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是门好生意吗?

2019-12-26

健身人口渗透率低,平均花费却很高。传统健身房倒闭时有发生,业外资本却依然持续涌入,新型健身房如雨后春笋般生机勃勃。

在中国,健身是门好生意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市场足够大!谁能真正做好“健身消费持续性”,谁就有可能成为这片蓝海市场的未来王者。

爱健身的人多了

最近公布的《2019年中国白领夜间消费调研报告》显示,运动健身已经成为朋友聚餐之后,白领夜间外出娱乐消费的主要选择。为什么?

业界普遍认为,首先是90后的身体焦虑。目前,年轻人对于健康状况的关注度越来越高,《90后保障报告》数据显示,近六成90后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仅有35%的90后认为自己是健康的。缺乏锻炼和经常熬夜被他们认为是自己健康的最大障碍,而失眠问题也同时困扰着大部分90后,75%的90后表示自己睡眠质量不佳。在阿里健康天猫医药平台搜索“失眠”的用户,18-29岁的青年用户比例已经超过半数。不少年轻人,更是直言不敢看体检报告。

解决身体焦虑有两个途径,第一种是靠佛系养生法,吃保健品。保健品也确实在近两年火了一把,数据显示,当前保健品中增速最快的酵素类、膳食纤维、葡萄籽提取物等,都是年轻消费者贡献的销售额。只是,保健品万一吃错了也可能让身体更焦虑。因此,很多年轻人选择靠健身来缓解身体焦虑。

除了能解决身体焦虑,健身还自带社交属性。在朋友圈里,日常健身打卡已经屡见不鲜。这一点,充分说明了年轻群体对健身社交属性的看重程度。

健身房的常客,年轻人之外,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的“中产女性”用户。相关调查显示,如果计算健身房购买私教服务的用户,女性用户比例更高。购买私教的女性用户中占到73%,而在女性私教用户中,30岁以上的比例约占到67%,本科或以上学历占到86%。

可以说,“中产女性”用户贡献了健身场馆很大部分的利润。这也容易理解,“她经济”的崛起,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愿意花钱修正自己的身体。而且,不少80后单身女性往往具备较强的经济能力,对生活品质要求比较高,健康观念强。而健身既能促进健康,又能塑造形体,还能打发时间,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生活、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也让很多白领男女更早地面对一些职业性色彩浓厚的健康问题,比如颈椎病、慢性胃病、鼠标手和肩周炎,等等。治疗之外,保健性的健身往往是他们愿意选择的方式。

健身消费如何持续化

健康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健身正在加快成为人们生活的日常“标配”。早在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即发布了《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当中指出:到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超过3万亿,而当中重点发展的行业包括健身休闲业、场馆服务业等。相关权威数据显示,在政策的不断推动下,中国健身产业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其市场规模有望在2020年突破万亿元。

近期,全球健康研究机构 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GWI)发布了最新的大健康经济研究报告。报告认为,中国健身市场是最值得关注的领域,虽然健身人口渗透率仅为 0.8%,只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5,但总体规模依然排在全球第五。其中有一个数据非常有意思,北美健身人口渗透率为 29.1%,其中人均健身消费为 383 美元;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健身人口渗透率仅为 1%,位列全球倒数,但健身人口平均花费却为 494 美元,位列全球前列。

也就是说,健身人口渗透率越低,平均花费却越高,业界认为背后的原因还是供少于求,目前国内健身市场仍然存在巨大的创业空间,“当然,健身行业本质上并不主张暴利,低利润、高复购才是健康的商业模式”。近一两年,传统健身房倒闭现象增多,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未能做好“高复购”,没有做到“可持续健身消费”。

行业资深人士表示,所谓的“可持续健身消费”,至少需要满足这四个基本属性:目标明确、价值对等、效果显著和社区氛围。目前较为流行的传统健身房、私教工作室和精品健身房在这四个属性中分别占据了不同的比重。

传统预售卡连锁健身房健身氛围尚可,价格也有趋于平价的趋势,但在不买私教课的情况下,训练目标和效果难以保证,这也是此类健身房进入洗牌重整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私教工作室在明确目标、取得效果这两个环节比传统健身房做得更好,但在完成了训练计划后,如何让用户以合理的价格持续练下去,市面上并没有很好的案例;精品和团操健身房在健身氛围和线下社群打造上有较大优势,但训练目标模糊,难以让非“精英”健身人群坚持,较高的客单价也将大部分人排除在外。

