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资美元债市场:中资占比高达75% 难言

2020-06-17



来源:人民币交易与研究

原标题:揭秘中资美元债市场最大谜团:中资占比高达75% 难言"真外债"

中资美元债因其相对独立于大类资产的表现以及较低的市场门槛,吸引着来自全球各类型的投资者,截止2020年一季度末存量规模已高达近9000亿美元。华创证券日前发布报告称,中资美元债投资者地域构成中,亚太地区占比大约高达85%,而这其中,60%左右来自离岸中资资金,15%左右来自在岸中资资金。

华创进一步指出,中资美元债75%左右均为中资,因此难称实质意义上的“外债”,虽应对汇率波动和境外流动性风险的抗打击能力较为强劲,但也向市场警示了当前存在的杠杆风险。

中资占75%难言“真外债"

中资美元债投资者地域构成方面,亚太地区占比大约高达85%,欧洲及中东地区占比约10%,北美地区资金占比约5%。亚太地区85%的资金占比中,60%左右来自离岸中资资金,15%左右来自在岸中资资金,余下约10%由韩国、日本、新加坡、菲律宾等亚洲国家贡献。

在岸中资资金中,银行为主非银为辅,银行持有规模在1200-1500亿美元左右,余下保险持债规模近百亿,基金、券商、资管亦有部分资金参与市场。

离岸中资资金中,资金来源又可具体分为国家主权基金、中资企业的海外可投资产和高净值人群的海外可投资资产,总持有规模逾5000亿美元。其中,高净值人群可投资于香港债券市场的资金规模或也高达千亿美元级别。

监管需警惕对杠杆风险错误评估

从持有结构来看,中资美元债75%左右的投资者均为中资,因此难称实质意义上的“外债”,应对汇率波动和境外流动性风险的抗打击能力也相对强劲。

本次3月债灾就是一个映证,尽管中资美元债指数最深跌幅达7.5%,但市场在中资投资者的加持下,表现较新兴市场美元债(最深跌幅15.8%)更为稳定。

但此次爆发的美元流动性危机,也向市场警示了当前存在的杠杆风险。离岸中资资金占据中资美元债市场近60%的占比,同时也是杠杆资金的集中地。

而面对SPV(特殊目的实体)林立、投资链条层层嵌套的离岸市场,监管当前仍然缺乏完善的监管框架,并可能因此形成对杠杆风险的错误评估。

此外,华创证券还指出,就投资者地域来看,中资美元债市场上有亚洲、欧洲、北美乃至中东等各地的投资者,就投资者类型来看,银行、保险、财富管理及私人银行、基金、券商乃至企业本身都是市场上活跃的投资者。

不同投资者因其资质不同、投资能力不同,对应的参与方式亦有不同。直接投资者的典型代表是银行、保险、海内外基金。间接投资者的典型代表是资管、财富管理机构、个人投资者以及企业本身。特别的是,中资美元债市场还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的互持循环,包括国企互持链、地方城投与地方银行互持链、房企互持链。(编辑:小紫)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