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财政司司长:香港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正逐步增大

行业趋势
2019-08-05

早知道,最有料!

今天是8月5号,

我们用最新鲜的商业资讯向您问好!

新的一周又开始了!给努力工作的自己一个微笑,打个气~~

今天的新闻我们还是先来听听权威声音:

【“央企+互联网”是国企混改模式之一 ,不是所谓的“公私合营”】

国资委官微发文称,近期国资委和互联网企业亲密接触,鼓励支持中央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深化务实合作,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社会各界比较看好这种以改革培育新动能、以合作推动新发展的共赢之举。但是,这种正常的合作和混改,却被人歪曲为“公私合营”,这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

看看最近的香港经济:

【香港财政司司长:香港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正逐步增大】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4日发表网志指出,第二季香港的经济按季负增长0.3%,若第三季继续呈负增长,则技术上香港会陷入经济衰退。可以说,香港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正逐步增大。(第一财经)

【新华社时评:结束纷争,聚力发展】

新华社在4日发表的《结束纷争 聚力发展》一文中指出,香港零售业6月的总销货值同比跌6.7%,跌幅较5月和4月分别增加5.4和2.2个百分点;6月访港旅客人次约514万,相比5月下降77万人次,香港酒店入住率6月也同比下跌3%。

文章说,到了这个时候,所有香港人真的需要“停一停、想一想”,拒绝暴力、相互沟通,将精力和时间放在发展这个“立身之本”上。毕竟,要解决香港当前存在的土地、房屋和青年向上流动等问题,街头暴力和情绪宣泄无异于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只有发展,才是解决香港各种问题的金钥匙和正道。而发展,必须有赖于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新华社)

下面是产业新闻:

【报告:中国文化产业在2004年到2017年的增速两倍于GDP增速】

8月3日,《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发布,报告指出,中国文化产业在2004年到2017年的增速两倍于GDP增速,2017年,数字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1.03-1.19万亿元,总产值约为2.85-3.26万亿元。

该报告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腾讯社会研究中心组建的专项课题组调研而成。(36kr)

游戏行业还好吗?

【上市游戏企业8家存爆雷风险、9家屡次违规】

根据伽马数据发布的《2019年上市游戏企业竞争力报告》显示,上市企业中有8家企业商誉占净资产比重超60%,商誉暴雷风险较大,有13家经营现金流量比率为负,有9家企业屡被监管警告。增速放缓、企业亏损数量增加、净利润率下降等问题给了游戏行业更多的不确定性。(第一财经) 

【二季度iPad在平板市场占38.1%份额位居第一】

近日,IDC发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平板电脑市场统计数据,其中苹果iPad依然延续了自己的王者地位,以38.1%的份额位居市场第一。数据显示,全球平板电脑市场前五名的厂商分别为苹果、三星、华为、亚马逊与联想。(环球网)

各种刷数据如今已经不是秘密了吧。

【揭秘APP“刷榜”黑色产业链:机器刷8毛,人刷2块2】

本该作为用户参考的评论和评分,暗藏一条黑色产业链。某刷榜公司销售人员称,苹果市场是0.8元一条五星好评。“机刷”的虚假评论一般通过马甲用户账号,经由多部手机进行发布,而一个真人用户下载一次App的价格是2.2元。业内人士表示,这样的“刷榜”方式已经非常普遍。(央视财经)

接下来看看股市相关信息:

【史上最强回购年份!金额已超1000亿 逾600家公司已兑现回购计划】

据数据,按照公告日计,2019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回购实施总金额已超过10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远超此前年份。2018年,A股上市公司回购实施金额为510亿元,2017年则仅为79亿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1日收盘,年内回购实施金额超过1亿元的公司有230家,这其中,超过10亿元的公司有11家。(中国基金报)


一份长达53页的起诉书,把刘忠田和他的忠旺推进了“反倾销和反补贴”政策的熔炉中,究竟是不是“美国陷阱”?