智能健身“快”方案

一方面,过去以销售年卡为核心商业模式的传统健身房,通过一次获客绑定用户长达一年之久,用户却很难保证持续坚持健身。据统计,传统健身房的用户周期仅为132天。

另一方面,随着“24小时自助健身”、“智能健身房”等新型健身业态的出现,通过年卡变月卡、延长营业时间、缩小经营面积、无人值守等模式,降低健身门槛,吸引着追求低成本健身的小白用户。

不得不指出的是,这些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型健身房,大多尚未能够做到从本质上完全改变传统健身房的商业模式,也没有完全解决用户最本质的健身诉求点——“运动效果”。混沌之中,社区智能健身连锁机构快快智能健身针对中国人体质研发了针对性健身解决方案,以“运动方案个性化&运动过程智能化&运动结果可视化”作为核心特色脱颖而出。

与目前健身市场上最流行的“智能健身房”相比,快快打造的“智能健身”有什么不同之处?快快智能健身联合创始人、CEO徐刚介绍道,快快做的既不是传统的健身会所,也不是智能健身房,而是真正的智能健身,“我们将自主研发的智能系统嵌入到了健身课程中,让数据和智能始终贯穿于用户体验的全过程,以保证每节课的运动都是有效的。”

据悉,快快的学员在上课时会佩戴快快自主研发的智能臂带,智能系统可以实现每0.01秒采集血流速度,以六轴陀螺仪技术检测运动加速度和角速度,每秒上传云平台,实时采集、记录、分析运动时的力度、角速度、加速度、运动幅度、位移、次数、组数以及心率等8项数据,在云平台中发出干预指令和分析结果,同步输出到学员端的智能臂带和教练端的智能终端工具,指导教练实时调整学员动作规范性和运动强度,既能保障安全,又能保证效果。

每节课后,学员都会在快快APP上收到系统发来的涵盖数十项指标反馈的运动评估报告,让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在这节课后的身形变化、身体素质变化、运动能力和动作准确性的评测结果。徐刚总结了快快智能健身的这套智能系统和课程的特点——科学、有效、安全、易学,“一定要让学员看到效果,觉得有效,才会更容易坚持。

在消费升级的时代,最重要的是产品和服务。快快通过精心打磨的智能系统和智能课程,让运动每分每秒都有效,以“有效”来满足用户减脂、健身、健康的根本诉求,运营上则通过线下门店及线上平台推广,吸纳用户到门店体验智能健身课程,通过向用户售卖健身课程获取收益。“我们的卖点,就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在门店布置上,快快智能健身的门店面积平均150平米左右,分为健身区、更衣室和咖啡吧三个区域,在健身区域并没有见到传统健身房里常见的跑步机、椭圆机等大器械,取而代之的是哑铃、踏板、战绳等小器械。选址方面,快快的态度非常明确,“社区、商圈、写字楼,这些都有更好,但前提一定是有社区”。据透露,快快的思路一直是沿着社区走的,一家门店的辐射半径在3.5公里左右,重点服务300-500人,影响辐射3000-5000人。

后台运营统计显示,96.9%的快快学员对运动效果满意。用户首次体验后,购买正式课转化率达到52%,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尤其是,快快学员到期复购率达到77%,远超同业水平。据美团点评发布的《2018年健身行业白皮书》,一线城市中健身俱乐部年均续课率为11.6%,私教工作室则为37.7%。

目前,快快智能健身已覆盖24个城市,建立100多家智能微店,而且九成以上门店实现盈利。可以说,快快智能健身经过市场验证,已经具备了展开大规模市场布局的良好条件。

高速的扩张,离不开标准化的管理。对于有着大型连锁管理经验的快快智能健身创始团队,连锁化管理并不是一个难题,“快快的核心团队成员具备十多年健身行业经验以及移动互联网研发运营经验,将健身和智能IT很好地融合是快快的核心能力。管理上的有序和高效,也保证了我们的课程研发团队和智能系统研发团队能更加专注快速迭代产品和服务。”徐刚说。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