样,对众多传统行业都造成了冲击,从而倒逼行业进行升级。

 

比如推出插线板,引得行业竞争对手都争相模仿。

 

原先的插线板又大又笨重,30年以来工艺都没有进步。而小米插线板上线之后,市面上的插线板都争相模仿小米插线板,设计感越来越强,工艺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比如推出小米手环,改变了消费者对于手环的价格的定义。

 

这使得其它国产厂商不得不大幅降价促销,好与小米进行竞争。

 

小米手环可以说改写了整个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格局。

 

而当原有的产品生产线已经不满足小米的生产要求,小米甚至会和上游生产企业一起进行研发,对生产线进行改造,深度参与中国制造业的升级。

 

总的来说,了解小米生态链,就是在了解小米这家公司背后的商业逻辑和商业理念。

 

这样靠着极致性价比,深度变革了智能家居,乃至中国制造业的模式,又何妨不是我们了解中国商业的又一面镜子。

 

声明: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