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混血女孩把青藏高原的牦牛绒变成奢饰品,还征服了爱马仕!
来源丨领教工坊(微信号:ClecChina)
作者丨陈曼媛
在青藏高原的一个偏远小村落里,有这样一家企业,以高原上最轻盈柔软的牦牛绒为素材,通过当地牧民巧手的编织和缝制,为世界带来无比温暖柔软、足以传承于世的作品。
这家企业就是诺乐(Norlha),来自藏地的奢侈品牌。
诺乐创立于2007年,是一家设计、生产、销售牦牛绒产品的公司,所有产品均由牧民手工织造而成。
诺乐将掌握古老手工工艺的工匠和高原上的天然资源牦牛绒结合在一起,生产出世界级的产品,并以此为当地的原牧民创造稳定的就业机会及培训,以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赢得了难得的全球B Corp 认证。
创立诺乐的初心:解决当地藏民就业问题
地处于海拔高度达到3200米的藏族游牧村庄仁多玛,拥有1500个散居在广袤草原区域的村民,约6000头牦牛和20000只绵羊。
由于家庭规模的缩小和子女所参与工作量的减少,牧民的生活负担愈发沉重。
年轻的牧民夫妇往往要靠放牧或跑去很远的地方工作来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他们的子女因为上学的需要被留在村子里交由祖父母照管。
妇女的生活尤为艰辛,平日她们要从清晨四点开始一直劳动到深夜。只有节日和新年,当照看的牲口数量减少时,她们才能从生活琐事中解放出来稍加喘息。
因为爸爸是藏族人,2004年,22岁的美国女孩Dechen来到青藏高原仁多玛村寻根。Dechen的父亲是位来自西藏的作家;母亲Kim则来自一个富有的希腊家族,是位热爱摄影的人类学家。
从纽约跑到藏区,Dechen没有任何犹豫,她对父亲的故乡有种带着责任感的好奇。她发现就业是当地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
Dechen想 :
如果我们能用当地的资源做成产品,这是一件对于市场、社区、和牧民都有益的事情。我们可以创造出对市场有价值的东西,培训牧民的就业能力,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
Dechen的妈妈精通纺织,于是叫女儿去甘南寻找一种直径只有20微米的牦牛绒,看看能不能用它们做出点什么。
重新发掘牦牛绒的珍贵
牦牛绒是牦牛身上用来御寒的一层底绒,每年春天它们会自然脱落。比起羊绒,牦牛绒的保暖性及其它各方面的参数都要更好,所以Dechen就一直在思考,是不是可以用牦牛绒做成某种纺织品。
2005年,Dechen和她的弟弟从藏区收集了两吨牦牛毛线,经过一系列的清洗和脱毛工作以后,这些细绒被运到了加德满都。
在那里,经过并捻和织造的牦牛绒纺品呈现出了让所有人都瞠目的柔软性、保暖性和耐用性。
2005年12月,诺乐正式决定建立厂房投入生产。
在诺乐成立之初,创办者们将厂房位置选定在仁多玛村,因为牦牛绒线在当地具有普遍性,捻线和织造是当地牧民们的传统作业。
然而实践之后却发现,当地原始的织造工艺不能适用于牦牛绒这一创新的产品。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诺乐的创办者们决定引进印度和尼泊尔人擅长的手工捻线和织造工艺。
于是,在诺乐成立之初所搭建的一个巨大的军用帐篷里,三十个当地的村民很快被雇佣起来,接受跟织造有关的各项培训。
2007年11月,随着诺乐厂房施工完成,第一批被雇佣的村民们也完成了他们的专业培训。
2008年1月,诺乐生产出的第一批产品出现在了巴黎的市场上。
2015年,Dechen意识到,如果真想实现诺乐的可持续发展,她们需要改变诺乐的商业模式。 因此,诺乐开始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大力发展“诺乐(Norlha)”这一品牌。
诺乐精挑细选两岁左右小牦牛宝宝的绒毛,那层绒毛极其细微,直径小于20微米,长度为3.4至4.5厘米,每年春季牦牛绒自然脱落时,牧民需要用手一点一点扒落收集,并以其作为产品原料。
每头小牛每年只能产大约100克绒,一条围巾大约要4头小牛的绒才能制成。 而爱马仕定制的围巾系列,原料来自更稀少的白牦牛——在青海的天祝地区生活着不到两万头全世界最后的白牦牛。