【中国忠旺:美国诉讼对公司尚没有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中国忠旺4日晚间公告称,有报道称美国司法部就指称的诉讼起诉公司及控股股东,控股股东及公司重申并未就指称的诉讼被送达任何法律文书或通知。董事会并不认为美国司法部指称的诉讼已经对集团的业务运营或财务状况造成任何重大不利影响。公司目前正常运营。

【万达信息:控股股东万豪投资及实控人所持所有18.79%股份被司法冻结】

8月4日,万达信息公告,控股股东万豪投资及实控人所持所有18.79%股份被司法冻结。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对冻结情况完全不知情,目前尚且不知冻结原因。 

格力董小姐的言论尤其引人关注,最近她又上新闻了:

【董明珠:格力100%不会爆雷,爆雷的白马股不是真白马股】

日前,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透露,早年时格力差点被一家国外的世界500强企业收购。谈及近期股市出现白马股“暴雷”的情况,董明珠表示:“那就不是真正白马股,那是一个假的。格力100%不会“暴雷”。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一个关键要修炼自己,政府只给你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央视财经)

近年来苹果被诟病创新乏力,新产品越来越没吸引力,但投入的研发经费倒是不少。

【苹果公司研发投入创历史新高】

在截至6月份的这个季度,苹果在研发上的支出为42亿美元,是该公司有史以来在研发上的最高季度支出。苹果的研发支出占总收入的7.9%,为200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当时苹果仍专注于iPod和Mac电脑。苹果公司计划在2019年投入超过160亿美元用于研发。(新浪美股)

最后我们把目光瞄准国外:

【英镑疲软 赴英中国游客激增】

英国广播公司援引旅游数据企业ForwardKeys的数据报道,今年夏季到访英国的中国游客比去年同期增加近20%。这家企业的发言人戴维·塔什说:“今年夏季来英国的中国游客数量可能创下最高纪录。”

英国渣打银行研究欧美市场的首席经济师萨拉·赫文说,英镑走低意味着游客购买力增强。“英镑对人民币的贬值意味着来英国的中国游客消费能力近三个月提高大约5%”。(新华网)

【韩国补充两亿美元预算应对日本出口管制措施】 

韩国总理李洛渊3日表示,韩国方面在最新通过的补充预算案中增加2732亿韩元(约合2.27亿美元),专门用于应对日本针对韩国的出口管制措施。韩国总理办公室发表的一份声明说,李洛渊当天在政府会议上批评日本把韩国移出可享受贸易便利的“白色清单”,认为日方做法超出了“不可逾越的界线”。(新华社)

【营销前线】

学会整合企业资源,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饥饿营销,屡试不爽】
作为近些年新生的营销手段和概念,“饥饿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和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一个词语。它一般被应用于商品或服务的商业推广,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以维持商品较高商品利润率和品牌附加值的营销策略。
被誉为“手机性价比之王”的小米对于饥饿营销的运用炉火纯青,业内知名;新兴的茶饮品牌“喜茶”也对此营销手段的运用乐此不彼。
品牌、产品与营销手段是饥饿营销的基础,但它并不仅仅单纯通过减少商品的数量做到奇货可居,其最终目的是让品牌产生附加价值。
饥饿营销的成功基础
心理共鸣
在品牌活动、产品设计以及实际经营条件等诸多方面与当下消费者的群体偏好对接,使消费者内心产生“共鸣”心理,饥饿营销才有可能成为有效的营销手段。
量力而行
作为营销手段中的双刃剑,饥饿营销严格要求品牌方量力而行:如果因为采取饥饿营销手段引发网络及消费者的负面声音,无异于玩火烧身。
宣传造势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衡量一个饥饿营销案例是否成功,品牌方所造声势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审时度势
当今社会热点频出,“跨界”现象大家都已经司空见惯,审时度势——把握自身营销策略与实际效果和社会效应之间的平衡也是饥饿营销需要着重考量的部分。
案例——喜茶的饥饿营销
喜茶因独特的口味和别致的品牌风格迅速得到年轻人的喜爱,它的饥饿营销套路简单粗暴,但效果倒是很显著。
No.1 排长队
喜茶在上海开立的第一家店开业当天引来数百人排队,长队甚至延伸至商场外侧;喜茶宁波来福士店正式开业,宁波市民纷纷前往捧场,据热心网友报道均是由于喜茶店内限流。
No.2 玩代购
针对猖獗的线下代购现象,@喜茶HEYTEA发布声明《喜茶团队:致上海喜茶客》,表示“目前上海两家门店每日单店出杯量在3000杯之上,但还是难以满足每日过大的需求量”。
No.3 限量购
人们往往会根据物品的稀缺性来判断其价值,限量购买即是由生产方人为制造稀缺性的手段之一。@喜茶HEYTEA就广州地区代购问题曾发表声明:“由于近日代购渐增多……不得不决定今日起广州各店暂时采取一单限购十杯以内,一人一次限下一单”。
结语
饥饿营销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把握好尺度才能更好地利用它:
1.产品符合大众认知;
2.扩大市场不可操之过急;
3.“饥饿”要有度,这里的“度”包含两个层面,价格和数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