经由细腻的人工纺纱后,一名有经验的工人要用7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条中等长度围巾的纺织。这样制成的产品自然是珍品中的珍品。
牦牛绒材料本身极具稀缺性,加之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手工织造技艺赋予了诺乐极强的产品竞争力。
随着牦牛绒近年来在国际奢侈品市场的热度上升,诺乐赢得了诸多国际奢侈品牌的青睐也就不足为奇。
那些经由手工经纱、纺线、纺织、染色的围巾和披肩,在欧美市场上以500—2000欧元的价格被出售。 Hermès(爱马仕)、Balmain (巴尔曼)、Sonia Rykiel(索尼亚里基尔)、和Lanvin(浪凡)等奢侈品都先后成为诺乐的合作伙伴,将牦牛绒引入自己的产品系列。
诺乐出品,既是耐用品,更是奢侈品。诺乐产品的价格较高, 因为一切都来 自手工,一切都来自天然。
如今,诺乐每年织造超过10000条围巾、披肩、毛毯,以及2000米以上的面料。每年,诺乐会推出春夏和秋冬两个系列产品。其它的基础系列包括格子花呢、毛毯和风格独特的经典系列。
Dechen利用当地的牦牛绒来制作高档织品增加就业机会,发展当地经济。
诺乐给那些单纯依靠放牧为生、收入却不足以维持生计的家庭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为那些离异或单身的妇女提供了独立生存的可能,也为当地牧民带来了另一种生活方式。
另一种生活方式
若十几年前诺乐工坊没有成立,那么仁多玛村的大部分妇女可能依旧过着放牧的生活,在青藏高原迎着寒风翻山越岭,与其他任何地方的牧民一样。
可过度放牧会让当地面临生态被破坏的威胁, 年轻人中不愿意从事牧业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他们外出打工,融入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代价则是背井离乡放弃牧区的一切。
是诺乐,为他们提供了第三种生活方式。
目前,诺乐聘用的150名员工均为当地的牧民及牧民家人,其中60%为妇女。
如今牧民们的家庭收入来源更多样化,与之前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的放牧相比,生活更加稳定。 最重要的是,诺乐工坊离家非常近,这样一来也就有了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当地人愿意来诺乐就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Dechen的耐心培训。
在那些像慢镜头一样缓慢的学习场景里——为了让工人认识产品目录里的每一项信息,她要重复表演“先量好尺寸,然后在这个框里记下尺寸,然后会将样品贴在旁边”这样的过程——工人们可以逐渐了解产品目录,直到他们不依靠Dechen也能为上千种产品做详细的分类。
这些牧民的汉字和藏文书写基础非常差,而Dechen又不懂中文,英文竟然逐渐成为工厂更为普遍的办公语言。
诺乐的第一批员工几乎都没有上过学,于他们而言,工坊既是公司又是学校。
越来越多的店铺在小村子里应运而生,与此同时,诺乐工坊员工们也会自发地组织文娱活动, 可以说,这片藏地因诺乐的到来重新焕发了现代活力。
坚持信仰路途中的挑战
坚持雇佣当地员工,坚持用员工做模特,坚持自己拍摄产品,坚持以最古老的方式手工制作布料,坚持用昂贵但环保的进口染料,Dechen有很多坚持。
在尊重信仰和不失去与自然联系的前提下,Dechen让牧民们与现代社会接壤。 然而,在这条坚持信仰的路途中,Dechen 其实遇到过许多挑战。
Dechen刚来到青藏高原仁多玛村时,一句藏语都不会说,村子里没有抽水马桶和淋浴设备,没有网络可以和外界沟通。
之后在仁多玛村安家、落户、结婚、生子,孩子的教育也成了问题。
然而,Dechen都因为心中的信仰极快地适应了当地的生活。但是, 除了这些生活上的挑战,员工管理培训也成为了极大的挑战。
在诺乐工坊刚创立的时候,都是Dechen自己教手艺,她需要学习每个步骤,清楚每个环节的技艺难点。培训一个员工要花六个月,也由于手工制作的特殊性,诺乐工坊的节奏非常慢。
诺乐的员工培训涵盖产品生产、管理等几乎方方面面,现在更侧重于销售和市场方面,可以说她们在培训方面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诺乐大部分的员工来说,这是他们第一份有固定上班时间的工作,这对员工和Dechen来说都曾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对于牧民来说,在以往的放牧生活中,他们不需要听从上级指示,有自由的上班时间,没有被规章制度所束缚。
对于Dechen来说,在早期去建立一个员工管理体系,去完善规章制度也是比较困难的。
包括怎么和员工沟通努力工作就会有更多回报这件事,包括怎么告诉员工这件事不会只是一个一两年的项目,我们是有长远打算的。
因为我来自美国,我丈夫虽然也是本地人,但他是另外一个村子的,所以大家会对于我是否准备长期留在这里持怀疑态度。我也花了几年时间让员工们相信我不会离开。
Dechen如此说到。
面对这些,Dechen以极大的耐心与员工沟通,建立信任,向他们解释每个人都要一起合作的重要性。
每当Dechen觉得自己因挫败即将失控时,总会想起母亲Kim说的: “做一件事情,不是为了别人的赞许或者感恩,而只是单纯因为你要做。即使人们不理解、不赞成,你也不要让这种感觉伤害到你。”
Dechen调整了工厂的薪酬架构,将一些工种改为按件计费后,效率普遍提高了。
好的技术工一个月可以获得超过3000元的收入;另一方面,工人们也觉得自由,这样可以根据家里农活的忙碌程度决定上班时长。
Dechen同时在诺乐工坊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比如大家一起享受工厂提供的免费餐饭,每年大家一起去很远的山坡上野餐,她会定期邀请村子里的喇嘛们来给工人们演讲。
代表当地智识阶层的喇嘛,比牧民更能理解Dechen来此开设工厂的初衷。
工人们聚集在工厂前的空地上,喇嘛们会说:
每个人都在一起努力,像一个人那样努力,才会有很好的未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家工厂教会了你们如何利用自己已有的原材料,给你们收入来源,让你们不用离开村子就能成为一名好的工人。
还有一些工作道德的劝诫,必须是由喇嘛们说出来工人们才觉得信服,比如:“要关心那些和你一起工作的人,那些给了你工作机会的人。”
最终,大家、特别是女性员工,都非常享受这份工作带来的价值。
对于很多工匠来说,来到诺乐工作使他们第一次有了学习的机会。 他们在诺乐接受了中英文培训,学会了照片处理、管理经营等实用技能。
对于藏区妇女来说,在诺乐的工作比放牧轻松很多,她们有了更多样的经济来源,也有了更多和家人团聚的时间。
诺乐的价值
就这样,诺乐用创新的方法,将牦牛绒这种美丽稀有的原材料加工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奢侈品。诺乐提供了一种探索未知和创造无限纺织品种的可能性。
诺乐是一种体现价值的创造——对牦牛绒这一原材料进行采集并加工成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创造了一种具有改变落后地区经济面貌潜力的先例。
德鲁克有这样一句话:“以社会需求来驱动一个市场机遇。”
诺乐最大的经济价值就是把毫不起眼的牦牛绒,原本是成斤卖的、不算是商品的东西,变成了一样奢侈品;
诺乐最大的社会价值是促进了就业,很好地诠释了用商业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行性。
作为中国西藏人与法国人混血的后代,Dechen想要创造的不仅仅是一个全新的奢侈品牌。
出于对手工劳动交换和美学价值的信仰,在保留了仁多玛村自然资源、人际关系和信仰体系的前提下, Dechen以难以想象的谨慎和耐心,重新赋予了手艺劳动在资本主义前所具有的价值。
在这个层面上, 诺乐不仅仅是一个表征着奢侈品的名词,而更像是一场深刻有力的社区运动。
在那里,人、物、信仰、社区都在重建有机而持续的联系。
Dechen让奢侈品重新生长出自然健康的光泽,也帮助一个社区在逐渐扁平的世界里,获得独特的尊严与地位。
这,大概也是Dechen最初追寻的信仰吧。
声明: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